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流量高压射流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3346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流量高压射流磨装置,包括液体输送泵、过滤器、增压泵、微射流组件,所述液体输送泵、过滤器、增压泵、微射流组件通过管道依次相连,所述微射流组件包括分流器、聚流器和若干个连接在分流器和聚流器之间的金刚石交互腔,所述分流器上设置有中心进液孔,所述聚流器上设置有中心出液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微射流组件包括多个金刚石交互腔,在工作时饮料同时通过多个金刚石交互腔,这样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通过微射流组件的饮料量,提高了微射流组件的流量,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流量高压射流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饮料生产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大流量高压射流磨装置。
技术介绍
在饮料的生产过程中,由于饮料内部存在固体颗粒物,会影响口感,需要将饮料中的固体颗粒物进行细化。比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2762376U,技术的名称为有关高压均质乳化设备的乳化腔装置,该装置包括液压柱塞泵、进料杯、单向阀、压力表、热交换器、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液压柱塞泵柱塞与设备主管道相连,主管道抽头一端通过单向阀连接漏斗型进料杯的漏斗下料孔,主管道的另一端连接Y型喷腔结构的进料口,在Y型喷腔结构与单向阀之间的主管道抽头一端设有压力表,所述Y型喷腔结构的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热交换器的进料孔,热交换器的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的热交换器上设有供热交换介质的进水口、出水口。该技术中,Y型喷腔结构由一进料管分叉成两股微孔通道,两股微孔通道中心位置转折交汇在一起,合并连接出料管一端,出料管另一端连接出料孔,利用特有Y型喷腔结构使物料两股液体流在交汇点发生液体流对撞,使得物料粒径减小、混合更均一稳定。由于微孔通道直径较小,导致液体通过Y型喷腔结构时的流量小,单位时间内处理的液体量小,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在对饮料中的固体颗粒物进行细化时流量小,单位时间内处理的液体量小,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一种大流量高压射流磨装置,能够有效增加液体的流量,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效果实现的:一种大流量高压射流磨装置,包括液体输送泵、过滤器、增压泵、微射流组件,所述液体输送泵、过滤器、增压泵、微射流组件通过管道依次相连,所述微射流组件包括分流器、聚流器和若干个连接在分流器和聚流器之间的金刚石交互腔,所述分流器上设置有中心进液孔,所述聚流器上设置有中心出液孔。本技术中,饮料在液体输送泵的作用下依次通过过滤器、增压泵和微射流组件。过滤器将饮料中的大直径固体颗粒物过滤掉。增压泵对饮料进行增压,使饮料能够以较高的压力进入微射流组件中。中心进液孔与增压泵的出口相连,饮料通过中心进液孔进入分流器中,分流器将饮料分成多个支流,每个支流分别通过金刚石交互腔后在聚流器中汇聚最终从中心出液孔流出。金刚石交互腔的作用是对饮料中的固体颗粒物进行细化。金刚石交互腔采用现有技术。金刚石交互腔内部设置有Y形的微通道,饮料进入金刚石交互腔内后分成两股高压射流,两股高压射流在一点汇聚,两股高压射流对射产生剧烈的碰撞和震荡,饮料中的固体颗粒物相互撞击分解成更加细小的颗粒物,颗粒物的直径大大减小,从而达到细化颗粒物的目的。本技术中微射流组件包括多个金刚石交互腔,在工作时饮料同时通过多个金刚石交互腔,这样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通过微射流组件的饮料量,提高了微射流组件的流量,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作为优选,所述分流器为圆柱体,所述分流器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与金刚石交互腔数量相同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中心进液孔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通道相连;所述聚流器为圆柱体,所述聚流器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与金刚石交互腔数量相同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中心出液孔之间通过第二连接通道相连;金刚石交互腔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管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相连。中心进液孔设置在分流器的中心,中心出液孔设置在聚流器的中心。饮料进入中心进液孔后,分为多股支流依次进入第一连接通道、连接管、金刚石交互腔、连接管、第二连接通道后在中心出液孔中汇聚最终从中心出液孔中流出。多股支流在中心出液孔中汇聚时,多股支流对射发生剧烈碰撞和震荡,饮料中的固体颗粒物相互撞击得到了进一步分解为更细的固体颗粒物,增加了细化的效果。作为优选,所述金刚石交互腔以圆形阵列的方式设置在分流器和聚流器之间。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上均设置有内螺纹。内螺纹便于连接管连接到第一连接孔或第二连接孔上。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器与增压泵之间设置有流量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用于监测饮料的流量。