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气体混合装置的进气歧管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1137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4
一种带有气体混合装置的进气歧管,涉及发动机进气系统技术领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稳压腔,所述稳压腔设置有若干进气支管,所述稳压腔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接有气体混合装置;所述气体混合装置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远离稳压腔的一端设置有曲轴箱通风管接头和碳罐蒸汽管接头,所述进气管内壁上在曲轴箱通风管接头和稳压腔之间设置有第一异形板,所述第一异形板和稳压腔之间设置有第二异形板,所述第二异形板和稳压腔之间设置有第三异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气体混合装置将洁净空气、曲轴箱废气及燃油蒸汽充分混合,有助于提升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和NVH性能,也改善了排放指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气体混合装置的进气歧管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进气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气体混合装置的进气歧管。
技术介绍
发动机工作时,驾驶员通过加速踏板操纵节气门的开度,以此来改变进气量,控制发动机的运转。进入发动机的空气经空气滤清器滤去尘埃等杂质后变成洁净空气,流经空气流量计,沿节气门通道进入动力腔,再经进气歧管均匀分配到各个气缸中。在此之外,出于减少排气污染和经济性的考虑,曲轴箱通风系统中分离的废气和碳罐储存的燃油蒸汽也会通过各自的管道和阀门接入进气歧管,在进气歧管内混合后返回汽缸内重新燃烧。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将碳罐的燃油蒸汽管和曲轴箱的废气管直接接入进气歧管的稳压腔中,而稳压腔容积空间小,曲轴箱废气、燃油蒸汽和洁净空气还没有混合均匀就被带入汽缸中,导致发动机的动力性能、排放指标和NVH性能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方案中进入进气歧管内的曲轴箱废气、燃油蒸汽和洁净空气不能充分混合,并且塑料产品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气体混合装置的进气歧管。本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气体混合装置的进气歧管,包括稳压腔,所述稳压腔设置有若干进气支管,所述稳压腔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接有气体混合装置;所述气体混合装置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远离稳压腔的一端设置有曲轴箱通风管接头和碳罐蒸汽管接头,所述进气管内壁上在曲轴箱通风管接头和稳压腔之间设置有第一异形板,所述第一异形板和稳压腔之间设置有第二异形板,所述第二异形板和稳压腔之间设置有第三异形板;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异形板均分为实心部分和缺口部分,所述第二异形板的实心部分在进气管轴向方向上遮挡住第一异形板的缺口部分,所述第三异形板实心部分在进气管轴向方向上遮挡住所述第二异形板的缺口部分。通过采用以上的技术方案,曲轴箱通风系统的废气通过管道连接进气管上的曲轴箱通风管接头,进入气体混合装置中;碳罐中储存的燃油蒸汽通过管道连接碳罐蒸汽管接头进入气体混合装置;上述两种气体混合洁净空气,在汽缸真空负压的作用下,连续通过气体混合装置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异形板,能够被均匀混合,再进入稳压腔内,最后通过各个进气支管进入发动机的汽缸内。从进气管轴向方向上来看,处于气流行进方向较后的异形板的实心部分遮挡住在前的异形板的缺口部分,使气体产生分流复又聚拢,连续多次之后产生如同搅拌一样的效果,多种气体混合在一起连续通过上述异形板时,被均匀混合。优选地,所述第一异形板为圆环状,所述第一异形板内径与外径的比值范围为1:2~2:3。通过采用以上的技术方案,三种气体先经过第一异形板,圆环缩小了气体通过横截面积,提高了气体流速,同时在圆环前形成涡流,完成初步混合。优选地,所述第二、第三异形板的实心部分为扇叶状,所述若干缺口部分为半径相等的扇形,且与第二、第三异形板的最大半径之比范围为1:2~4:5。优选地,所述第二、第三异形板上缺口部分的数量至少为3个。通过采用以上的技术方案,第二异形板中间实心部分阻挡住第一异形板的缺口部分,使气体产生扰动和分流,进一步加强混合。同样地,第三异形板的实心部分会遮档第二异形板的缺口部分。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稳压腔和相邻进气支管之间、进气管和进气支管之间连接有加固装置,所述加固装置包括前后两条弧形加强筋、若干次级加强筋和若干外部加强筋;所述弧形加强筋顶部连接在稳压腔上,所述弧形加强筋两侧连接在相邻的两个进气支管之间;所述两条弧形加强筋、稳压腔和进气支管围成的区域设置有若干网状交叉的次级加强筋;所述弧形加强筋外侧设置有若干交叉的外部加强筋。进气歧管受到的外力和震动主要影响在进气支管,以及进气管和发动机其他部件的连接位置上。通过采用以上的技术方案,加固装置能够将进气支管和稳压腔以及气体混合装置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强了整体性,分摊了外力和震动。优选地,所述进气支管的数量至少为4个。优选地,所述稳压腔背离进气支管的一侧侧壁上还设置有一个可封闭的备用进气口。通过采用以上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选取稳压腔一端的进气口或者侧面的备用进气口作为主要的进气方向。不用的进气口必须被封闭,增强稳压腔的密封性。