连续带式输送机和在输送机上输送物品的称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4752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输送带从供料斗连续将材料输送到另一设备的送料端的输送机系统,以及当散装材料通过输送带的称重跨度时,连续称重的装置。所述输送机系统包括连续的输送带,该输送带安装在一对滚筒上,以便将材料从供料斗输送到一送料设备,至少一对支撑辊,具有称重辊的称重组件,以便在输送带的称重跨度内连续确定材料的重量。支撑辊位于输送带的上部分的下方,其间隔距离限定了称重跨度的边界。此外,支撑辊设置在称重辊相对的两侧,各支撑辊和称重辊之间的距离相等,而且支撑辊和称重辊处于同一水平面。(*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续的或循环的带式输送机系统,用其输送散装材料,该系统中具有重力型称重组件,当散装材料通过输送带上特定的称重跨度时,连续对散装材料进行称重。特别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输送机系统具有称重组件,其能够精确地和连续地在任何给定的时间,确定在输送带的称重跨度内材料的重量。称重组件包括独特的测微计调节器,该测微计调节器能够调节称重组件的称重辊的垂直位置和水平位置,柔性组件代替常规的套支座,点接触型铰接结构代替常规的球形接头,因此消除了由于污物和腐蚀对称重组件引起的测量误差。在现有技术中已知,采用连续的输送机系统从供料斗将散装材料(例如,粉碎的煤粉)输送到接收储存料斗或冶金炉。通常,这种输送机系统包括输送带,该输送带围绕一对相对设置的滚筒转动。典型的是,输送机系统包括称重组件,当材料通过输送带的预定的称重跨度时,由称重组件连续地称量材料的重量。特别是,输送带的上部分可以由若干个支撑辊支撑,所述支撑辊间隔预定的距离。任何三个支撑辊之间的间隔确定了称重跨度的长度。当散装材料通过称重跨度时,微处理器与称重组件和输送带的驱动器(电动机)相连接,确定送料速率,即每单位时间内由输送带传递的材料净重。因此,通过监视送料速率,可以调整输送机系统的速度,使其符合瞬间需要的散装材料量。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一种类型的称重组件包括称重辊,其在输送带的称重跨度范围内连续确定散装材料的重量。由压电型或应力计型负载传感器将称重辊支撑在两个支撑辊之间,通过转换产生电信号,此电信号相应于位于称重跨度范围内的散装材料的总重量和皮重量。例如,授予A.Finet等人的美国专利US-4,418,773,其名称为“输送机校准技术”。提供循环带式输送机输送散装材料,产生可变频率信号指示输送机的送料速度。称重辊通常定位于一对间隔的滚轮之间的中点,并且由作为基本元件的负载传感器支撑,提供模拟信号指示散装材料的总重量。微处理器与负载传感器电连接,从负载传感器中记录的总重量中减去皮重(即,称重辊,越过称重跨度的输送带部分,以及其他输送带支撑元件),从而确定散装材料的净重。然后由输送带的速度乘以净重,由测速计确定输送带的速度,从而确定单位时间内散装材料的送料速率。但是,常规的输送机系统,包括上述美国专利US-4,418,773不能始终如一地在需要的一定精确度范围内提供散装材料的送料速率,例如在输送机系统的工作过程中,一般最佳精度要求高于±0.5%。虽然,某些常规的输送机系统经过校准能够达到这种精确度,但是,在输送机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其不能保持这种精确度。产生这种缺陷的一个原因是常规的输送机系统不容易使输送机系统处于设定的最合适的几何条件。特别是,具有称重组件的常规的输送机系统只能够通过简陋的带螺纹的球形连接装置和闭锁螺母结构沿垂直方向进行调整,所述的带螺纹的球形连接装置和闭锁螺母结构设置在负载传感器和称重辊之间。因此,不容易使称重辊沿水平方向重新定位。产生这种缺陷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自然的负载变化,使输送机系统产生意外变化。特别是,常规的输送机系统的称重组件包括旋转接头型连接器,其很容易在负载变化时由额外的作用力引起尺寸误差导致负载传感器得出错误结果。因为送料器通常置于外界环境之中,例如,散装材料的浮动的灰尘颗粒,这种有害的外界环境可能使称重组件对于称重跨度内的散装材料产生不正确的测量结果。因此可以相信,由于外界污染,例如,煤灰、煤粉和腐蚀物,产生的腐蚀、磨损和污物沉积将引起不正确的测量结果。当机械接头开始被腐蚀,腐烂或磨损,而防碍其自由运动,这也将引起负载传感器记录的结果产生错误变化。如上所述,希望具有高精确度的称重组件,最好精确度高于±5%,因为对于称重组件的机械连接头的最小阻碍也会非常有害地影响称重精确度。还有,称重组件一般都具有拉杆或其他装置支撑称重辊的壳体一端,防止称重辊在运行期间产生水平位置变化。对于常规的称重组件,可以通过拉杆或轴承盖将润滑油注入轴承壳体,以便冲刷沉积在称重辊的球形支撑件中的污物、散装材料或外界物质。