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07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露一种电锤,包括模式切换机构;模式切换机构包括输入轴、切换片、穿过切换片且平行于输入轴的导杆、驱动切换片移动的操作件、弹性件及套设于输入轴上的冲击转换件、转换套筒与旋转齿轮,档位切换时,操作件驱动弹性件移动,弹性件通过切换片驱动转换套筒轴向移动,进而转换套筒啮合或脱离冲击转换件与旋转齿轮,以实现三种模式切换。旋转齿轮设有锁紧齿,切换片上设有用于卡合锁紧齿的锁紧臂,以实现锁轴功能,该模式切换机构有利于简化安装、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锤[
]本技术涉及电动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来在混凝土、楼板、砖墙和石材上钻孔或凿击的电锤。[
技术介绍
]电动工具(例如电锤)在使用时,用户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进行不同的工作模式的选择。电锤一般包括旋转冲击模式、冲击模式及钻模式共计三种模式,然而电锤在冲击模式情况下,部分用户需要禁止工具头旋转,即用户在冲击模式下可自由选择电锤输出轴是否被锁定。例如中国专利技术公告第CN101312807B号中揭露了一种三种工作模式的电锤,具有中间轴、携动齿形轴、扭簧、操作机构、第一切换片、第二切换片板及套设于中间轴上的第一转换套筒、第二转换套筒、从动齿轮与摆动齿轮,其中扭簧的两条腿部分别插入第一切换片与第二切换片,第一切换片驱动第一转换套筒,第二切换片驱动第二转换套筒;模式切换时,操作机构驱动第一转换板与第二转换板移动,第一转换板与第二转换板分别驱动第一转换套筒与第二转换套筒,进而驱动第一转换套筒啮合或松开从动齿轮,或第二转换套筒啮合或松开摆动齿轮,以上根据不同的齿轮啮合组合可实现电锤的三种模式切换。上述专利中还揭露了第一切换片上设有止动拨叉,当第一转换套筒松开从动齿轮时,该止动拨叉可根据用户需要锁定从动齿轮以防止其旋转。但上述电锤采用了两个切换片以实现电锤的三种模式切换与锁轴功能,其结构复杂且安装不易,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电锤,以克服先前技术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精简且方便安装的电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锤,包括:机壳及容纳于机壳内的电机与模式切换机构;所述模式切换机构包括电机驱动的输入轴、切换片、穿过切换片且平行于输入轴的导杆、驱动切换片移动的操作件、弹性件及套设于输入轴上的冲击转换件、转换套筒与旋转齿轮,所述弹性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臂与第二臂,所述操作件具有设置于该第一臂与第二臂之间的偏心销;所述冲击转换件与旋转齿轮设置于转换套筒的轴向两端且轴向限位于输入轴上;所述切换片具有连接臂、设置于连接臂两端的切换臂及锁紧臂,所述锁紧臂可与旋转齿轮对应卡合,连接臂上设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臂与第二臂之间,所述切换臂卡持于转换套筒上;当所述操作件的偏心销驱动所述第一臂或第二臂相对于所述输入轴的轴向运动时,所述第二臂或第一臂推动所述切换片上的夹持部同向运动;所述转换套筒与输入轴滑动连接,所述切换片的切换臂驱动转换套筒轴向移动,以实现转换套筒啮合或脱离冲击转换件与旋转齿轮。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操作件的偏心销驱动所述第一臂相对于输入轴轴向向左移动时,所述第二臂弹性推动所述切换片的夹持部沿所述输入轴轴向向左运动,此时所述切换片带动所述转换套筒沿所述输入轴向左运动;所述偏心销驱动所述第二臂相对于输入轴轴向向右移动时,所述第一臂弹性推动所述夹持部沿所述输入轴轴向向右运动,此时所述切换片带动所述转换套筒沿所述输入轴向右运动。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输入轴具有驱动所述转换套筒转动的输入齿,所述转换套筒的内圈具有与所述输入齿啮合的内齿,所述冲击转换件具有用于与所述内齿啮合的冲击齿,所述旋转齿轮具有用于与所述内齿啮合的旋转齿,所述转换套筒啮合所述冲击转换件或旋转齿轮时,所述内齿啮合所述冲击齿或旋转齿,所述转换套筒脱离所述冲击转换件或旋转齿轮时,所述内齿脱离所述冲击齿或旋转齿。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转换套筒的轴向两端具有凸出导向部,所述冲击齿与旋转齿具有间隔设置的凸齿与凹齿,所述内齿啮合所述冲击齿或旋转齿时,所述转换套筒位于凸出导向部的内齿与所述凸齿导向啮合。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弹性件具有连接所述第一臂与第二臂的连接部,所述夹持部自所述切换片的连接臂延伸入所述第一臂与第二臂之间,且所述偏心销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与夹持部之间。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导杆与所述切换片的连接臂之间设有间隙,且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间隙内。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切换片的连接臂上设有向所述间隙内凸伸的支撑座,所述弹性件的连接部具有呈弧形的中空部,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中空部套设于所述支撑座上,以使所述弹性件固定于所述切换片上。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机壳上设有支撑座,所述弹性件的连接部具有呈弧形的中空部,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中空部套设于所述支撑座上,以使所述弹性件相对于所述支撑座旋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切换片具有连接臂、设置于连接臂两端的切换臂及锁紧臂,该切换臂用于驱动转换套筒啮合或脱离冲击转换件与旋转齿轮,依据不同的啮合组合可实现电锤的三种模式,切换片上还具有锁紧臂,锁紧臂可根据需要与旋转齿轮进行锁合,通过驱动单个切换片移动不仅实现了电锤的三种模式切换,还实现了锁轴功能,有利于精简结构,节约成本。