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耐力赛的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481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耐力赛的充气轮胎,包括胎冠部、胎肩部、胎侧部以及胎圈部,包括对称设置在轮胎两侧的三角胶包布、胎圈钢丝、补强层、三角胶,以及第一帘布层、第二帘布层;所述胎钢丝圈埋设在胎圈部,所述三角胶的下端与胎圈钢丝固定连接且三角胶沿轮廓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帘布层从胎冠部沿轮廓方向延伸至胎圈部,并围绕胎圈钢丝从轮胎轴向内侧朝向轮胎轴向外侧反包形成第一折返部;通过调整三角胶包布高度以及端点位置,同时使用第一帘布层反包加上第二帘布层正包的结构,使轮胎的胎侧刚性过渡均匀,提高了轮胎的操控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耐力赛的充气轮胎
本技术涉及轮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耐力赛的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耐力赛轮胎是赛车轮胎的一种,专用于耐力赛使用,其相较于场地赛轮胎,除了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能及耐久性能之外,还需要具有较高的操控性能,操控性能是赛车能否跑出成绩的关键指标之一。现有技术多采用低反包结构、增加三角胶高度、增加三角胶包布、增加胎侧补强材料来提升轮胎的胎侧刚性,进而提高轮胎操控性能,但赛车胎都是低扁平轮胎,其胎侧区域较窄,使用低反包结构及增加胎侧补强材料等会造成胎侧下半部区域的端点较多且应力集中,而胎侧上半部分除胎体帘布外并无其他骨架材料,刚性较弱,导致胎侧上、下部刚性过度不平缓,导致轮胎在比赛时出现转向应答性差、响应滞后,使得轮胎操控性能差,赛车过弯速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耐力赛的充气轮胎,通过调整三角胶包布高度以及端点位置,同时使用第一帘布层反包加上第二帘布层正包的结构,使轮胎的胎侧刚性过渡均匀,提高了轮胎的操控性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耐力赛的充气轮胎,包括胎冠部(1)、胎肩部(2)、胎侧部(3)以及胎圈部(4),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在轮胎两侧的三角胶包布(30)、胎圈钢丝(40)、补强层(50)、三角胶(60),以及第一帘布层(10)、第二帘布层(20);所述胎圈钢丝埋设在胎圈部,所述三角胶的下端与胎圈钢丝固定连接且三角胶沿轮廓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帘布层(10)从胎冠部沿轮廓方向延伸至胎圈部,并围绕胎圈钢丝从轮胎轴向内侧朝向轮胎轴向外侧反包形成第一折返部(10a);所述三角胶包布(30)设置在第一帘布层和三角胶之间,且从胎肩部沿轮廓方向延伸至胎圈部,并围绕胎圈钢丝从轮胎轴向内侧朝向轮胎轴向外侧反包形成第二折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耐力赛的充气轮胎,包括胎冠部(1)、胎肩部(2)、胎侧部(3)以及胎圈部(4),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在轮胎两侧的三角胶包布(30)、胎圈钢丝(40)、补强层(50)、三角胶(60),以及第一帘布层(10)、第二帘布层(20);所述胎圈钢丝埋设在胎圈部,所述三角胶的下端与胎圈钢丝固定连接且三角胶沿轮廓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帘布层(10)从胎冠部沿轮廓方向延伸至胎圈部,并围绕胎圈钢丝从轮胎轴向内侧朝向轮胎轴向外侧反包形成第一折返部(10a);所述三角胶包布(30)设置在第一帘布层和三角胶之间,且从胎肩部沿轮廓方向延伸至胎圈部,并围绕胎圈钢丝从轮胎轴向内侧朝向轮胎轴向外侧反包形成第二折返部(30a);所述补强层(50)从胎侧部沿轮廓方向延伸至胎圈部,且布置在第一折返部的外侧;所述第二帘布层(20)从胎冠部沿轮廓方向延伸至胎圈部,从轮胎轴向外侧绕过胎圈钢丝正包至轮胎轴向内侧形成第三折返部(20a),并将第一折返部、第二折返部以及补强层包裹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耐力赛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朱敏李君胡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