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无尘破碎式固控混浆加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6062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射流混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封闭无尘破碎式固控混浆加料装置,包括输送泵、加药漏斗、射流混浆装置以及连接各装置的连接管。其中输送泵为真空输送泵,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以气动的方式实现粉体药物的进料和输送,输料口与加药漏斗通过连接管连接,输送泵的进料口外与输料口外都设有蝶阀,加药漏斗通过三通与射流混浆装置连接,且连接处设有蝶阀。输送泵以负压吸取粉体药物,以正压输送至加药漏斗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既省去了加药的人工成本又避免了损害工人身体健康,容易推广;在使用过程中几乎无粉尘外溢到空气中,几乎不造成空气污染,避免了工人受到粉尘的伤害,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封闭无尘破碎式固控混浆加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射流混浆装置
,尤其涉及封闭无尘破碎式固控混浆加料装置。
技术介绍
射流混浆装置被广泛运用于油田钻井、非开挖等行业的泥浆加料作业中,但是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加料方式均为人工加料,加料效率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且由于粉尘较多,工人的工作环境极差,对工人的身体健康易产生极大的危害,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专利CN201821579649.3公开了一种高效射流混浆装置,包括架体、设置在架体底座上的射流管总成、与射流管总成连通的加料管和与加料管入口连接的加料漏斗,加料管上设置蝶阀,所述射流管总成包括与砂泵连接的进液管、与进液管连通的混浆管以及出液管,混浆管由前后依次串联的不少于两段的具有不同内径的混合管构成,其中,所述进液管出口处设置与混合管连接的喇叭状喷咀,最前端的混合管进口端分别连通喷咀和下料口,且最前端混合管的内径小于进液管内径,混浆管的最大内径是最小内径的1.5-2.5倍。但是其仍然存在着需要人工加料的众多缺点,此外其加料漏斗为敞开式,需要人工抬药品到漏斗处加药,加药过程中粉尘污染环境,损害加药工人身体健康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封闭无尘破碎式固控混浆加料装置。该装置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避免了粉尘外溢、减少环境污染以及加料效率高等优点。本技术为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封闭无尘破碎式固控混浆加料装置,其结构特点是,包括输送泵、加药漏斗、射流混浆装置以及连接各装置的连接管。所述输送泵为真空输送泵,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以气动的方式实现粉体药物的进料和输送,加药效率高,既省去了加药的人工成本又避免了损害工人身体健康,且一般情况下施工现场都有气源给输送泵供气,容易推广。进料口通过进料管实现粉体药物的吸取,输料口与加药漏斗通过连接管连接,输送泵的进料口外与输料口外都设有蝶阀。所述加药漏斗通过三通与射流混浆装置连接,且连接处设有蝶阀,通过连接管与输送泵的输料口连接。所述输送泵以负压吸取粉体药物,以正压输送至加药漏斗中,经加药漏斗进入三通,溶剂经射流混浆装置驱动进入三通,粉体药物与溶剂在三通内混合向后输送。优选地,所述加药漏斗为封闭式漏斗,包括分离式的上外壳与下外壳,上下分离式的外壳可拆卸式连接固定,连接位置设有密封圈,内部空间相对密封。具体地,封闭式漏斗可防止粉尘在漏斗处的外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敞口式的漏斗造成粉尘污染的问题;上下分离式可将封闭式漏斗,可方便地对漏斗进行清洁,防止漏斗的堵塞。优选地,所述加药漏斗内设有孔筛和分拣网,分拣网由分拣叶片组成,分拣叶片倾斜设置,一端连接孔筛,另一端连接上下分离式外壳的连接处。具体地,孔筛和分拣网安装固定于加药漏斗内,可对吸入的粉体药物进行分流、疏散,防止药物结块、团聚等情况的产生,使最后得到的混浆产物质量更佳。优选地,所述射流混浆装置为撬装式射流混浆装置,整体的结构更为紧凑,节约空间,加药漏斗安装于支架,支架固定于撬装式射流混浆装置上,充分利用了撬装式射流混浆装置上的安装空间,加药漏斗上开设有可视窗口,使用钢化玻璃将可视窗口封闭,可视窗口可使工作人员随时观察漏斗内的药物情况。