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相器固定组件、移相器及基站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254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相器固定组件、移相器及基站天线,属于通讯技术领域。该移相器固定组件包括:滑片固定块,所述滑片固定块上设有N个固定结构,N为正整数;滑片,所述滑片上设有N个第一腰型槽;PCB固定电路板;所述PCB固定电路板上设有N个第二腰型槽;N个旋扣;每个固定结构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腰型槽和所述第二腰型槽,与对应的一个旋扣相扣合。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滑片固定块和旋扣是扣合的,可以提高移相器的组装和维修效率。旋扣的高度是一致的,旋扣和滑片固定块在压紧配合时的压力一致,使得滑片和PCB固定电路板之间相对滑动时的摩擦阻力一致,保证了移相器的可靠性、一致性和滑动的平缓性,确保移相器电器性能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相器固定组件、移相器及基站天线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通讯
,特别涉及一种移相器固定组件、移相器及基站天线。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基站天线的性能指标和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且成本控制和后期维护的便捷性都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基站天线的设计难度越来越高、组装和维修的成本控制也越来越严格,面临的挑战也是越来越大。移相器作为基站天线内部的核心组件,如何能将移相器的结构设计的简单可靠,提高生产效率,是本行业所追求的方向。现有的导体滑动式的移相器可以通过移动导体来改变移相器的电长度,达到相位变化的目的。移相器中通常包含PCB(PrintedCircuitBoard,印刷电路板)固定电路和滑片,且滑片和PCB固定电路板之间通过铆钉或螺钉连接。由于通过铆钉或螺钉连接滑片和PCB电路板时,组装和维修工时占用过多,效率低下;且由于每个铆钉或每个螺钉在压紧配合时的压力不一致,导致滑片和PCB固定电路板之间相对滑动时的摩擦阻力不一致,难以保证移相器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已经渐渐不适合目前现代工业化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相器固定组件、移相器及基站天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相器固定组件,所述移相器固定组件包括:滑片固定块,所述滑片固定块上设有N个固定结构,N为正整数;滑片,所述滑片上设有N个第一腰型槽;印刷电路板PCB固定电路板;所述PCB固定电路板上设有N个第二腰型槽;N个旋扣;每个固定结构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腰型槽和所述第二腰型槽,与对应的一个旋扣相扣合。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固定结构包括旋转中心柱和M个卡槽,M为正整数;所述旋转中心柱是位于所述滑片固定块上的凸起结构,所述M个卡槽位于所述滑片固定块内。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旋扣包括旋扣导向槽和位于所述旋扣的上半部分的M个卡钩;所述旋转中心柱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腰型槽和所述第二腰型槽,插入对应的一个旋扣中的旋扣导向槽中;在所述旋扣旋转后,所述M个卡钩分别与所述M个卡槽相扣合。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旋转中心柱的顶部设有固定槽,所述旋扣导向槽的顶部设有固定扣;在所述旋扣旋转后,所述固定扣与所述固定槽相扣合。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旋扣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与所述移相器中的传动单元连接,所述传动单元用于调节所述移相器的电长度。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滑片固定块还包括多组导向柱,每组导向柱中包括至少一个导向柱;所述滑片在所述导向柱和所述第二腰型槽的配合下进行水平移动。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组导向柱与对应的一个旋转中心柱之间的距离小于预定距离阈值。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N为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为2。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相器,所述移相器包括如上所述的移相器固定组件。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天线,所述基站天线包括如上所述的移相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移相器固定组件包括滑片固定块和旋扣,且每个固定结构分别穿过滑片上的第一腰型槽和PCB固定电路板上的第二腰型槽,与对应的一个旋扣相扣合,从而固定滑片和PCB固定电路板。由于滑片固定块和旋扣是扣合的,工人在组装和维修时完全可以手工操作,无需借助于工具,便于工人直接维修或更换组件,与传统的铆钉和螺钉的连接方式相比,可以大大减少此工位的工时,即,可以提高移相器的组装和维修效率。另外,由于N个旋扣是相同的,所以,N个旋扣的高度是一致的,这样,在扣合后,旋扣和滑片固定块在压紧配合时的压力一致,从而可以使得滑片和PCB固定电路板之间相对滑动时的摩擦阻力一致,保证了移相器的可靠性、一致性和滑动的平缓性,确保移相器电器性能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移相器固定组件的爆炸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滑片固定块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滑片固定块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旋扣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滑片固定块和旋扣的安装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滑片固定块和旋扣的安装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滑片固定块和旋扣的安装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移相器固定组件的侧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移相器固定组件的俯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移相器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固定板、传动单元和移相器固定组件的爆炸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固定板、传动单元和移相器固定组件安装后的正面和背面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相器固定组件,该移相器固定组件包括:滑片固定块110、滑片120、PCB固定电路板130和N个旋扣140。本实施例中,滑片固定块110和旋扣140可以从相对的两侧夹紧滑片120和PCB固定电路板130,从而实现滑片120和PCB固定电路板130的固定。其中,滑片固定块110上可以设有N个固定结构,滑片固定块110是通过该N个固定结构与N个旋扣140相配合,来固定滑片120和PCB固定电路板130的。N个固定结构在滑片固定块110上的位置可以是任意的,比如,N个固定结构在滑片固定块110上排成一行,或者,N个固定结构在滑片固定块110上排成一列,本实施例不作限定。N可以是任意的正整数,图1中以N为2,且2个固定结构在滑片固定块110上排成一行进行了举例说明。本实施例中,滑片120上设有N个第一腰型槽121,且PCB固定电路板130上设有N个第二腰型槽131,以便于穿过固定结构和旋扣140。即,每个固定结构分别穿过第一腰型槽121和第二腰型槽131,与对应的一个旋扣140相扣合。下面对固定结构、旋扣140的结构,以及两者之间的扣合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的每个固定结构可以包括旋转中心柱111和M个卡槽112,其中,旋转中心柱111是位于滑片固定块110上的凸起结构,M个卡槽112位于滑片固定块110内。其中,M可以是任意的正整数,图1中以M为2进行了举例说明。请参考图2所示的滑片固定块110的侧视图,图2中示出了两个旋转中心柱111。请参考图3所示的滑片固定块110的俯视图,图3中示出了两个固定结构,每个固定结构包括一个旋转中心柱111和两个卡槽112。本实施例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相器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器固定组件包括:/n滑片固定块,所述滑片固定块上设有N个固定结构,N为正整数;/n滑片,所述滑片上设有N个第一腰型槽;/n印刷电路板PCB固定电路板;所述PCB固定电路板上设有N个第二腰型槽;/nN个旋扣;/n每个固定结构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腰型槽和所述第二腰型槽,与对应的一个旋扣相扣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相器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器固定组件包括:
滑片固定块,所述滑片固定块上设有N个固定结构,N为正整数;
滑片,所述滑片上设有N个第一腰型槽;
印刷电路板PCB固定电路板;所述PCB固定电路板上设有N个第二腰型槽;
N个旋扣;
每个固定结构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腰型槽和所述第二腰型槽,与对应的一个旋扣相扣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器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固定结构包括旋转中心柱和M个卡槽,M为正整数;
所述旋转中心柱是位于所述滑片固定块上的凸起结构,所述M个卡槽位于所述滑片固定块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相器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旋扣包括旋扣导向槽和位于所述旋扣的上半部分的M个卡钩;
所述旋转中心柱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腰型槽和所述第二腰型槽,插入对应的一个旋扣中的旋扣导向槽中;
在所述旋扣旋转后,所述M个卡钩分别与所述M个卡槽相扣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相器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晓辉吴天昊陆智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雳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