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表面用高拉伸强度、隔热、保温胶黏剂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5632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金属表面用高拉伸强度、隔热、保温胶黏剂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胶黏剂由有机表层、有机~无机隔热层、有机表层组成的“贯穿骨架型三明治”结构,6~3mm的轻质骨料,贯穿有机底层、有机无机隔热层和有机表层,此结构增强涂层纵向的拉伸强度。层间设置有金属丝和高强度纤维丝组成的网状机构,以增强涂层的横向的剪切强度。该胶黏剂配方简单,原料易得,生产简易。该胶黏剂可以用于金属表面、非金属表面等,该胶黏剂流淌性优异,固化后的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具有一定的隔热、保温功能、耐腐蚀性、耐水性优异,可以将其应用于具有保温、隔热需求的航天等行业,隔热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表面用高拉伸强度、隔热、保温胶黏剂的结构
本技术设计胶黏剂
,尤其是一种金属表面用高拉伸强度、隔热、保温胶黏剂。
技术介绍
环氧胶黏剂主要由环氧树脂和固化剂两部分组成,为改善其性能,满足不同的用途,还可以加入增韧剂、稀释剂、促进剂、偶联剂等辅助材料。由于环氧胶黏剂的粘结强度高、通用性强,有“万能胶”、“大力胶”之称,在汽车、机械、建筑、化工、轻工、电子、电器以及日常生活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现有的环氧胶黏剂不具有耐温、隔热的功能,导致其不能应用于有隔热、保温需求的航天、舰船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目前环氧基胶黏剂具有高拉伸强度、隔热、保温的功能,本申请公开一种高拉伸强度、隔热、保温的胶黏剂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胶黏剂是由有机底层、有机~无机保温层、有机表层组成;其中,有机底层在基底表面上,有机底层上覆有有机~无机保温层,在有机~无机保温层上覆有有机表层;在有机表层上设置金属丝,调整金属丝的相互位置使其交叉、平行而形成平行线、矩形、菱形、三角形等网状结构。在有机~无机隔热层内的6~3mm的轻质骨料贯穿三层,其主体处于在有机~无机保温层中,于有机~无机保温层的上面和下面各凸出一部分,该凸起高度小于有机底层和有机表层的厚度;所述有机~无机保温层为6~3mm主体部分又与3~1mm、100M轻质骨料按照一定的粒度级配与环氧树脂、固化剂聚酰胺、增韧剂、高铝水泥和硅微粉均匀混合;在有机~无机隔热层之上设置高强度纤维丝(有机纤维丝(植物纤维丝)、玻璃纤维丝、碳纤维丝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调整高强度纤维丝的相互位置使其交叉、平行而形成平行线、矩形、菱形、三角形的网状结构。按质量比例,有机底层、有机表层由环氧树脂65~80%、固化剂聚酰胺10~20%、增韧剂液态橡胶5~20%、高铝水泥5~20%组成;有机底层、有机表层厚度为0.5~2mm;有机~无机保温层厚度为1~3mm。所述的金属丝的直径为0.2~0.3mm。所述高强度纤维丝的直径为0.1~0.3mm。所述液态橡胶的数均分子量为3000~6000。所述环氧树脂的环氧值范围在环氧值范围0.2~0.8。所述轻质骨料耐火度不小于1500℃,Al2O3含量为不小于30%,耐火轻质骨料的粒度为6~3mm、3~1mm、100M(目数);所述的高铝水泥为铝酸盐水泥。所述的硅微粉为硅灰。隔热、保温胶黏剂的结构的制备为:步骤1)有机底层的制备:常温下,将环氧树脂、固化剂聚酰胺、增韧剂液态橡胶以及结合剂均匀混合,充分搅拌后,涂覆在基底表面上;在有机表层上设置金属丝,调整金属丝的相互位置使其交叉、平行而形成平行线、矩形、菱形、三角形等网状结构。步骤2)有机~无机保温层的制备:(a)主体骨架的制备:在常温下,于有机底层未固化前,将6~3mm轻质骨料均匀撒在有机底层之上,形成有机~无机隔热层的骨架结构。(b)主体填料的制备:填料1的制备:先将3~1mm和100M的轻质骨料与硅微粉混合均匀后,待用;填料2的制备:将环氧树脂、固化剂聚酰胺、增韧剂、高铝水泥混合,充分搅拌,待用;将填料1和填料2的样品混在一起并搅拌均匀,得到主体填料。(c)将(b)中混合均匀的主体填料覆盖6~3mm的轻质骨料之上,但未全部覆盖骨架,使得骨料有一部分凸出有机~无机保温层。在有机~无机隔热层之上设置高强度纤维丝,调整高强度纤维丝的相互位置使其交叉、平行而形成平行线、矩形、菱形、三角形等网状结构。步骤3)有机表层的制备:常温下,将环氧树脂、固化剂聚酰胺、增韧剂液态橡胶均匀混合,充分搅拌后,均匀涂覆于有机~无机保温层之上;所述的有机底层、有机表层厚度为0.5~2mm;有机~无机保温层厚度为1~3mm。