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移动式身份识别目标搜索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3936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可移动式身份识别目标搜索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其中,所述系统包括:终端本体;设置在终端本体内的嵌入式采集模块;设置在终端本体内的高清夜视摄像机,与嵌入式采集模块连接;设置在终端本体上的人脸识别模块,与嵌入式采集模块连接;设置在终端本体内的定位模块,与嵌入式采集模块连接;设置在终端本体内的本地数据库模块,与嵌入式采集模块连接;设置在终端本体内的网络通讯模块,与嵌入式采集模块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基于可移动式身份识别目标搜索系统,通过高清夜视摄像机和人脸识别模块取代了刑侦人员的工作,极大地提高了视频检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可移动式身份识别目标搜索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视频监控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基于可移动式身份识别目标搜索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已进入数字化、信息时代化,图像处理技术的提高,视频监控正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安防、教育、政府、娱乐、医疗、酒店、运动等其它各种领域。尤其是在安防行业中,利用高新技术预防、制止、打击犯罪成为公安机关治安防范和指挥通信的重要手段;逐渐在三大防范(即人防、制防、技防)中,占据了愈来愈重要的主导地位。其高度的标准性、开放性、集成性和灵活性,为整个安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并可节省大量公安机关蹲守人员和减少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管理质量及管理效益。目前的视频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是:在目前的视频侦查工作中,刑侦人员都是用眼睛盯着播放器,如长时间浏览视频录像,非常容易造成刑侦人员视觉疲劳而影响了视频浏览工作质量。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可移动式身份识别目标搜索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视频监控系统视频检索效率低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可移动式身份识别目标搜索系统,其包括:终端本体;设置在终端本体内的嵌入式采集模块;设置在终端本体内的高清夜视摄像机,所述高清夜视摄像机与所述嵌入式采集模块连接;设置在终端本体上的人脸识别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与所述嵌入式采集模块连接;设置在终端本体内的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与所述嵌入式采集模块连接;设置在终端本体内的本地数据库模块,所述本地数据库模块与所述嵌入式采集模块连接;设置在终端本体内的网络通讯模块,所述网络通讯模块与所述嵌入式采集模块连接。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嵌入式采集模块包括:阵列麦克风及声纹识别模块。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终端本体内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嵌入式采集模块连接。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终端本体内的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嵌入式采集模块连接。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终端本体上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嵌入式采集模块连接。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定位模块为GPS定位模块或北斗定位模块,所述网络通讯模块包括4G通讯模块、wifi模块及5G通讯模块中的至少一个。一种通过如上所述的基于可移动式身份识别目标搜索系统实现的基于可移动式身份识别目标搜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可移动式身份识别目标搜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阵列麦克风采集到人物声音时,通过声纹识别模块进行声纹识别,并与预存在国家声纹库中预先存储的声纹进行匹配;当国家声纹库中预先存储的声纹中存在与声纹识别模块识别得到的人物声纹一致时,将通过定位模块获取的定位信息及阵列麦克风采集到的人物声纹保存至本地数据库模块;将定位信息、人物图像及声纹信息通过网络通讯模块发送至视频监控中的后台服务器,并发出报警信号。一种通过如上所述的基于可移动式身份识别目标搜索系统实现的基于可移动式身份识别目标搜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可移动式身份识别目标搜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高清夜视摄像机采集到人物图像时,通过人脸识别模块进行人脸识别,并与人脸识别模块中预先存储的图片进行比对;当人脸识别模块中预先存储的图片中存在与通过人脸识别模块识别得到的人脸图像一致时,则将通过定位模块获取的定位信息及高清夜视摄像机采集到人物图像保存至本地数据库模块;将定位信息及人物图像通过网络通讯模块发送至视频监控中心的后台服务器,并发出报警信号。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定位模块为GPS定位模块或者北斗定位模块。一种存储介质,其中,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基于可移动式身份识别目标搜索程序,所述基于可移动式身份识别目标搜索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基于可移动式身份识别目标搜索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基于可移动式身份识别目标搜索系统,包括:终端本体;设置在终端本体内的嵌入式采集模块;设置在终端本体内的高清夜视摄像机,所述高清夜视摄像机与所述嵌入式采集模块连接;设置在终端本体上的人脸识别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与所述嵌入式采集模块连接;设置在终端本体内的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与所述嵌入式采集模块连接;设置在终端本体内的本地数据库模块,所述本地数据库模块与所述嵌入式采集模块连接;设置在终端本体内的网络通讯模块,所述网络通讯模块与所述嵌入式采集模块连接。