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相器及电调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490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1
本申请提供一种移相器及包括所述移相器的电调天线,所述移相器包括调节附件,调节附件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移相器的输入阻抗的调节部。通过调节部在移相器内增加一个附加电容或电感参数,从而影响端口的输入阻抗,进而影响端口的驻波,从而实现通过调节附件调节端口驻波的目的。并且,本申请的调节附件为成型件,具有固定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人工加减焊锡量的方式,所述调节附件的表面精度较高,存在的表面缺陷较少,因而不会影响PIM,使得在完成端口驻波调节后,不需要复测PIM,进而减少驻波调试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相器及电调天线
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移相器及电调天线。
技术介绍
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和5G网络的部署,用户对高速数据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所以现代移动通信正向着多频多模方向发展。由于可用站点资源的获取却越来越难而且站点对周围环境的融入性要求不断提高,这也使得集成度更高的多频天线及网络融合天线成为基站天线未来的发展方向。移相器为多频天线中的重要部件,以通过移相器的调节来实现多频天线的传输多个频段的信号。但是,目前大多数情况是移相器的端口驻波不合格,需要对其端口驻波进行调试。现有技术中,调试移相器的端口驻波时,一般通过在移相器各端口人工加减焊点锡量,来调试驻波的量级,调试之后,再返回测试无源互调(PassiveInterModulation,PIM),PIM如有问题,则维修完后在复测PIM,造成驻波调试时间成几何倍数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相器以及电调天线,旨在提供一种简单方便、且不需要重复测试阵列PIM的方案,减少驻波调试时间。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移相器,所述移相器包括腔体、金属带线以及调节附件,所述金属带线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调节附件包括固定部以及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调节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腔体固定,所述调节部位于所述腔体内,且所述调节部部分或者全部与所述金属带线相对,所述调节部与所述金属带线相对的部分在所述金属带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金属带线上,所述调节部用于调节所述移相器的输入阻抗。本申请中,通过在所述移相器内增加一个调节附件,所述调节附件包括能够影响端口的输入阻抗的调节部。具体的,所述调节部能够在所述移相器内增加一个附加电容或电感,通过所述附加参数从而影响端口的输入阻抗,从而实现通过所述调节附件调节端口驻波的目的。进一步的,由于所述调节附件具有一定的固定结构,为成型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人工加减焊锡量的方式,所述调节附件的表面精度较高,存在的表面缺陷较少,因而不会影响PIM,使得在完成端口驻波调节后,不需要复测PIM,进而减少驻波调试时间。本申请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腔体固定,所述调节部可相对所述金属带线移动以调节所述移相器的输入阻抗。本申请中,在固定部与所述腔体固定前,相对金属带线移动所述调节部,以改变所述调节部与所述金属带线的相对位置、相对面积或者金属带线与调节部之间的距离等,从而会改变所述调节部在所述移相器内增加的附加电容的大小,从而改变所述移相器各端口的驻波。因此,通过在所述调节附件在与腔体固定前,沿着所述金属带线进行移动,同时对移相器端口的驻波进行监测,当所述调节部移动至所述移相器的端口的驻波达到最佳状态时,将所述调节附件的固定部与所述腔体固定,以使得所述调节部固定于使得所述移相器的端口驻波处于最佳状态的位置。并且,对于不同的移相器,能够调节所述调节部位于所述移相器内的不同位置,以调节每个所述移相器的端口驻波均处于最佳状态。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部为金属片,所述金属片与所述金属带线间隔设置;或者,所述调节部为介质板,所述介质板至少部分覆盖于所述金属带线上或与所述金属带线间隔设置。所述介质板为介电常数与空气不同的介电材料形成。当所述调节部为金属片,所述金属片与所述金属带线之间具有间隙时,所述金属片与所述金属带线以及位于金属片与金属带线之间的介质形成附加电容,从而影响移相器的端口的输入阻抗;当所述调节部为介质板时,通过所述介质板能够改变腔体内介质的介电常数,以改变腔体内的介质板所对应位置的电容,即相当于在所述腔体内的介质板所对应的位置增加附加电容。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腔体的侧壁上设有调试孔,所述固定部的第一端与所述调节部连接,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位于所述调试孔内;且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腔体固定之前,调节所述固定部的第二端在所述调试孔的长度方向上移动,以带动所述调节部相对所述金属带线移动。所述调节部位于所述金属带线的不同位置产生的附加电容的大小会发生变化,通过带动所述调节部相对金属带线移动,从而能够实现对移相器的端口驻波进行调节。当所述调节部移动至所述移相器的端口驻波为最佳状态时,将所述调节附件的固定部与腔体固定,使得调节部相对于金属带线的位置固定,以将所述移相器的端口驻波调整至最佳状态。进一步的,所述调试孔具有一定的宽度,所述调试孔的宽度方向与所述调试孔的延伸方向垂直,使得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腔体固定之前也可以在所述调试孔的宽度方向上移动,以使得所述固定部能够带动所述调节部相对金属带线沿金属带线的延伸方向移动、垂直于金属带线的延伸方向移动或者在靠近或远离金属带线的方向上运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试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金属带线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固定部的第二端在所述调试孔的延伸方向上移动,以带动所述调节部沿所述金属带线的延伸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调节部对应于金属带线延伸方向上的不同位置。