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油防堵塞单向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1233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回油防堵塞单向阀装置,包括阀座、设于阀座内腔中的阀芯组件、设于阀座外端并延伸至内腔弹性连接阀芯组件的补芯组件,所述阀芯组件包括滑块、设于滑块内的陶瓷球和活动嵌入滑块端部内的球座;所述滑块内设有容置陶瓷球的球槽,球座朝向球槽的侧边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外周设有连接滑块的第一弹簧,所述球座内设有连通球槽和阀座内腔的侧边孔,所述阀座的一端设有进油口,所述滑块上开设有连通球槽的进油通道,滑块的外周与内腔之间留有导流间隙,内腔位于进油口的端部设有定位滑块的定位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控制单向出油稳定,避免回油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回油防堵塞单向阀装置
本技术属于阀门
,尤其涉及一种回油防堵塞单向阀装置。
技术介绍
压缩机喷出的油气混合物在粗分离中进行大部分油气分离,分离后的油通过油管回到主机。压缩空气还要经过分离芯进行二次精细分离,经过精细分离后的油再回到主机,叫二次回油,二次回油油路上使用了回油单向阀,为了防止被压缩后的气体从二次回油管再回到主机重复被压缩,重复耗功,一般行业内都根据机器分离量将二次回油管路上单向阀通径控制在很小范围,刚够回油不跑气,通径0.5mm-2.0mm范围内,由于通径过小,空压机吸入的杂质就容易堵塞回油单向阀,造成不能二次回油,油就会越积越多,最终被压缩空气带走。导致机器油缺失后设备就不能被油润滑和冷却,设备就会报故障停机甚至由于缺油造成不可修复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回油防堵塞单向阀装置,从而实现控制单向出油稳定,避免回油堵塞。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回油防堵塞单向阀装置,包括阀座、设于阀座内腔中的阀芯组件、设于阀座外端并延伸至内腔弹性连接阀芯组件的补芯组件,所述阀芯组件包括滑块、设于滑块内的陶瓷球和活动嵌入滑块端部内的球座;所述滑块内设有容置陶瓷球的球槽,球座朝向球槽的侧边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外周设有连接滑块的第一弹簧,所述球座内设有连通球槽和阀座内腔的侧边孔,所述阀座的一端设有进油口,所述滑块上开设有连通球槽的进油通道,滑块的外周与内腔之间留有导流间隙,内腔位于进油口的端部设有定位滑块的定位腔。具体的,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设有与陶瓷球相对应的弧形面。具体的,所述定位腔的内径与滑块的内径相对应设置。具体的,所述滑块的外周套设有O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与定位腔的内周相对密封设置。具体的,所述补芯组件包括对接阀座端部的塞座、抵持于塞座和滑块之间的第二弹簧。具体的,所述塞座内设有连通内腔和外部的出油通道。具体的,所述塞座的内端面设有若干连通出油通道的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回油防堵塞单向阀装置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滑块配合第一弹簧和球座结构,实现一路的单向液体油流动控制,通过滑块配合定位腔、第二弹簧和补芯组件,实现另一路的单向液体油流动控制,避免由于小孔通道造成的堵塞问题,有效防止设备损伤;整体结构方便拆装,便于维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球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补芯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1阀座、11内腔、2滑块、21球座、22球槽、23连接杆、24第一弹簧、25弧形面、26侧边孔、3进油口、31进油通道、32导流间隙、4定位腔、41O型密封圈、5塞座、51第二弹簧、52出油通道、53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参照图1-3所示,本实施例是回油防堵塞单向阀装置,包括阀座1、设于阀座1内腔11中的阀芯组件、设于阀座1外端并延伸至内腔弹性连接阀芯组件的补芯组件。阀芯组件包括滑块2、设于滑块2内的陶瓷球、活动嵌入滑块2端部内的球座21;滑块2内设有容置陶瓷球的球槽22,球座21朝向球槽22的侧边设有连接杆23,连接杆23的外周设有连接滑块2的第一弹簧24。连接杆23的端部设有与陶瓷球相对应的弧形面25。球座21内设有连通球槽22和阀座1内腔11的侧边孔26。阀座1的一端设有进油口3,滑块2上开设有连通球槽22的进油通道31。滑块2的外周与内腔11之间留有导流间隙32。内腔11位于进油口3的端部设有定位滑块2的定位腔4,定位腔4的内径与滑块2的内径相对应设置,滑块2的外周套设有O型密封圈41,O型密封圈41与定位腔4的内周相对密封设置。补芯组件包括对接阀座1端部的塞座5、抵持于塞座5和滑块2之间的第二弹簧51。塞座5内设有连通内腔11和外部的出油通道52,塞座5的内端面设有若干连通出油通道52的凹槽53。应用本实施例时,当空压机正常运行时,液体油从阀座1的进油口3进入至滑块2的球槽21内,推开陶瓷球,顶推连接杆23后退,拉伸第一弹簧24,液体油从球座21的侧边孔26流入内腔11,再从补芯组件内的凹槽53流出出油通道52;反之,空压机停止作业,球座21复位;当液体油中含有杂质或粘度较大时,球槽22和球座21连通的通道受阻堵塞,连接杆23无法后退,压力过高时,滑块2退出定位腔4,O型密封圈41无法密封,滑块2压缩第二弹簧51,进油口3内的液体油直接从导流间隙32流至内腔11,最后从出油通道52流出,形成防堵塞机制,反之,失去高压后,第二弹簧51复位,滑块2归位至定位腔4。本实施例中通过滑块2配合第一弹簧24和球座21结构,实现一路的单向液体油流动控制,通过滑块2配合定位腔4、第二弹簧51和补芯组件,实现另一路的单向液体油流动控制,避免由于小孔通道造成的堵塞问题,有效防止设备损伤;整体结构方便拆装,便于维护。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回油防堵塞单向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座、设于阀座内腔中的阀芯组件、设于阀座外端并延伸至内腔弹性连接阀芯组件的补芯组件,所述阀芯组件包括滑块、设于滑块内的陶瓷球和活动嵌入滑块端部内的球座;所述滑块内设有容置陶瓷球的球槽,球座朝向球槽的侧边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外周设有连接滑块的第一弹簧,所述球座内设有连通球槽和阀座内腔的侧边孔,所述阀座的一端设有进油口,所述滑块上开设有连通球槽的进油通道,滑块的外周与内腔之间留有导流间隙,内腔位于进油口的端部设有定位滑块的定位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回油防堵塞单向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座、设于阀座内腔中的阀芯组件、设于阀座外端并延伸至内腔弹性连接阀芯组件的补芯组件,所述阀芯组件包括滑块、设于滑块内的陶瓷球和活动嵌入滑块端部内的球座;所述滑块内设有容置陶瓷球的球槽,球座朝向球槽的侧边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外周设有连接滑块的第一弹簧,所述球座内设有连通球槽和阀座内腔的侧边孔,所述阀座的一端设有进油口,所述滑块上开设有连通球槽的进油通道,滑块的外周与内腔之间留有导流间隙,内腔位于进油口的端部设有定位滑块的定位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防堵塞单向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设有与陶瓷球相对应的弧形面。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春来张碧霞杨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强时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