基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基于可移动式身份识别目标搜索系统,终端本体固定在现有技术中监控摄像头所在位置,以取代现有的监控摄像头;由于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基于可移动式身份识别目标搜索系统自带人脸识别模块,因此可以直接在本地进行人脸识别和分析后,判断是否捕获到犯罪嫌疑人的人脸图像;只有在本地设置的人脸识别模块判断捕获到犯罪嫌疑人的人脸图像,才会向与所述的基于可移动式身份识别目标搜索系统所连接视频监控中心的后台服务器发送犯罪嫌疑人的人脸图像和定位信息,以触发报警信号。这样,与现有技术中监控摄像头所采集的图像需实时上传并由刑侦人员用眼实时盯着监控视频看以判断是否有犯罪嫌疑人的人脸图像出现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高清夜视摄像机和人脸识别模块取代了刑侦人员的工作,极大地提高了视频检索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基于可移动式身份识别目标搜索系统较佳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可移动式身份识别目标搜索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另一种基于可移动式身份识别目标搜索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可移动式身份识别目标搜索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考图1,其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基于可移动式身份识别目标搜索系统较佳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所述基于可移动式身份识别目标搜索系统包括:终端本体100;设置在终端本体100内的嵌入式采集模块110;设置在终端本体100内的高清夜视摄像机120,所述高清夜视摄像机120与所述嵌入式采集模块110连接;设置在终端本体100上的人脸识别模块130,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30与所述嵌入式采集模块110连接;设置在终端本体100内的定位模块140,所述定位模块140与所述嵌入式采集模块110连接;设置在终端本体100内的本地数据库模块150,所述本地数据库模块150与所述嵌入式采集模块110连接;设置在终端本体100内的网络通讯模块160,所述网络通讯模块160与所述嵌入式采集模块110连接。具体的,所述网络通讯模块160包括4G、wifi模块;所述定位模块140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可移动式身份识别目标搜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终端本体;/n设置在终端本体内的嵌入式采集模块;/n设置在终端本体内的高清夜视摄像机,所述高清夜视摄像机与所述嵌入式采集模块连接;/n设置在终端本体上的人脸识别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与所述嵌入式采集模块连接;/n设置在终端本体内的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与所述嵌入式采集模块连接;/n设置在终端本体内的本地数据库模块,所述本地数据库模块与所述嵌入式采集模块连接;/n设置在终端本体内的网络通讯模块,所述网络通讯模块与所述嵌入式采集模块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可移动式身份识别目标搜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本体;
设置在终端本体内的嵌入式采集模块;
设置在终端本体内的高清夜视摄像机,所述高清夜视摄像机与所述嵌入式采集模块连接;
设置在终端本体上的人脸识别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与所述嵌入式采集模块连接;
设置在终端本体内的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与所述嵌入式采集模块连接;
设置在终端本体内的本地数据库模块,所述本地数据库模块与所述嵌入式采集模块连接;
设置在终端本体内的网络通讯模块,所述网络通讯模块与所述嵌入式采集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移动式身份识别目标搜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采集模块包括:阵列麦克风及声纹识别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可移动式身份识别目标搜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终端本体内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嵌入式采集模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可移动式身份识别目标搜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终端本体内的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嵌入式采集模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可移动式身份识别目标搜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终端本体上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嵌入式采集模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可移动式身份识别目标搜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块为GPS定位模块或者北斗定位模块,所述网络通讯模块包括4G通讯模块、wifi模块及5G通讯模块中的至少一个。


7.一种通过如权利要求2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可移动式身份识别目标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勇鲁博成郭运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蝙蝠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