优选地,所述输送泵安装于固定架上固定,固定架底部设有带自锁的万向轮,便于输送泵的移动和存放,所述进料管为软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使用真空输送泵,采用气动抽取药品的加药方式,加药效率高,既省去了加药的人工成本又避免了损害工人身体健康,且一般情况下施工现场都有气源给气动泵供气,容易推广;采用封闭式漏斗,在使用过程中几乎无粉尘外溢到空气中,几乎不造成空气污染,避免了工人受到粉尘的伤害,提高工作效率;加药漏斗内设有的孔筛和分拣网可对吸入的粉体药物进行分流、疏散,防止药物结块、团聚等情况的产生,使最后得到的混浆产物质量更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封闭无尘破碎式固控混浆加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封闭无尘破碎式固控混浆加料装置的细节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封闭无尘破碎式固控混浆加料装置的加料漏斗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封闭无尘破碎式固控混浆加料装置的输送泵结构示意图。其中:1、输送泵;11、固定架;111、万向轮;2、加药漏斗;21、上外壳;22、下外壳;23、孔筛;24、分拣网;25、支架;26、可视窗口;3、射流混浆装置;31、三通;4、连接管;41、进料管;5、蝶阀;6、粉体药物。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参阅图1,如图所示,封闭无尘破碎式固控混浆加料装置,包括输送泵1、加药漏斗2、射流混浆装置3以及连接各装置的连接管4。输送泵1为真空输送泵,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以气动的方式实现粉体药物6的进料和输送,加药效率高,既省去了加药的人工成本又避免了损害工人身体健康,且一般情况下施工现场都有气源给输送泵供气,容易推广,方便实施。进料口通过进料管41实现粉体药物的吸取,输料口与加药漏斗2通过连接管4连接,输送泵1的进料口外与输料口外都设有蝶阀5。参阅图1、图2,如图所示,加药漏斗2通过三通31与射流混浆装置3连接,且连接处设有蝶阀5,通过连接管4与输送泵1的输料口连接。具体地,输送泵1以负压吸取粉体药物,以正压输送至加药漏斗2中,经加药漏斗2进入三通31,溶剂经射流混浆装置3驱动进入三通31,粉体药物与溶剂在三通31内混合向后输送。参阅图3,如图所示,加药漏斗2为封闭式漏斗,包括分离式的上外壳21与下外壳22,上下分离式的外壳可拆卸式连接固定,连接位置设有密封圈,内部空间相对密封。...

【技术保护点】
1.封闭无尘破碎式固控混浆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泵(1)、加药漏斗(2)、射流混浆装置(3)以及连接各装置的连接管(4);/n所述输送泵(1)为真空输送泵,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以气动的方式实现粉体药物(6)的进料和输送,进料口通过进料管(41)实现粉体药物的吸取,输料口与加药漏斗(2)通过连接管(4)连接,输送泵(1)的进料口外与输料口外都设有蝶阀(5);/n所述加药漏斗(2)通过三通(31)与射流混浆装置(3)连接,且连接处设有蝶阀(5),通过连接管(4)与输送泵(1)的输料口连接;/n所述输送泵(1)以负压吸取粉体药物,以正压输送至加药漏斗(2)中,经加药漏斗(2)进入三通(31),溶剂经射流混浆装置(3)驱动进入三通(31),粉体药物与溶剂在三通(31)内混合向后输送。/n

【技术特征摘要】
1.封闭无尘破碎式固控混浆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泵(1)、加药漏斗(2)、射流混浆装置(3)以及连接各装置的连接管(4);
所述输送泵(1)为真空输送泵,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以气动的方式实现粉体药物(6)的进料和输送,进料口通过进料管(41)实现粉体药物的吸取,输料口与加药漏斗(2)通过连接管(4)连接,输送泵(1)的进料口外与输料口外都设有蝶阀(5);
所述加药漏斗(2)通过三通(31)与射流混浆装置(3)连接,且连接处设有蝶阀(5),通过连接管(4)与输送泵(1)的输料口连接;
所述输送泵(1)以负压吸取粉体药物,以正压输送至加药漏斗(2)中,经加药漏斗(2)进入三通(31),溶剂经射流混浆装置(3)驱动进入三通(31),粉体药物与溶剂在三通(31)内混合向后输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无尘破碎式固控混浆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药漏斗(2)为封闭式漏斗,包括分离式的上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兴龙王仲润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巨舟石油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