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3693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弯机,包括机架、滑板和液压系统,所述机架包括左立板、右立板和油箱支撑架,所述油箱支撑架包括支撑底板和连接所述支撑底板两侧边的支撑侧板;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油箱、与所述油箱连接的油泵电机装置、与所述油泵电机装置输出管连接的电磁阀、与所述电磁阀供液输出端连接的油缸,所述油缸驱动所述滑板滑动;所述油箱与其中一支撑侧板固定连接,所述油泵电机装置支撑于所述支撑底板上,另一所述支撑侧板与所述油泵电机装置对应的位置开设一个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折弯机,油箱与油泵电机装置分开安装,避免了两者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共振现象,减少了噪音的产生;同时具有良好的噪音分散和散热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弯机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折弯机。
技术介绍
折弯机是机械设备生产企业常用的一种机械设备,主要用于钣金件加工,目前普遍使用的折弯机属于电液同步数控折弯机。电液同步数控折弯机,包括机架、滑板、折弯模具、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包括油箱、油泵电机装置、电磁阀和位于机架两侧的油缸,油缸的活塞杆推动滑块滑动,实现工件折弯。现有技术中,机架上连接有油箱支撑架用于固定油箱,且油箱支撑架为两个侧板,分别与油箱的两侧边连接,实现油箱的固定;油泵电机装置安装在油箱一侧的油箱支撑架上,电机运转时会与油箱发生共振,造成机器噪音大,降低了操作人员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折弯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折弯机,油箱与油泵电机装置分开安装,避免了两者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共振现象,减少了噪音的产生;同时具有良好的噪音分散和散热功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折弯机,包括机架、滑板和液压系统,所述机架包括端部设有滑动导轨的左立板和右立板、与所述左立板和右立板连接的油箱支撑架,所述滑板与所述左立板和右立板的滑动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油箱支撑架包括支撑底板和连接所述支撑底板两侧边的支撑侧板;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油箱、与所述油箱连接的油泵电机装置、与所述油泵电机装置输出管连接的电磁阀、与所述电磁阀供液输出端连接的油缸,所述油缸驱动所述滑板滑动;所述油箱与其中一支撑侧板固定连接,所述油泵电机装置支撑于所述支撑底板上,另一所述支撑侧板与所述油泵电机装置对应的位置开设一个缺口。进一步地,所述缺口呈U型。进一步地,所述油缸为两个,分布于所述滑板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油箱呈扁平型。进一步地,所述油箱内位于所述油泵电机装置吸油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格栅。进一步地,所述油缸为两个,所述油箱的充液口分布于其两侧,且分别靠近对应位置的油缸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折弯机,有益效果在于:一、本技术的折弯机,液压系统中的油泵电机装置和油箱分别固定在油箱支撑架的支撑底板和支撑侧板上,且油箱支撑架与左立板和右立板固定,避免了电机运转时与油箱产生的共振现象,减少了噪音;且油箱支撑架的支撑侧板与油泵电机装置对应的位置开设一个缺口,有利于电机的散热及噪音的分散。二、本技术的折弯机,油箱设计为扁平型,增加了油与油箱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油的散热,保证了折弯机工作的油温不会过高;且油箱内位于油泵电机吸油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格栅,有利于油的分流,有空气的油不会马上被泵吸入,同时隔断了有杂质的油,使油有充足时间沉淀,确保了液压系统的稳定性;油箱的充液口分布于其两侧,且分别靠近对应位置的油缸设置,充液口与油缸距离越靠近充液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快越平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折弯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折弯机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折弯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折弯机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折弯机100包括机架1、滑板2和液压系统4,机架1用于安装滑板2、液压系统4,以及其他一些部件,如模具、定位装置等,由于其他部件不属于本技术的重点,因此在说明书中不做过多阐述,具体可参照现有技术中的相关部件。机架1包括相对设置的左立板11和右立板12、与左立板11和右立板12连接的油箱支撑架14。左立板11和右立板12的同侧设有滑动导轨,滑板2与滑动导轨滑动连接;油箱支撑架14呈U型槽结构,包括支撑底板141和连接支撑底板141两侧边的支撑侧板142,且支撑底板141与支撑侧板142的两端分别与左立板11和右立板12固定连接。滑板2的通过旋转扳手式快夹与上模具连接,滑板上下滑动实现产品弯曲。本技术中,滑板与模具的连接方式参照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液压系统4包括油箱41、与油箱41连接的油泵电机装置42、与油泵电机装置42输出管连接的电磁阀43、与电磁阀43供液输出端连接的油缸44,电磁阀43回液端与油箱41连接;油缸44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分布于滑板2的两侧,且油缸44驱动滑板2滑动。液压系统的管路连接可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本专利技术中,油箱41与其中一支撑侧板142固定连接,油泵电机装置42支撑于油箱支撑架14的支撑底板141上,其中油箱41呈扁平型,增加了油与油箱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油的散热,保证了折弯机工作的油温不会过高;油箱41内位于油泵电机吸油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格栅(未图示),有利于油的分流,有空气的油不会马上被泵吸入,同时隔断了有杂质的油,使油有充足时间沉淀,确保了液压系统的稳定性;油箱41的充液口411分布于其两侧,且分别靠近对应位置的油缸44设置,充液口411与油缸距离越靠近充液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快越平稳。本实施例中,油箱41和油泵电机装置42分开安装,不直接接触,避免了电机运转时与油箱产生的共振现象,减少了噪音;且安装两者的支撑底板141和支撑侧板142分别与左立板11和右立板12连接,增加了连接强度,可使共振现象消失。同时,另一支撑侧板142与油泵电机装置42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个缺口143,有利于电机的散热及噪音的分散;优选地,缺口143呈U型。综上,本技术的折弯机,液压系统中的油泵电机装置和油箱分别固定在油箱支撑架的支撑底板和支撑侧板上,且油箱支撑架与左立板和右立板固定,避免了电机运转时与油箱产生的共振现象,减少了噪音;且油箱支撑架的支撑侧板与油泵电机装置对应的位置开设一个缺口,有利于电机的散热及噪音的分散。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出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的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仍落入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弯机,包括机架、滑板和液压系统,所述机架包括端部设有滑动导轨的左立板和右立板、与所述左立板和右立板连接的油箱支撑架,所述滑板与所述左立板和右立板的滑动导轨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支撑架包括支撑底板和连接所述支撑底板两侧边的支撑侧板;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油箱、与所述油箱连接的油泵电机装置、与所述油泵电机装置输出管连接的电磁阀、与所述电磁阀供液输出端连接的油缸,所述油缸驱动所述滑板滑动;所述油箱与其中一支撑侧板固定连接,所述油泵电机装置支撑于所述支撑底板上,另一所述支撑侧板与所述油泵电机装置对应的位置开设一个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弯机,包括机架、滑板和液压系统,所述机架包括端部设有滑动导轨的左立板和右立板、与所述左立板和右立板连接的油箱支撑架,所述滑板与所述左立板和右立板的滑动导轨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支撑架包括支撑底板和连接所述支撑底板两侧边的支撑侧板;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油箱、与所述油箱连接的油泵电机装置、与所述油泵电机装置输出管连接的电磁阀、与所述电磁阀供液输出端连接的油缸,所述油缸驱动所述滑板滑动;所述油箱与其中一支撑侧板固定连接,所述油泵电机装置支撑于所述支撑底板上,另一所述支撑侧板与所述油泵电机装置对应的位置开设一个缺口。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昆峰周忆江杨千学龙拥干黎洪晓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特装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