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器与增压泵之间设置有进口压力传感器,所述增压泵与微射流组件之间设置有出口压力传感器。进口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饮料进入增压泵之间的压力,出口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饮料在通过增压泵后的压力。作为优选,所述液体输送泵为离心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微射流组件包括多个金刚石交互腔,在工作时饮料同时通过多个金刚石交互腔,这样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通过微射流组件的饮料量,提高了微射流组件的流量,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图。图2为射流泵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分流器的侧视图。图4为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5为聚流器的侧视图。图6为图5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中:1、液体输送泵、2、过滤器,3、增压泵,4、微射流组件,5、流量传感器,6、进口压力传感器,7、出口压力传感器,8、分流器,9、聚流器,10、金刚石交互容腔,11、第一连接管,12、第二连接管,13、第一连接孔,14、第一连接通道,15、中心进液孔,16、第二连接管,17、第二连接体通道,18、中心出液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大流量高压射流磨装置,包括液体输送泵1、过滤器2、增压泵3、微射流组件4。液体输送泵1、过滤器2、增压泵3、微射流组件4通过管道依次相连。液体输送泵1为离心泵。过滤器2采用现有技术。过滤器2为80目的过滤器。过滤器2与增压泵3之间设置有流量传感器5。流量传感器5用于监测饮料的流量。流量传感器5采用现有技术。过滤器2与增压泵3之间设置有进口压力传感器6,增压泵3与微射流组件4之间设置有出口压力传感器7。进口压力传感器6和出口压力传感器7均采用现有技术。进口压力传感器6用于监测饮料进入增压泵之间的压力,出口压力传感器7用于监测饮料在通过增压泵后的压力。微射流组件4包括分流器8、聚流器9和若干个连接在分流器8和聚流器9之间的金刚石交互腔10。分流器8为圆柱体。分流器8中间设置有中心进液孔15。分流器8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孔13。第一连接孔13的数量与金刚石交互腔10的数量相同。第一连接孔13上设置有内螺纹。第一连接孔13与中心进液孔15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通道14相连。聚流器9为圆柱体。聚流器9中间设置有中心出液孔18。聚流器9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连接孔16。第二连接孔16的数量与金刚石交互腔10的数量相同。第一连接孔16上设置有内螺纹。第二连接孔16与中心出液孔18之间通过第二连接通道17相连。金刚石交互腔10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11与第一连接孔13相连,金刚石交互腔1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管12与第二连接孔16相连。金刚石交互腔10以圆形阵列的方式设置在分流器8和聚流器10之间。金刚石交互腔10采用现有技术。金刚石交互腔的作用是对饮料中的固体颗粒物进行细化。金刚石交互腔内部设置有Y形的微通道,饮料进入金刚石交互腔内后分成两股高压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流量高压射流磨装置,包括液体输送泵(1)、过滤器(2)、增压泵(3)、微射流组件(4),所述液体输送泵(1)、过滤器(2)、增压泵(3)、微射流组件(4)通过管道依次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射流组件(4)包括分流器(8)、聚流器(9)和若干个连接在分流器(8)和聚流器(9)之间的金刚石交互腔(10),所述分流器(8)上设置有中心进液孔(15),所述聚流器(9)上设置有中心出液孔(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流量高压射流磨装置,包括液体输送泵(1)、过滤器(2)、增压泵(3)、微射流组件(4),所述液体输送泵(1)、过滤器(2)、增压泵(3)、微射流组件(4)通过管道依次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射流组件(4)包括分流器(8)、聚流器(9)和若干个连接在分流器(8)和聚流器(9)之间的金刚石交互腔(10),所述分流器(8)上设置有中心进液孔(15),所述聚流器(9)上设置有中心出液孔(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流量高压射流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8)为圆柱体,所述分流器(8)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与金刚石交互腔(10)数量相同的第一连接孔(13),所述第一连接孔(13)与中心进液孔(15)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通道(14)相连;所述聚流器(9)为圆柱体,所述聚流器(9)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与金刚石交互腔(10)数量相同的第二连接孔(16),所述第二连接孔(16)与中心出液孔(18)之间通过第二连接通道(17)相连;金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志刚周德丰周运华王刚郑正龙黄玮陈建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娃哈哈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