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无线防盗报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1770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车无线防盗报警系统,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包括主控模块、人体红外感应模块、震动感应模块、声光报警模块和继电器模块,所述人体红外感应模块的输出端和震动感应模块的输出端均与主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继电器模块的输入端和声光报警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震动感应模块和人体红外感应模块检测到人体和振动时,声光报警模块开始报警,继电器模块切断电动车电源。双感应器模块提高了报警的准确率,降低了误报率,同时继电器模块及时切断电动车电源,降低了电动车被盗的风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动车防盗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无线防盗报警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防盗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车无线防盗报警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动车报警器通常采用振动传感器作为核心部件,在振动传感器检测到电动车身振动时即触发声音报警,此种单个传感器触发声音报警的报警器,误报率较高,例如,遇到大风天气或者暴雨天气时,报警器持续检测到振动,便会持续报警。在误报率较高的情况下,车主对于电动车报警器的经常性报警的敏感程度就会下降,车主放松了警惕,给偷盗者造就了机会。此外,普通的电动车报警器通常只具有报警作用,面对偷盗时毫无对策,这无疑给车主造成了一笔较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无线防盗报警系统。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车无线防盗报警系统,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包括主控模块、人体红外感应模块、震动感应模块、声光报警模块和继电器模块,所述人体红外感应模块的输出端和震动感应模块的输出端均与主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继电器模块的输入端和声光报警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还包括遥控器;所述遥控器包括无线发射模块和按键模块,所述按键模块的输出端与无线发射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所述报警器还包括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无线连接。进一步,所述无线发射模块包括无线发射单元和编码单元,所述按键模块的输出端与编码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编码单元的输出端与无线发射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包括无线接收单元和解码单元,所述无线接收单元的输出端与解码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解码单元的输入端与主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所述继电器模块包括第五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一继电器和电源接口;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主控模块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示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引脚连接到地,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引脚和电源接口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四引脚与电源接口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五引脚与电源接口的第三引脚连接。进一步,所述人体红外感应模块包括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一三极管;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电源供电端和第七电阻的一端均连接到电源,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还与主控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接地端均连接到地。进一步,所述震动感应模块包括振动传感器、电压比较器、第十电容、第十七电阻、第十九电阻和第一电位器;所述第十七电阻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电位器的第一引脚、第十九电阻的一端、电压比较器的电源供电端和电源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振动传感器的一端、第十电容的一端、电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与第十九电阻的另一端和主控模块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器的接地端、振动传感器的另一端和第十电容的另一端均连接到地,所述电压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一电位器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二引脚连接到地。进一步,所述报警器还包括指示灯模块,所述指示灯模块的输入端与主控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包括主控模块、人体红外感应模块、震动感应模块、声光报警模块和继电器模块,震动感应模块和人体红外感应模块检测到人体和振动时,声光报警模块开始报警,继电器模块切断电动车电源。双感应模块提高了报警的准确率,降低了误报率,同时继电器模块及时切断电动车电源,降低了电动车被盗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系统模块框图;图2为本技术遥控器的无线发射模块和按键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报警器的主控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报警器的无线接收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报警器的人体红外感应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6为本技术报警器的震动感应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7为本技术报警器的声光报警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8为本技术报警器的继电器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9为本技术报警器的指示灯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解释和说明。针对现有的电动车报警器误报率较高和没有措施应对电动车盗窃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动车无线防盗报警系统,如图1所示,该电动车无线防盗报警系统主要包括遥控器和报警器;所述遥控器包括无线发射模块和按键模块。按键模块,用于输入按键信号,所述按键信号包括布防、撤防和查找等按键信号。如图2所示,所述按键模块包括第二按键K2、第三按键K3、第四按键K4、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二按键K2为布防按键,用于输入布防按键信号,报警器接收到布防按键信号即进入工作状态;第三按键K3为撤防按键,用于输入撤防按键信号,报警器接收到撤防按键信号,即进入待机状态;第四按键K4为查找按键,用于输入查找电车的按键信号,报警器接收到查找信号,即闪烁灯光和/或者响起声音,方便迅速找到电动车。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三二极管D3起到过滤杂质信号作用。无线发送模块,用于将编码信号发送至报警器,所示编码信号是指布防、撤防和查找等按键信号经过编码后得到的信号。如图2所示,无线发送模块包括编码单元和无线发射单元。所述编码单元用于将从按键模块输入的按键信号进行编码得到编码信号,所述编码单元包括编码芯片U2和第十七电阻R17,编码芯片U2可采用SC2262。数据发射模块,用于将编码信号发送至报警器。所述无线发射单元采用315M无线发射模块M1,315M无线发射模块M1采用声表谐振器SAW稳频,频率稳定度极高,而且频点不会发生偏移。所述报警器包括无线接收模块、主控模块、人体红外感应模块、震动感应模块、声光报警模块、继电器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人体红外感应模块的输出端、震动感应模块的输出端和无线接收模块的输出端均与主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继电器模块和声光报警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无线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无线接收模块的输入端、主控模块的输入端、人体红外感应模块的输入端、震动感应模块的输入端、声光报警模块的输入端、继电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主控模块,用于触发控制信号控制声光报警模块、继电器模块和指示灯模块。如图3所示,所述主控模块由单片机U3和单片机外围电路组成。其中单片机U3可选用STC89C52型号的单片机。单片机外围电路可包括图3所述的晶振电路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无线防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报警器;/n所述报警器包括主控模块、人体红外感应模块、震动感应模块、声光报警模块和继电器模块,所述人体红外感应模块的输出端和震动感应模块的输出端均与主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继电器模块的输入端和声光报警模块的输入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无线防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报警器;
所述报警器包括主控模块、人体红外感应模块、震动感应模块、声光报警模块和继电器模块,所述人体红外感应模块的输出端和震动感应模块的输出端均与主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继电器模块的输入端和声光报警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无线防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遥控器;
所述遥控器包括无线发射模块和按键模块,所述按键模块的输出端与无线发射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无线防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还包括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无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无线防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发射模块包括无线发射单元和编码单元,所述按键模块的输出端与编码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编码单元的输出端与无线发射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无线防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包括无线接收单元和解码单元,所述无线接收单元的输出端与解码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解码单元的输入端与主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无线防盗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模块包括第五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一继电器和电源接口;
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主控模块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示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引脚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少伟廖振锋黄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