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转子冲片、永磁电机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551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转子冲片、永磁电机和车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转子冲片中,通过在转子冲片上设置第一磁钢槽和第二磁钢槽,以及配置相应的可拆卸的第一磁钢和第二磁钢,并根据整车驱动系统总成需要的转速、转矩和功率,确定是否将第一磁钢插入第一磁钢槽,以及第二磁钢插入第二磁钢槽,使得最终能够满足新能源电机不同总成性能需求,并且在满足新能源电机不同总成性能需求时,不需要对电磁进行重新设计就能达到通用化和系列化,使得电机定转子冲片研发和生产周期大大缩短,同时降低模具成本,减少物料管控及采购成本,大大提升运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转子冲片、永磁电机和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为一种复合转子冲片、永磁电机和车辆。
技术介绍
电机都是由定子、转子、机座、端盖等组成的,根据电机的工作电源、结构及原理等,电机被划分为很多种类。而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因为其能量密度高、工作效率好、噪音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伺服驱动等方面。在电机中,定子的铁芯部分和转子的铁芯部分都是电机的导磁部分,其对电机的工作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形状、大小、工艺水平,决定着电机的噪声、震动、温升和各种力能指标。而电机的定子铁芯和转子铁芯,都是由很多个定子冲片或转子冲片叠压而成的。但是,为满足新能源电机不同总成性能需求,通常需要进行不同的电磁方案设计,然而电机定转子冲片的不通用性导致研发周期大大增加,设计性能以及NVH性能无法满足需要,且工艺验证及物料的多样性,以致于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转子冲片、永磁电机和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机转子冲片为满足不同总成性能需求,需要进行不同的电磁方案设计,以致于电机转子生产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冲片(4)和磁钢(2);/n所述冲片(4)设有磁钢槽(3),所述磁钢槽(3)包括:第一磁钢槽(31)和第二磁钢槽;/n所述磁钢(2)包括:用于同所述第一磁钢槽(31)可拆卸装配的第一磁钢(21),和用于同所述第二磁钢槽可拆卸装配的第二磁钢(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冲片(4)和磁钢(2);
所述冲片(4)设有磁钢槽(3),所述磁钢槽(3)包括:第一磁钢槽(31)和第二磁钢槽;
所述磁钢(2)包括:用于同所述第一磁钢槽(31)可拆卸装配的第一磁钢(21),和用于同所述第二磁钢槽可拆卸装配的第二磁钢(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槽(3)还包括:第三磁钢槽和第四磁钢槽;
所述第一磁钢槽(31)、所述第二磁钢槽、第三磁钢槽和第四磁钢槽构成“U+1型”转子拓扑结构;所述第三磁钢槽构成“U+1型”转子拓扑结构的1型槽,所述第一磁钢槽(31)、所述第二磁钢槽和所述第四磁钢槽依次连接构成“U+1型”转子拓扑结构的U型槽;
所述磁钢(2)还包括:用于同所述第三磁钢槽可拆卸装配的第三磁钢(23),和用于同所述第四磁钢槽可拆卸装配的第四磁钢(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具有三种模式:
低速大转矩模式,所述第一磁钢(21)插入所述第一磁钢槽(31),所述第二磁钢(22)插入所述第二磁钢槽,所述第三磁钢(23)插入所述第三磁钢槽,所述第四磁钢(24)插入所述第四磁钢槽;
高速小转矩模式,所述第二磁钢(22)插入所述第二磁钢槽,所述第三磁钢(23)插入所述第三磁钢槽,所述第一磁钢槽(31)和所述第四磁钢槽空置;
中速中转矩模式,所述第一磁钢(21)插入所述第一磁钢槽(31),所述第二磁钢(22)插入所述第二磁钢槽,所述第四磁钢(24)插入所述第四磁钢槽,所述第三磁钢槽空置;
或,
所述第一磁钢(21)插入所述第一磁钢槽(31),所述第三磁钢(23)插入所述第三磁钢槽,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黎民唐小春关磊于冰董江东欧晓辉黄绍枝许时杰张帅王振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