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发光二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1884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红外发光二极管,该二极管安装在具有镂空孔的PCB板上,包括:灯体,其在灯体的上端面或下端面至少设置有一碗杯;发光晶片,其配置在碗杯内;引脚,其至少包括与PCB板连接的信号输入引脚和与PCB板连接的信号输出引脚,所述信号输入引脚和信号输出引脚均具有伸入所述碗杯与发光晶片连接的伸入段和沿灯体端面向外延伸使灯体架设于镂空孔的伸出段,旨在提供一种可实现正反贴的二极管,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配置在PCB板后的整体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发光二极管
本技术涉及发光二极管
,特别是涉及一种红外发光二极管。
技术介绍
3528RGB常规六脚包脚的支架,可以发红/绿/蓝/全彩功能,如现有技术中图1、图2所示二极管的引脚结构,导致该产品在SMT操作时只能采用常规的正面贴板工艺,SMT后产品只能置于PCB表面,整体厚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旨在提供一种可实现正反贴的二极管,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配置在PCB板后的整体厚度。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二极管安装在具有镂空孔的PCB板上,包括:灯体,其在灯体的上端面或下端面至少设置有一碗杯;发光晶片,其配置在碗杯内;引脚,其至少包括与PCB板连接的信号输入引脚和与PCB板连接的信号输出引脚,所述信号输入引脚和信号输出引脚均具有伸入所述碗杯与发光晶片连接的伸入段和沿灯体端面向外延伸使灯体架设于镂空孔的伸出段。在上述二极管中,所述的发光晶片包括红光晶片、绿光晶片、蓝光晶片,且所述引脚包括与红光晶片、绿光晶片、蓝光晶片连接的共用信号输出引脚以及分别与红光晶片、绿光晶片、蓝光晶片连接的信号输入引脚。在上述二极管中,所述的碗杯内还包括红外发光晶片以及与红外发光晶片单独连接的信号输入引脚和信号输出引脚,其中,与红外发光晶片连接的信号输入引脚配置在灯体的中部一侧,与红光晶片、绿光晶片、蓝光晶片连接的共用信号输出引脚配置在灯体的中部另一侧。在上述二极管中,所述引脚的伸出段其与PCB板连接的接触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在上述二极管中,所述灯体由上壳和下壳围合而成,其中,所述上壳与下壳沿引脚对称配置。在上述二极管中,所述灯体的背侧面上设有标记,用于辨别二极管极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1、在设计加工SMT操作时可以将该二极管产品镶嵌贴在PCB板镂空孔内,实现正/反两面贴PCB工艺,大大降低终端客户设计的使用空间;2、该二极管产品在客户终端应用设计时,可以实现全彩发光及红外感应功能;3、在该二极管产品PPA底部设有标记,以便SMT后辨别该二极管产品极性方面的功能;本技术中的其它有益效果,还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二极管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二极管的反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反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一的二极管配置在PCB板上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一二极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该二极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该二极管中发光晶片与引脚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实施例一: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红外发光二极管,如图3、图4所示,该二极管安装在具有镂空孔401的PCB板40上,包括:灯体10,其在灯体10的上端面或下端面至少设置有一碗杯101;发光晶片20,其配置在碗杯101内;引脚30,其至少包括与PCB板40连接的信号输入引脚31和与PCB板连接的信号输出引脚32,所述信号输入引脚31和信号输出引脚32均具有伸入所述碗杯101与发光晶片20连接的伸入段和沿灯体10端面向外延伸使灯体10架设于镂空孔401的伸出段,其具体架设结构如图6所示。优选的,所述的发光晶片20包括红光晶片21、绿光晶片22、蓝光晶片23以及红外发光晶片24,如图6、图7所示,其中红光晶片21、绿光晶片22、蓝光晶片23连接共用信号输出引脚320,红外发光晶片24则由单独的两只引脚控制,使产品可以发出红/绿/蓝/全彩/及红外线功能。优选的,所述引脚30的伸出段其与PCB板40连接的接触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六只引脚30平行展开,使该二极管形成蝴蝶状结构。优选的,所述灯体10由上壳11和下壳12围合而成,其中,所述上壳11与下壳12沿引脚30对称配置。优选的,所述灯体10的背侧面上设有标记50(刷墨处理),用于辨别二极管极性。在上述二极管中,六只引脚30平行展开,其底部的接触面与PCB板40电连接,使灯体10架设在镂空孔401上,使处于PCB板40上的灯体10整体厚度得到降低,有利于产品体积的减小,同时,该共用信号输出引脚320配置在二极管的中部一侧,控制红外发光晶片24发光的信号输入引脚31配置在二极管的中部另一侧,使该二极管可以实现正/反面贴工艺,提高封装效率。实施例二: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红外发光二极管,如图9所示,该二极管的灯体10由上壳11和下壳12围合而成,中部夹装若干引脚30,其中引脚30具有伸入灯体10碗杯101的伸入段和架设灯体10于镂空孔401的伸出段,该碗杯101由顶面102、侧面103以及底面104组成,引脚30固定在底面104上,处于中部的引脚30上端安装红外发光晶片24,两侧的引脚30通过于贴装导电层60使将红/绿/蓝/全彩发光晶片20贴装在侧面103上,以降低该碗杯101的安装空间。实施例三: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红外发光二极管,如图10所示,该二极管的灯体10由形状、大小均相同的上壳11和下壳12相互对称围合而成,该灯体10具有两组碗杯101,两组引脚30夹装在灯体10上,具有伸入碗杯101的伸入段和架设灯体10于镂空孔401的伸出段,在两组引脚30之间设置有绝缘层70,该绝缘层70位于灯体10的中部,两组引脚30上分别设置发光晶片20,使该实施方式的二极管在贴装时,无需考虑极性问题,贴装完后,位于其中一碗杯101的发光晶片20亮,另一碗杯101不亮。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哪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发光二极管,安装在具有镂空孔的PCB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n灯体,其在灯体的上端面或下端面至少设置有一碗杯;/n发光晶片,其配置在碗杯内;/n引脚,其至少包括与PCB板连接的信号输入引脚和与PCB板连接的信号输出引脚,所述信号输入引脚和信号输出引脚均具有伸入所述碗杯与发光晶片连接的伸入段和沿灯体端面向外延伸使灯体架设于镂空孔的伸出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发光二极管,安装在具有镂空孔的PCB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体,其在灯体的上端面或下端面至少设置有一碗杯;
发光晶片,其配置在碗杯内;
引脚,其至少包括与PCB板连接的信号输入引脚和与PCB板连接的信号输出引脚,所述信号输入引脚和信号输出引脚均具有伸入所述碗杯与发光晶片连接的伸入段和沿灯体端面向外延伸使灯体架设于镂空孔的伸出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晶片包括红光晶片、绿光晶片、蓝光晶片,且所述引脚包括与红光晶片、绿光晶片、蓝光晶片连接的共用信号输出引脚以及分别与红光晶片、绿光晶片、蓝光晶片连接的信号输入引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永而佳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