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身结构胶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3054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结构胶及其制作方法,结构胶按重量份的组成为:环氧树脂:10‑45份;改性环氧树脂:5‑35份;稀释剂:1‑9份;偶联剂:2‑6份;填料:5‑28份;玻璃微珠:1‑4份;高聚氧化物:5‑7份;防老剂:1‑3份,包括以下步骤:①原料准备:将所需的上述组分中的每种原料进行粉碎成粉状,制成相应的溶液,以待用;②混炼:将环氧树脂和改性环氧树脂为基料加入到密炼机中,在100‑140℃下,混合10‑20min,然后依次加入稀释剂:1‑9份;偶联剂:2‑6份;填料:5‑28份;玻璃微珠:1‑4份;并在100‑140℃下再混合5‑20min,形成均匀混合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高聚氧化物和防老剂,可有效地增强该结构胶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提高了该结构胶的抗氧化能力以及抗老化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车身结构胶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胶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车身结构胶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对高分子结构粘接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外汽车生产中使用的结构胶主要有环氧树脂类、聚氨酯类、聚丙烯酸酯类胶黏剂等品种,为实现较高的冲击强度和弹性模量等综合力学性能,多采用高分子材料进行物理混用或化学改性处理等方案,性能的提升有限。金属焊接技术具有可靠性高、力学性能优异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领域。采用低熔点合金焊接技术与高分子结构粘接材料相匹配,使焊接与胶接优势互补的技术方案,具有开阔的应用前景。而现有的结构胶,由于配方不合理,造成结构胶的功能性差,尤其在外界环境较差的情况下,对结构胶的腐蚀极为严重,影响结构胶的正常使用,给汽车不能够达到切实的保护和连接的效果,形态的稳定性差,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汽车车身结构胶及其制作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汽车车身结构胶及其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车身结构胶及其制作方法,结构胶按重量份的组成为:环氧树脂:10-45份;改性环氧树脂:5-35份;稀释剂:1-9份;偶联剂:2-6份;填料:5-28份;玻璃微珠:1-4份;高聚氧化物:5-7份;防老剂:1-3份。进一步地,包括以下步骤:①原料准备:将所需的上述组分中的每种原料进行粉碎成粉状,制成相应的溶液,以待用;②混炼:将环氧树脂和改性环氧树脂为基料加入到密炼机中,在100-140℃下,混合10-20min,然后依次加入稀释剂:1-9份;偶联剂:2-6份;填料:5-28份;玻璃微珠:1-4份;并在100-140℃下再混合5-20min,形成均匀混合体;③功能调节剂的配比:通过在步骤S2的配方中增加高聚氧化物:5-7份;防老剂:1-3份的配比,可提高结构胶的功能性,增加结构胶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的玻璃微珠直径为0.1~0.4mm。进一步地,所述改性环氧树脂为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酯环氧树脂、缩水甘油胺环氧树脂、脂环族环氧树脂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进一步地,所述稀释剂为二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进一步地,所述填料为碳酸钙、硅微粉、氧化铝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进一步地,所述高聚氧化物采用酚类抗氧剂与硫醚类抗氧剂与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与离子基捕获剂的配合比例按质量比计,酚类抗氧剂:硫醚类抗氧剂的质量比为1:1.6-2.0;酚类抗氧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的质量比为1:1;酚类抗氧剂:离子基捕获剂的质量比为1:0.2-0.6。进一步地,所述防老剂采用三元复合防老剂,三元复合防老剂乳液中三元复合防老剂的质量分数为23.1%。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的高聚氧化物和防老剂,可有效地增强该结构胶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提高了该结构胶的抗氧化能力以及抗老化能力,延长结构胶的使用寿命。2、该结构胶采用环氧树脂为基材的加热固化型柔性的单组分糊状粘合剂,具有良好的抗流性性能,能够保持良好的几何形状,具有很好的使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车身结构胶及其制作方法的技术参数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参照图1,一种汽车车身结构胶及其制作方法,结构胶按重量份的组成为:环氧树脂:10-45份;改性环氧树脂:5-35份;稀释剂:1-9份;偶联剂:2-6份;填料:5-28份;玻璃微珠:1-4份;高聚氧化物:5-7份;防老剂:1-3份。进一步地,包括以下步骤:①原料准备:将所需的上述组分中的每种原料进行粉碎成粉状,制成相应的溶液,以待用;②混炼:将环氧树脂和改性环氧树脂为基料加入到密炼机中,在100-140℃下,混合10-20min,然后依次加入稀释剂:1-9份;偶联剂:2-6份;填料:5-28份;玻璃微珠:1-4份;并在100-140℃下再混合5-20min,形成均匀混合体;③功能调节剂的配比:通过在步骤S2的配方中增加高聚氧化物:5-7份;防老剂:1-3份的配比,可提高结构胶的功能性,增加结构胶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的玻璃微珠直径为0.1~0.4mm。进一步地,所述改性环氧树脂为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酯环氧树脂、缩水甘油胺环氧树脂、脂环族环氧树脂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进一步地,所述稀释剂为二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进一步地,所述填料为碳酸钙、硅微粉、氧化铝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进一步地,所述高聚氧化物采用酚类抗氧剂与硫醚类抗氧剂与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与离子基捕获剂的配合比例按质量比计,酚类抗氧剂:硫醚类抗氧剂的质量比为1:1.6-2.0;酚类抗氧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的质量比为1:1;酚类抗氧剂:离子基捕获剂的质量比为1:0.2-0.6。进一步地,所述防老剂采用三元复合防老剂,三元复合防老剂乳液中三元复合防老剂的质量分数为23.1%。本专利技术中,包括以下步骤:①原料准备:将所需的上述组分中的每种原料进行粉碎成粉状,制成相应的溶液,以待用;②混炼:将环氧树脂和改性环氧树脂为基料加入到密炼机中,在100-140℃下,混合10-20min,然后依次加入稀释剂:1-9份;偶联剂:2-6份;填料:5-28份;玻璃微珠:1-4份;并在100-140℃下再混合5-20min,形成均匀混合体;③功能调节剂的配比:通过在步骤②的配方中增加高聚氧化物:5-7份;防老剂:1-3份的配比,可提高结构胶的功能性,增加结构胶的使用寿命。具体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车身结构胶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结构胶按重量份的组成为:/n环氧树脂:10-45份;/n改性环氧树脂:5-35份;/n稀释剂:1-9份;/n偶联剂:2-6份;/n填料:5-28份;/n玻璃微珠:1-4份;/n高聚氧化物:5-7份;/n防老剂:1-3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身结构胶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结构胶按重量份的组成为:
环氧树脂:10-45份;
改性环氧树脂:5-35份;
稀释剂:1-9份;
偶联剂:2-6份;
填料:5-28份;
玻璃微珠:1-4份;
高聚氧化物:5-7份;
防老剂: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结构胶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原料准备:将所需的上述组分中的每种原料进行粉碎成粉状,制成相应的溶液,以待用;
②混炼:将环氧树脂和改性环氧树脂为基料加入到密炼机中,在100-140℃下,混合10-20min,然后依次加入稀释剂:1-9份;偶联剂:2-6份;填料:5-28份;玻璃微珠:1-4份;并在100-140℃下再混合5-20min,形成均匀混合体;
③功能调节剂的配比:通过在步骤S2的配方中增加高聚氧化物:5-7份;防老剂:1-3份的配比,可提高结构胶的功能性,增加结构胶的使用寿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结构胶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微珠直径为0.1~0.4mm。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川王靓乔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吉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