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试验梁的集成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实验室内的混凝土梁、柱和框架等结构构件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集结构挠度、裂缝为一体、基于图像识别的试验梁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测量混凝土梁、柱和框架等结构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和裂缝等响应,是科研试验的基本工作,也是测试结构安全性的重要手段。该系统是以图像识别为理论基础,集挠度和裂缝检测为一体、的自动检测。目前,对于框架、梁等结构的检测存在以下主要技术难题:1)检测不全面。目前主要利用位移计进行挠度测量,但只能获得测点位置处的挠度信息;而对于裂缝宽度的测量也只能得到单个位置的宽度。2)测量精度差。对于混凝土裂缝长度等只能估算;而宽度也依赖于检测人员选取最宽点位的经验和技术水平。3)检测效率低。目前挠度和变形要分别用不同的仪器设计进行检测,特别是只能依靠人工测量个别点位的裂缝宽度,效率低下。4)需要专业设备和专业人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试验梁挠度和裂缝的集成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该试验梁集成检测系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试验梁的集成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采集试验梁技术特征的拍照设备(1);用于控制各部件活动指令传输和接收所述拍照设备(1)数据信号的控制器(2);用于将获取到的图像信息上传到数据中心的无线通信模块(3);接收控制器(2)指令,用于承载所述拍照设备(1)并将所述拍照设备(1)输送至指定位置的自行走支架装置(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验梁的集成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采集试验梁技术特征的拍照设备(1);用于控制各部件活动指令传输和接收所述拍照设备(1)数据信号的控制器(2);用于将获取到的图像信息上传到数据中心的无线通信模块(3);接收控制器(2)指令,用于承载所述拍照设备(1)并将所述拍照设备(1)输送至指定位置的自行走支架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梁的集成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走支架装置(4)包括:放置在地面上的行走系统(41);安装在行走系统(41)上的距离移动系统(42);固定在距离移动系统(42)上的高度调节系统(43);
所述行走系统(41)包括行走轨道(411);行走轨道下端固定安装的四个万向轮(412);环形行走底盘(413),所述环形行走底盘(413)嵌套在所述行走轨道(411)上;
所述距离移动系统(42)包括距离移动系统轨道(421),所述距离移动系统轨道(421)固定安装在所述环形行走底盘(413)上;距离调节转盘(422),所述距离调节转盘(422)与距离移动系统轨道(421)固结;矩形距离移动底座(423),所述矩形距离移动底座(423)嵌套在所述距离移动系统轨道(421)上;
所述高度调节系统(43)包括高度调节轨道(431)和高度调节转盘(432),所述高度调节轨道(431)一端竖直固定在所述矩形距离移动底座(423)上,另一端与高度调节转盘(432)相连;拍照设备安装座(433),所述拍照设备安装座(433)嵌套在高度调节轨道(43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验梁的集成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轨道(411)包括位置移动轨道(4111),位于位置移动轨道(4111)下端的履带(4112),位于位置移动轨道(4111)下方一端的主动轮(4113),位于位置移动轨道(4111)下方另一端的引导轮(4114),所述履带(4112)缠绕在所述主动轮(4113)和所述引导轮(4114)上,所述环形行走底盘(413)固定连接在所述履带(4112)的固定位置上;
所述距离移动系统轨道(421)包括一根距离移动系统轨道螺杆(4211),两根距离移动系统轨道轴杆(4212),所述距离移动底座(423)嵌套在所述螺杆(4211)与所述距离移动系统轨道轴杆(4212)上,且与所述距离移动系统轨道螺杆(4211)啮合;
所述高度调节轨道(431)包括一根高度调节轨道螺杆(4311),两根高度调节轨道轴杆(4312),所述拍照设备安装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艳霞,梁栋,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林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