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风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0796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风镐,包括风镐本体,所述风镐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开关,所述风镐本体远离把手的外侧滑移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套环、第一弹簧、水平杆和支撑杆,所述风镐本体与套环滑移配合,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于套环、风镐本体抵触,所述水平杆与套环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与水平杆的底面固定连接解决了目前风镐在破碎过程中产生很大的震动,过大的震动会使风镐破碎时发生偏倒,会导致破碎位置发生偏移的问题,其实用性好,易于推广应用,具有较大的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风镐
本技术涉及风镐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携式风镐。
技术介绍
风镐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利用冲击作用破碎坚硬物体的手持施工机具。是一种手持机具,因此要求结构紧凑,携用轻便。风镐由配气机构、冲击机构和镐钎等组成,冲击机构是一个厚壁气缸,内有一冲击锤可沿气缸内壁作往复运动,镐钎的尾部插入气缸的前端,气缸后端装有配气阀箱。目前,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90535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风镐,包括镐柄、联接套、联接套端部连接进气装置和阀门装置,联接套内肩依次设有具有回气道的阀柜和具有排气孔和回气道的缸体,缸体内设有锤体、镐钎和钎套、缸体头部连接有头部弹簧,风镐还包括只有和冲击方向一致时才开启的进气阀门装置,并且还在风镐消音罩的侧面设有多个消音孔、风镐的镐柄与联接套之间设有缓冲垫、风镐的进气装置与联接套之间采用锥螺纹连接。其工作过程是:用手扶持住镐柄,将镐钎顶端对准工作物,然后压下镐柄,在压力和风镐自身重力下,气路就被打开,从进气装置进入的压缩空气快速通过阀门装置到达联接套内,使得锤体高速向下移动,撞击镐钎,使镐钎对目标物进行破坏。上述的现有设计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在工作过程中当镐钎与目标物的碰撞时,风镐向上产生较大的后坐力,使得风镐作用至工作人员手掌上的后坐力较大,会使风镐破碎时发生偏倒,会导致破碎位置发生偏移,影响周边建筑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便携式风镐,通过设置固定装置,达到对破碎点准确破碎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风镐,包括风镐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镐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开关,所述风镐本体远离把手的外侧滑移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套环、第一弹簧、水平杆和支撑杆,所述风镐本体与套环滑移配合,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于套环、风镐本体抵触,所述水平杆与套环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与水平杆的底面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套环、水平杆、支撑杆和第一弹簧共同组成对风镐本体的固定装置,通过风镐本体插入到套环内与套环滑移配合,通过把手向下按压风镐本体进行破碎点的破碎工作,对破碎点进行破碎时,工作中产生较大的震动,不会使得风镐本体在破碎时发生偏移,不会对破碎附近区域造成影响,第一弹簧的设置,使得破碎完成后,施工工人松开把手,第一弹簧的弹力使得风镐本体脱离破碎点,保证了对破碎点的准确破碎工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包括下杆和上杆,所述下杆靠近上杆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杆,所述上杆开设有与导向杆滑移配合的导向孔,所述下杆与上杆之间设置有套设在导向杆上的减震弹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杆与下杆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风镐本体在对破碎点的破碎过程中,产生较大的震动,力作用于上杆与下杆,上杆沿着导向杆与下杆滑移配合,减震弹簧可以有效减轻破碎工作时产生的震动,使得风镐本体对破碎点进行正常工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杆的底部设置自锁万向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自锁万向轮,通过自锁万向轮方便于对固定装置进行移动,同时能够将自锁万向轮锁定在固定位置,进行破碎点的破碎工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装置上设置有用于载物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一端与相邻两根下杆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另一端底部设置有转动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装置上设置有移动板,移动板的一端与相邻两根下杆固定连接,移动板的另一端底部设置有转动轮,通过移动板与固定装置的固定连接,实现对移动板进行同步移动,对移动板上放置的物品同步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用于推动的手推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板上设置有用于推动的手推杆,施工工人不需弯腰,通过握住手推杆推动固定装置进行移动,使得施工工人在工作过程中舒适的使用工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镐本体的下方安装有弹力弹簧,所述弹力弹簧的下方安装有钻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风镐本体的下方安装有弹力弹簧,弹力弹簧的下方安装有钻头,钻头钻入破碎点后