所述固化剂为聚酰胺,优选为650低分子聚酰胺,胺值为80~220mgKOH/g;所述增韧剂为液态橡胶,液态橡胶为二烯类液体橡胶、链烯烃类液态橡胶、聚氨酯类液体橡胶、液体硅橡胶、液体聚硫橡胶、液体氟橡胶中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双酚F环氧树脂、双酚S环氧树脂、卤代双酚A型环氧树脂、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双酚AD型环氧树脂或羟甲基双酚A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轻质骨料耐火度不小于1500℃,Al2O3含量为不小于30%,耐火轻质骨料的目数为6~3mm、3~1mm、100M;所述的金属丝为铜丝、钢丝、铁丝,优选为铜丝;所述的高强度纤维丝为碳纤维丝、芳纶纤维丝、聚乙烯纤维丝,优选为碳纤维丝;所述的高铝水泥为铝酸盐水泥,优选为Secar71水泥;所述硅微粉为硅灰,优选型号为970。步骤1)及步骤3)中,环氧树脂、固化剂聚酰胺、增韧剂液态橡胶按照质量比(65%~80%):(10%~20%):(5%~20%)均匀混合,且搅拌时间为5min;在有机底层上设置的铜丝的体积占有机底层的体积的30%~50%;步骤2)中,所述的填料1:轻质骨料6~3mm、3~1mm、100M、硅微粉的质量比为(5%~20%):(20%~55%):(2%~15%):(1%~10%);所述的填料2:环氧树脂、固化剂聚酰胺、增韧剂液态橡胶、高铝水泥的质量比为(65%~80%):(10%~20%):(5%~20%):(65%~75%);所述的填料1和填料2的质量比为1:(1.5~2.5);在有机~无机隔热层上设置的碳纤维丝的体积占有机~无机隔热层体积的55%~75%;本技术胶黏剂有机底层、有机~无机保温层和有机表层总厚度为2.5~6mm。应用于金属与金属、金属与无机材料、无机材料与无机材料之间接触面的粘接,且在增强胶黏剂隔热、保温功能、提升涂层整体剪切响度的同时,不降低胶黏剂的附着力。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6~3mm轻质骨料作为本胶黏剂的主体骨架,其贯穿三层,起到了支撑、加固胶黏剂涂层的作用;有机~无机保温层中的轻质骨料6~3mm、3~1mm、100M采用非连续三级粒度匹配,硅微粉的加入有效的填充空隙;高铝水泥的存在增加了有机部分与无机部分、无机部分与无机部分间的结合强度;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环氧树脂、增韧橡胶等有机部分,加入上述三级匹配的原料中,充分搅拌均匀,可进一步填充非连续三级粒度匹配间的空隙,增强三级粒度骨料相互之间的结合,以及与有机底层和有机表层的结合强度;有机~无机隔热层内的轻质骨料质量轻(密度小于1),导热系数低、保温隔热效果优异;因骨料的存在增加层与层之间粘接接触有效面积,提高了粘接性能;有机底层上设置的不同网状结构的金属丝,金属丝的质量轻,不会显著增加涂层的质量,但会提供给有机-无机隔热层的有效的支撑效果;有机~无机隔热层上设置的不同网状结构的高强度纤维层,其导热系数低,韧性强,可增强整个涂层剪切强度。本胶黏剂利用贯穿的骨架结构有效增加涂层在纵向上的拉伸强度;利用有机底层和有机~无机隔热层上设置的金属丝和高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金属表面用高拉伸强度、隔热、保温胶黏剂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附着于金属基底表面上,该胶黏剂由顺序有机底层、有机~无机隔热层、有机表层层叠组成;其中有机底层附着于金属基底表面上,有机底层上覆盖有有机~无机隔热层,在有机~无机隔热层上覆盖有有机表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金属表面用高拉伸强度、隔热、保温胶黏剂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附着于金属基底表面上,该胶黏剂由顺序有机底层、有机~无机隔热层、有机表层层叠组成;其中有机底层附着于金属基底表面上,有机底层上覆盖有有机~无机隔热层,在有机~无机隔热层上覆盖有有机表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用高拉伸强度、隔热、保温胶黏剂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胶黏剂有机底层、有机~无机隔热层和有机表层总厚度为3~6mm;
所述胶黏剂结构有机底层、有机表层厚度为0.5~2mm;有机~无机保温层厚度为1~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表面用高拉伸强度、隔热、保温胶黏剂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鹿小林马磊王国鹏张万生王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