连接臂上凸伸有夹持部,操作件的偏心销,弹性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臂与第二臂,所述夹持部与偏心销设置于所述第一臂与第二臂之间,当操作件的偏心销驱动所述第一臂或第二臂相对于所述输入轴的轴向运动时,所述第二臂或第一臂推动所述切换片同向运动,仅需要一个弹性件即可实现切换片的移动与复位,同样有利于精简结构,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锤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中的模式切换机构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的模式切换机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的模式切换机构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切换片与弹性件的立体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电锤100包括:机壳10、容纳于机壳内的电机11、位于机壳10前端的夹持机构12、安装于机壳10内部由电机11驱动的模式切换机构101及与模式切换机构101传动连接的输出轴组件102,所述夹持机构11用于夹持工具头,所述输出轴组件102驱动夹持机构11。用户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对模式切换机构101进行调节,以实现三种模式的切换,分别是:钻模式、冲击钻模式、冲击模式,同时在上述冲击模式下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旋转输出进行锁定。请参照图2所示,所述模式切换机构101包括:电机11驱动的输入轴1、切换片2、穿过切换片2且平行于输入轴1的导杆3、驱动切换片2移动的操作件4、弹性件5及套设于输入轴1上的冲击转换件6、转换套筒7与旋转齿轮8,所述弹性件5具体为扭簧。该弹性件5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臂5a、第二臂5b及连接第一臂5a与第二臂5b的连接部,该连接部具有呈弧形的中空部。所述操作件4安装于机壳10上,并具有设置于弹性件5的第一臂5a与第二臂5b之间的偏心销4a。所述切换片2具有连接臂2d、设置于连接臂2d两端的切换臂2a及锁紧臂2b,所述切换臂2a卡持于转换套筒7上,所述切换片2的切换臂2a与锁紧臂2b上均设有贯通孔,所述切换片2通过该贯通孔滑动套设于导杆3上。所述导杆3与切换片2的连接臂2d之间设有间隙,且所述弹性件5设置于所述间隙内。所述连接臂2d朝向所述间隙凸伸有的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锤,包括:机壳及容纳于机壳内的电机与模式切换机构;所述模式切换机构包括电机驱动的输入轴、切换片、穿过切换片且平行于输入轴的导杆、驱动切换片移动的操作件、弹性件及套设于输入轴上的冲击转换件、转换套筒与旋转齿轮,/n所述弹性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臂与第二臂,所述操作件具有设置于该第一臂与第二臂之间的偏心销;/n所述冲击转换件与旋转齿轮设置于转换套筒的轴向两端且轴向限位于输入轴上;/n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片具有连接臂、设置于连接臂两端且套设于导杆上的切换臂与锁紧臂,所述锁紧臂可与旋转齿轮对应卡合,所述连接臂上设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臂与第二臂之间,所述切换臂卡持于转换套筒上;当所述操作件的偏心销驱动所述第一臂或第二臂相对于所述输入轴的轴向运动时,所述第二臂或第一臂推动所述切换片上的夹持部同向运动;所述转换套筒与输入轴滑动连接,所述切换片的切换臂驱动转换套筒轴向移动,以实现转换套筒啮合或脱离冲击转换件与旋转齿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锤,包括:机壳及容纳于机壳内的电机与模式切换机构;所述模式切换机构包括电机驱动的输入轴、切换片、穿过切换片且平行于输入轴的导杆、驱动切换片移动的操作件、弹性件及套设于输入轴上的冲击转换件、转换套筒与旋转齿轮,
所述弹性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臂与第二臂,所述操作件具有设置于该第一臂与第二臂之间的偏心销;
所述冲击转换件与旋转齿轮设置于转换套筒的轴向两端且轴向限位于输入轴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片具有连接臂、设置于连接臂两端且套设于导杆上的切换臂与锁紧臂,所述锁紧臂可与旋转齿轮对应卡合,所述连接臂上设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臂与第二臂之间,所述切换臂卡持于转换套筒上;当所述操作件的偏心销驱动所述第一臂或第二臂相对于所述输入轴的轴向运动时,所述第二臂或第一臂推动所述切换片上的夹持部同向运动;所述转换套筒与输入轴滑动连接,所述切换片的切换臂驱动转换套筒轴向移动,以实现转换套筒啮合或脱离冲击转换件与旋转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锤,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的偏心销驱动所述第一臂相对于输入轴轴向向左移动时,所述第二臂弹性推动所述切换片的夹持部沿所述输入轴轴向向左运动,此时所述切换片带动所述转换套筒沿所述输入轴向左运动;所述偏心销驱动所述第二臂相对于输入轴轴向向右移动时,所述第一臂弹性推动所述夹持部沿所述输入轴轴向向右运动,此时所述切换片带动所述转换套筒沿所述输入轴向右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锤,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小湖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成工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