,如果发生钻头卡住的现象,弹力弹簧的缓冲作用,能够有效避免钻头与风镐本体发生折断,提高了对钻头的保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镐本体上设置有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吸尘管、吸尘罩、吸尘器,所述吸尘管的两端分别与吸尘器相连,所述吸尘罩设置在风镐本体远离把手的一端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风镐本体上设置有吸尘装置,吸尘器、吸尘管、吸尘罩的配合使用,吸尘罩与风镐本体连接,吸尘管与吸尘罩、吸尘器连接,对破碎工作中产生的灰尘进行吸尘处理,避免施工工人在工作中吸入大量的烟尘,对施工工人的身体造成伤害,同时避免对环境的伤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平杆上设置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的两端分别与水平杆、支撑杆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杆的两端分别与水平杆、支撑杆固定连接,加固杆、水平杆、支撑杆三者围成了一个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加固杆实现对固定装置的加固,使得整体更加稳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把手与风镐本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把手与风镐本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可以对损坏的把手进行维护和更换。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对破碎点进行破碎时,工作中产生较大的震动,固定装置不会使得风镐本体在破碎时发生偏移,不会对破碎附近区域造成影响,破碎完成后,施工工人松开把手,第一弹簧的弹力使得风镐本体脱离破碎点,保证了对破碎点的准确破碎工作;(2)、风镐本体在对破碎点的破碎过程中,产生较大的震动,力作用于上杆与下杆,上杆沿着导向杆与下杆滑移配合,减震弹簧可以有效减轻破碎工作时产生的震动,使得风镐本体对破碎点的正常工作;(3)、风镐本体上设置有吸尘装置,吸尘装置对破碎工作中产生的灰尘进行吸尘处理,避免施工工人在工作中吸入大量的烟尘,对施工工人的身体造成伤害,同时避免对环境的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便携式风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便携式风镐的爆炸示意图,主要展示固定装置;图3为一种便携式风镐的爆炸示意图,主要展示吸尘装置;图4为图3中A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3中B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风镐本体;101、端体;1011、螺纹孔四;102、滑移体;1021、螺纹孔二;2、把手;21、螺纹孔三;3、固定装置;31、套环;32、第一弹簧;33、水平杆;34、支撑杆;341、上杆;3411、导向孔;342、下杆;4、加固杆;5、弹力弹簧;6、钻头;7、导向杆;8、吸尘装置;81、吸尘管;82、吸尘罩;83、吸尘器;9、自锁万向轮;10、移动板;11、转动轮;12、手推杆;13、螺栓;14、工作开关;15、连接套;151、螺纹孔一;16、螺柱;17、减震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风镐,包括风镐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镐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把手(2),所述把手(2)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开关(14),所述风镐本体(1)远离把手(2)的外侧滑移设置有固定装置(3),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套环(31)、第一弹簧(32)、水平杆(33)和支撑杆(34),所述风镐本体(1)与套环(31)滑移配合,所述第一弹簧(32)的两端分别于套环(31)、风镐本体(1)抵触,所述水平杆(33)与套环(3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34)与水平杆(33)的底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风镐,包括风镐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镐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把手(2),所述把手(2)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开关(14),所述风镐本体(1)远离把手(2)的外侧滑移设置有固定装置(3),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套环(31)、第一弹簧(32)、水平杆(33)和支撑杆(34),所述风镐本体(1)与套环(31)滑移配合,所述第一弹簧(32)的两端分别于套环(31)、风镐本体(1)抵触,所述水平杆(33)与套环(3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34)与水平杆(33)的底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风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4)包括上杆(341)和下杆(342),所述下杆(342)靠近上杆(341)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杆(7),所述上杆(341)开设有与导向杆(7)滑移配合的导向孔(3411),所述下杆(342)与上杆(341)之间设置有套设在导向杆(7)上的减震弹簧(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风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杆(342)的底部设置自锁万向轮(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风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忠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啸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