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哑光型书写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395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哑光型书写膜,包括PET基材层,于所述PET基材层的上表面设有热固化层,于所述热固化层的上表面设有光固化层,所述热固化层包括热固化本体层和若干粒子结构,若干所述粒子结构的一端嵌入所述热固化本体层中,另一端凸出所述热固化本体层的表面形成凸部,所述光固化层包覆所述热固化本体层上表面的镂空区域及所述凸部。由于粒子结构的作用,能形成具有一定哑度的热固化层,但哑度不够均匀,书写不够顺畅。然后利用光固化层包覆所述热固化本体层上表面的镂空区域及所述凸部,降低凹凸不平感,以获得哑光型书写膜,且哑光型书写膜的膜面圆润,哑光光泽度均匀,使得书写和擦拭更顺畅,且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哑光型书写膜
本技术涉及书写膜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哑光型书写膜。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逐渐感受到具有高光泽的高光书写膜反光严重,对于视觉能力的伤害极大。因而,哑光型书写膜广泛的使用在涂鸦或教学中。当前,对于哑光型书写膜的制备,通常是将含哑光粒子或哑光粉与光固化树脂混合均匀,再进行UV光照制得。由于哑光粒子或哑光粉的特殊性,在涂布时很难分散均匀,导致哑光型书写膜的表面不圆润,哑光度不均匀。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哑光型书写膜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哑光型书写膜,具有膜面圆润且哑光光泽度均匀的优势,使得书写和擦拭更顺畅,且结构简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哑光型书写膜,包括PET基材层,于所述PET基材层的上表面设有热固化层,于所述热固化层的上表面设有光固化层,所述热固化层包括热固化本体层和若干粒子结构,若干所述粒子结构的一端嵌入所述热固化本体层中,另一端凸出所述热固化本体层的表面形成凸部,所述光固化层包覆所述热固化本体层上表面的镂空区域及所述凸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哑光型书写膜包括PET基材层、热固化层和光固化层,所述热固化层包括热固化本体层和若干粒子结构,若干所述粒子结构的一端嵌入所述热固化本体层中,另一端凸出所述热固化本体层的表面形成凸部,由于粒子结构的作用,能形成具有一定哑度的热固化层,但哑度不够均匀,书写不够顺畅。然后利用光固化层包覆所述热固化本体层上表面的镂空区域及所述凸部,降低凹凸不平感,以获得哑光型书写膜,且哑光型书写膜的膜面圆润,哑光光泽度均匀,使得书写和擦拭更顺畅,且结构简单。较佳的,所述凸部的顶部距离所述热固化本体层表面的高度为3~4μm。较佳的,所述粒子结构呈球形结构。较佳的,所述粒子结构呈多孔结构。较佳的,所述光固化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粒子结构的凸起高度。较佳的,所述光固化层的厚度为1um~2um;所述热固化层的厚度为2um~3um。较佳的,哑光型书写膜还包括位于所述PET基材层底部的PVC结构层,所述PVC结构层与所述PET基材层之间设有粘结层,所述粘结层用于将所述PVC结构层与所述PET基材层相互结合。较佳的,所述PET基材层的厚度为20um~50um,所述PVC结构层的厚度为75um~150um。较佳的,哑光型书写膜还包括与所述PVC结构层底部相连的磁性涂层。较佳的,哑光型书写膜还包括依次设于所述磁性涂层底部的胶黏层和离型层。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哑光型书写膜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哑光型书写膜隐藏了光固化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哑光型书写膜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哑光型书写膜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哑光型书写膜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哑光型书写膜100,PET基材层10,热固化层20,热固化本体层21,镂空区域211,粒子结构23,凸部231,光固化层30,PVC结构层40,粘结层50,磁性涂层60,胶黏层70,离型层80。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请参考图1-图2,展现的是本申请的哑光型书写膜100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哑光型书写膜100包括PET基材层10,于PET基材层10的上表面设有热固化层20,于热固化层20的上表面设有光固化层30,热固化层20包括热固化本体层21和若干粒子结构23,若干粒子结构23的一端嵌入热固化本体层21中,另一端凸出热固化本体层21的表面形成凸部231,光固化层30包覆热固化本体层21上表面的镂空区域211及凸部231。其中,PET基材层10采用PET材料制备,可以为白色的PET基材层10或透明结构的PET基材层10。