但是,通过拉杆的润滑油的流动,润滑油的粘度和压力的改变,由柔性拉杆引起称重辊的水平运动或尺寸误差,由此,随着负载的变化使负载传感器记录错误结果,影响称重组件的精确度。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具有称重组件的连续输送机系统,悬挂的称重辊以相等的距离设置在两个支撑辊之间,以致所有三个辊轮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此独特的称重组件能够精确地确定通过输送带的称重跨度的散装材料的重量,以便连续提供散装材料的送料速率,其精确度高于±5%。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称重组件还能够提供测微计调节器,调整称重辊的水平和垂直位置,从而避免了随着称重组件的不规则位置变化相联系的负载变化。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称重组件中采用高压力接触铰接件和柔性组件代替球形连接件和旋转接头,由高压力接触铰接件和柔性组件提供集中的负载分布,极大地减小了由于进入连接头的颗粒污染物引起腐蚀、磨损或脏物沉积,而影响精确度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涉及输送机系统,用其从供料斗将散装材料输送到接收储存器或冶金炉,并且连续对由输送机系统输送的散装材料进行称重,概括地讲,其包括设置在一对滚筒上的连续输送带,输送带具有分别朝向相反方向运动的上部分和下部分,至少有一对支撑辊位于输送带上部分的下方,并且相互间隔开形成输送带的称重跨度部分的边界,称重组件具有称重辊,其与各支撑辊等距离设置,以致称重辊和第一和第二支撑辊在同一平面内对准。称重组件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称重辊;第一装置,其控制所述称重辊的所述第一端的垂直位置;第一装置,其控制所述称重辊的所述第一端的水平位置;第一弹簧装置,其为负载通过所述称重辊产生的变化提供补偿;第一点接触型铰接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装置的一端与控制所述称重辊的所述第一端的垂直位置的所述第一装置之间;第一负载传感器能够对通过所述称重辊的负载称重,所述负载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装置的另一端,此另一端与控制所述称重辊的所述第一端的垂直位置的所述第一装置相对置;第二点接触型铰接组件附加到所述第一负载传感器上,与所述第一弹簧装置相对置;第二装置,其控制所述称重辊的所述第二端的垂直位置;第二装置,其控制所述称重辊的所述第二端的水平位置;第二弹簧装置,其为负载通过所述称重辊产生的变化提供补偿;第三点接触型铰接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弹簧装置的一端与控制所述称重辊的所述第二端的垂直位置的所述第二装置之间;第二负载传感器能够对通过所述称重辊的负载称重,所述负载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装置的另一端,此另一端与控制所述称重辊的所述第二端的垂直位置的所述第二装置相对置;第四点接触型铰接组件附加到所述第二负载传感器上,与所述第二弹簧装置相对置。称重组件还包括第一和第二轴承组件,称重组件可以在轴承组件中转动。第一和第二轴承组件各有容纳轴承的壳体。轴承具有内座圈和外座圈。润滑油可以长期密封在滚珠轴承的内座圈和外座圈之间。还有,第一和第二轴承组件分别连接各自的控制称重辊垂直位置的装置,所述装置与第一点接触型铰接组件相对置。所述轴承组件还分别连接控制称重辊的水平位置的装置端部。控制称重辊的垂直位置和水平位置的装置最好是一对测微计调节器。各测微计调节器包括螺纹销,所述螺纹销具有在其一侧的第一螺纹螺距,以及在其另一侧的第二螺纹螺距,第二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称重组件,其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称重辊;第一称重组件设置在所述称重辊的所述第一端,以便为负载通过所述称重辊产生的变化提供补偿,并且能够对通过所述称重辊的负载称重,所述第一称重组件包括控制所述称重辊的所述第一端的垂直位置的第 一装置,以及控制所述称重辊的所述第一端的水平位置的第一装置;第二称重组件设置在所述称重辊的所述第二端,以便为负载通过所述称重辊产生的变化提供补偿,并且能够对通过所述称重辊的负载称重,所述第二称重组件包括控制所述称重辊的所述第二端的垂直位 置的第二装置,以及控制所述称重辊的所述第二端的水平位置的第二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彼得B卡杜约翰C霍默三世凯文A阿列克谢夫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信号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