优选地,所述进气管远离稳压腔的一端设置有节气门安装法兰,所述若干进气支管底部均设置有进气歧管安装法兰,所述进气歧管安装法兰之间均连接有加强筋。通过采用以上的技术方案,节气门安装法兰和进气歧管安装法兰使进气歧管更方便地与发动机其他部件进行连接、固定。加强筋可以使多个进气歧管安装法兰连为一体,分担外力和震动。本技术可以使进入发动机汽缸的各种气体进行均匀地混合,使燃烧更加充分,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和NVH性能,改善排放指标;同时,增加的多重加固装置使进气歧管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担受到的震动和外力,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气体混合装置一个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气体混合装置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气体混合装置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气体第一、第二和第三异形板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图8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稳压腔,2-进气支管,3-气体混合装置,31-进气管,32-曲轴箱通风管接头,33-碳罐蒸汽管接头,34-第一异形板,35-第二异形板,36-第三异形板,4-加固装置,41-弧形加强筋,42-次级加强筋,43-外部加强筋,5-节气门安装法兰,6-进气歧管安装法兰,7-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带有气体混合装置的进气歧管的实施例,包括稳压腔1,所述稳压腔1设置有若干进气支管2,所述稳压腔1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接有气体混合装置3;所述气体混合装置3包括进气管31,所述进气管31上远离稳压腔1的一端设置有曲轴箱通风管接头32和碳罐蒸汽管接头33,所述进气管31内壁上在曲轴箱通风管接头32和稳压腔1之间设置有第一异形板34,所述第一异形板34和稳压腔1之间设置有第二异形板35,所述第二异形板35和稳压腔1之间设置有第三异形板36;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异形板均分为实心部分和缺口部分,所述第二异形板35的实心部分在进气管31轴向方向上遮挡住第一异形板的缺口部分,所述第三异形板36实心部分在进气管31轴向方向上遮挡住所述第二异形板35的缺口部分。发动机在运行状态下,会不断吸取洁净空气,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助燃。洁净空气从气体混合装置一端进入;除此之外,还有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气体混合装置的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压腔(1),所述稳压腔(1)设置有若干进气支管(2),所述稳压腔(1)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接有气体混合装置(3);所述气体混合装置(3)包括进气管(31),所述进气管(31)上远离稳压腔(1)的一端设置有曲轴箱通风管接头(32)和碳罐蒸汽管接头(33),所述进气管(31)内壁上在曲轴箱通风管接头(32)和稳压腔(1)之间设置有第一异形板(34),所述第一异形板(34)和稳压腔(1)之间设置有第二异形板(35),所述第二异形板(35)和稳压腔(1)之间设置有第三异形板(36);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异形板均分为实心部分和若干缺口部分,所述第二异形板(35)的实心部分在进气管(31)轴向方向上遮挡住第一异形板的缺口部分,所述第三异形板(36)实心部分在进气管(31)轴向方向上遮挡住所述第二异形板(35)的缺口部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气体混合装置的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压腔(1),所述稳压腔(1)设置有若干进气支管(2),所述稳压腔(1)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接有气体混合装置(3);所述气体混合装置(3)包括进气管(31),所述进气管(31)上远离稳压腔(1)的一端设置有曲轴箱通风管接头(32)和碳罐蒸汽管接头(33),所述进气管(31)内壁上在曲轴箱通风管接头(32)和稳压腔(1)之间设置有第一异形板(34),所述第一异形板(34)和稳压腔(1)之间设置有第二异形板(35),所述第二异形板(35)和稳压腔(1)之间设置有第三异形板(36);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异形板均分为实心部分和若干缺口部分,所述第二异形板(35)的实心部分在进气管(31)轴向方向上遮挡住第一异形板的缺口部分,所述第三异形板(36)实心部分在进气管(31)轴向方向上遮挡住所述第二异形板(35)的缺口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气体混合装置的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异形板(34)为圆环状,所述第一异形板(34)内径与外径的比值范围为1:2~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气体混合装置的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第三异形板的实心部分为扇叶状,所述若干缺口部分为半径相等的扇形,且与第二、第三异形板的最大半径之比范围为1:2~4:5。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万才杜代钊
申请(专利权)人:南充工塑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