热固化层20采用热塑性树脂、粒子和交联剂热压形成。比如,采用热塑性饱和共聚高分子聚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基聚异氰酸酯和二氧化硅并采用溶剂稀释涂布在PET基材层10,然后置于烘箱中烘烤一定时间制得,但不以此为限。固化后,若干粒子结构23的一端嵌入热固化本体层21中,另一端凸出热固化本体层21的表面形成凸部231,凸部231与凸部231之间则属于镂空区域211。进一步,凸部231的顶部距离热固化本体层21表面的高度为3~4μm。光固化层30由丙烯酸树脂UV固化制得,将丙烯酸树脂涂布到热固化层20表面。具体地,丙烯酸树脂覆盖热固化本体层21上表面的镂空区域211及凸部231。采用UV光对丙烯酸树脂材料照射,使其固化得到光固化层30。进一步,丙烯酸树脂采用脂肪族聚氨脂丙烯酸酯,可获得较好的硬度,但不以此为限。进一步,粒子结构23呈球形结构,有助于粒子结构23的分散及提高光泽度均一性。更进一步,粒子结构23呈多孔结构。粒子结构23呈球形且多孔结构,提高热固化层20和光固化层30之间的结合力。进一步,光固化层30的厚度小于热固化层20的厚度。具体地,光固化层30的厚度为1um~2um;热固化层20的厚度为2um~3um。比如,光固化层30的厚度为1um、1.5um、1.7um、2um。热固化层20的厚度为2um、2.5um、3um。优选地,光固化层30的厚度小于粒子结构23的凸起高度。请参考图3,展现的是本申请的哑光型书写膜100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哑光型书写膜100还包括位于PET基材层10底部的PVC结构层40,PVC结构层40与PET基材层10之间设有粘结层50。通过粘结层50将PVC结构层40与PET基材层10结合。PVC结构层40阻燃效果好,能够提高哑光型书写膜100的阻燃性能。进一步,PET基材层10的厚度小于PVC结构层40的厚度,以提高PVC结构层40的阻燃性能。其中,PET基材层10的厚度为20um~50um,PVC结构层40的厚度为75um~150um。比如PET基材层10的厚度为20um、30um、40um、50um,PVC结构层40的厚度为75um、95um、105um、125um、150um,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请参考图4,展现的是本申请的哑光型书写膜100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丰富哑光型书写膜100的使用范围,该哑光型书写膜100还包括与PVC结构层40底部相连的磁性涂层60。比如,该磁性涂层60可采用稀土磁性材料或铁粉材料制备,厚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在此不做限制。可利用磁性涂层60将含哑光型书写膜100吸附于铁质材料表面形成硬质书写板,非常方便实用。请参考图5,展现的是本申请的哑光型书写膜100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使该哑光型书写膜100也可在非金属表面使用,如在墙体、木板和玻璃,在磁性涂层60的另一侧依次设有胶黏层70和离型层80。胶黏层70采用丙烯酸乳胶材质制备,离型层80可采用离型PET薄膜或离型纸。使用时,将离型层80撕开,利用胶黏层70粘附于墙体、木板和玻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哑光型书写膜,其特征在于,包括PET基材层,于所述PET基材层的上表面设有热固化层,于所述热固化层的上表面设有光固化层,所述热固化层包括热固化本体层和若干粒子结构,若干所述粒子结构的一端嵌入所述热固化本体层中,另一端凸出所述热固化本体层的表面形成凸部,所述光固化层包覆所述热固化本体层上表面的镂空区域及所述凸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哑光型书写膜,其特征在于,包括PET基材层,于所述PET基材层的上表面设有热固化层,于所述热固化层的上表面设有光固化层,所述热固化层包括热固化本体层和若干粒子结构,若干所述粒子结构的一端嵌入所述热固化本体层中,另一端凸出所述热固化本体层的表面形成凸部,所述光固化层包覆所述热固化本体层上表面的镂空区域及所述凸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哑光型书写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的顶部距离所述热固化本体层表面的高度为3~4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哑光型书写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子结构呈球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哑光型书写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子结构呈多孔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哑光型书写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固化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粒子结构的凸起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超智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