由于金属带线上传输的射频信号的周期性,使得当所述调节部对应于所述金属带线的延伸方向上的不同位置时,调节部在所述腔体内形成的附加参数的大小会呈现周期性的变化,从而通过移动所述调节部对应于金属带线的延伸方向上的位置,以调节移相器的输入阻抗,进而调整所述移相器的端口驻波。其中,所述调节部可以为金属片也可以为介质板。另一实施例中,设有所述调试孔的所述侧壁所在平面与所述金属带线所在平面平行,所述调试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金属带线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固定部的第二端在所述调试孔的延伸方向上移动,以带动所述调节部垂直所述金属带线的延伸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通过固定部带动所述调节部垂直所述金属带线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调整所述调节部与金属带线的相对面积,从而调整所述调节部带来附加电容的大小的变化,以调节移相器的输入阻抗,进而调整所述移相器的端口驻波。其中,所述调节部可以为金属片也可以为介质板。其中,所述调试孔用于将所述调节部装入所述腔体内,所述固定部的第二端穿过所述调试孔伸出所述腔体。所述调试孔的大小大于所述调节部的大小,所述调节部可通过所述调试孔能够穿入所述腔体内。当所述移相器的端口驻波合格时,得到移相器中可以没有所述调节附件;当检测到所述移相器的端口驻波不合格时,能够将所述调节部通过所述调试孔能够穿入所述腔体内,以调整所述移相器的端口驻波。通过将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调节部的一端通过所述调试孔伸出所述腔体,便于控制所述固定部沿所述调试孔移动。本申请的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轴线垂直于所述金属带线所在平面,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腔体固定前通过所述转轴转动以带动所述调节部相对所述金属带线旋转。通过所述转轴转动以带动所述调节部相对所述金属带线旋转,从而使得调节部相对位于金属带线上的不同位置,从而改变所述调节部带来的附加电容的大小,调节移相器的输入阻抗,进而调整所述移相器的端口驻波。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部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至所述转轴的距离大于所述金属带线的宽度。由于调节部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至所述转轴的距离大于所述金属带线的宽度,使得当所述调节部旋转至与金属带线交叉的位置时,调节部与金属带线的相对面积会不断变化,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金属带线以及调节附件,所述金属带线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调节附件包括固定部以及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调节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腔体固定,所述调节部位于所述腔体内,且所述调节部部分或者全部与所述金属带线相对,所述调节部与所述金属带线相对的部分在所述金属带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金属带线上,所述调节部用于调节所述移相器的输入阻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金属带线以及调节附件,所述金属带线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调节附件包括固定部以及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调节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腔体固定,所述调节部位于所述腔体内,且所述调节部部分或者全部与所述金属带线相对,所述调节部与所述金属带线相对的部分在所述金属带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金属带线上,所述调节部用于调节所述移相器的输入阻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腔体固定,所述调节部可相对所述金属带线移动以调节所述移相器的输入阻抗。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为金属片,所述金属片与所述金属带线间隔设置;或者,所述调节部为介质板,所述介质板至少部分覆盖于所述金属带线上或与所述金属带线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侧壁上设有调试孔,所述固定部的第一端与所述调节部连接,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位于所述调试孔内;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腔体固定之前,调节所述固定部的第二端在所述调试孔的长度方向上移动,以带动所述调节部相对所述金属带线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试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金属带线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固定部的第二端在所述调试孔的延伸方向上移动,以带动所述调节部沿所述金属带线的延伸方向移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设有所述调试孔的所述侧壁所在平面与所述金属带线所在平面平行,所述调试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金属带线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固定部的第二端在所述调试孔的延伸方向上移动,以带动所述调节部垂直所述金属带线的延伸方向移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试孔用于将所述调节部装入所述腔体内,所述固定部的第二端穿过所述调试孔伸出所述腔体。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轴线垂直于所述金属带线所在平面,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腔体固定前通过所述转轴转动以带动所述调节部相对所述金属带线旋转。


9.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朋刘新明张宏志周杰君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