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淬火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60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止淬火夜溅出的立式淬火炉,包括机架、炉体和淬火池,所述炉体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淬火池放置在所述炉体的底部,所述炉体具有加热区和保温区,所述加热区和保温区之间设置有隔离板,所述炉体上设置有用于吊装工件的吊装机构,所述炉体的底部横向滑动安装有炉门以打开和关闭炉体底部,所述机架上开设有与所述炉体底部连通的下料口,所述淬火池的左右两侧均转动安装有滑动支架,所述滑动支架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安装有缓冲板,所述滑动支架为U型结构,且所述滑动支架的开口侧朝向所述淬火池内部,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支架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缓冲板滑移的第二驱动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淬火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淬火炉,具体是一种立式淬火炉。
技术介绍
淬火炉是工件淬火前加热的炉子。淬火是把工件放入炉内加热到临界点以上的淬火温度并保持一段时同,然后把工件迅速地从炉内取出投入淬液内(油或水)淬火。炉子的热源可以用电及燃料,温度可用热电偶来测量。用电及气体、液体燃料的炉子,可以用仪表自动来控制和调节温度。现有的淬火炉普遍采用的结构是整个炉体封在一个钢结构框架内。淬火池设在炉下,加热炉的中心相对于淬火池偏心1.2米,以便利用电葫芦先将料捆吊到淬火池中。然后平移至炉下,再用吊链(用卷扬驱动)拉到炉内的一定高度,直到卷扬自动断电。提升速度为0.4米/秒。淬火时下降速度为0.4~0.6米/秒。对于大型挤压制品,可单根进行淬火处理。在炉体构架上,装有炉门升降、平移的液压缸。炉门本身装有石棉密封装置。加热室和绝缘层之间,有宽为250毫米的环形风道,并在其中装置加热元件。炉子的加热室与加热元件间用薄板隔离。风机安装在炉下平台上,电机功率为70千瓦。送入的空气经加热室与加热元件间的通道进入加热室,形成了热风强制循环的密闭系统。加热工序完成后,炉门打开,炉料直接放入淬火池。但现有技术中,由于机械化程度低、稳定性差,极易产生淬火工件的掉落、淬火液的溅出等安全性问题,给淬火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止淬火夜溅出的立式淬火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式淬火炉,包括机架、炉体和淬火池,所述炉体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淬火池放置在所述炉体的底部,所述炉体具有加热区和保温区,所述加热区和保温区之间设置有隔离板,所述炉体上设置有用于吊装工件的吊装机构,所述炉体的底部横向滑动安装有炉门以打开和关闭炉体底部,所述机架上开设有与所述炉体底部连通的下料口,所述淬火池的左右两侧均转动安装有滑动支架,所述滑动支架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安装有缓冲板,所述滑动支架为U型结构,且所述滑动支架的开口侧朝向所述淬火池内部,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支架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缓冲板滑移的第二驱动装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第三气缸,所述支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第三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三气缸的伸缩端与所述滑动支架的底部铰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动支架的外侧,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与所述缓冲板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架上横向开设两个滑槽,所述炉门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机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与所述炉门固连。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吊装机构包括卷扬机、吊绳和吊钩,所述炉体的顶部设置有炉盖,所述卷扬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炉盖上,所述吊绳收卷设置在所述卷扬机上,所述吊钩固连于所述吊绳的自由端,所述吊钩位于所述炉体内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区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天然气烧管,所述天然气烧管对称设置于所述加热区内壁的两侧,且所述天然气烧管上固定安装有若干喷嘴。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温区的内壁上对称安装有电热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过在淬火池的两侧转动安装有滑动支架,并在滑动支架上沿其长度方向滑移安装缓冲板,从而使工件先置于缓冲板上,再缓慢浸入到淬火液中,最后将缓冲板向两侧滑移并使工件由其间隙完全浸入到淬火液中,从而有效地避免工件直接掉落到淬火液中导致液火液溅出的现象发生,大幅提高设备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立式淬火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立式淬火炉中缓冲板的转动状态示意图;图中:卷扬机1、炉盖2、天然气烧管3、吊绳4、吊钩5、加热区6、炉体7、隔离板8、保温区9、炉门10、下料口11、电热丝12、滑槽13、第一气缸14、机架15、滑动支架16、第二气缸17、缓冲板18、转动架19、第三气缸20、固定板21、淬火液22、淬火池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立式淬火炉,包括机架15、炉体7和淬火池23,所述炉体7固定安装在机架15上,所述淬火池23放置在所述炉体7的底部,所述炉体7具有加热区6和保温区9,所述加热区6和保温区9之间设置有隔离板8,所述加热区6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天然气烧管3,所述天然气烧管3对称设置于所述加热区6内壁的两侧,且所述天然气烧管3上固定安装有若干喷嘴,所述保温区9的内壁上对称安装有电热丝12,所述炉体7的侧壁安装有密封门(图中未示出),所述炉体7上设置有用于吊装工件的吊装机构,所述炉体7的底部横向滑动安装有炉门10以打开和关闭炉体7底部,所述机架15上开设有与所述炉体7底部连通的下料口11,所述淬火池23的左右两侧通过转动架19均转动安装有滑动支架16,所述滑动支架16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安装有缓冲板18,所述滑动支架16为U型结构,且所述滑动支架16的开口侧朝向所述淬火池23内部,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支架16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缓冲板18滑移的第二驱动装置。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第三气缸20,所述支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1,所述第三气缸20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21上,所述第三气缸20的伸缩端与所述滑动支架16的底部铰接。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第二气缸17,所述第二气缸17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动支架16的外侧,所述第二气缸17的伸缩端与所述缓冲板18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机架15上横向开设两个滑槽13,所述炉门10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13内,所述机架15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14,所述第一气缸14的伸缩端与所述炉门10固连。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吊装机构包括卷扬机1、吊绳4和吊钩5,所述炉体7的顶部设置有炉盖2,所述卷扬机1固定安装在所述炉盖2上,所述吊绳4收卷设置在所述卷扬机1上,所述吊钩5固连于所述吊绳4的自由端,所述吊钩5位于所述炉体7内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工件由密封门放入炉体7内并吊挂在吊钩5上,通过卷扬机1带动吊绳4进行收放卷,从而实现工件的移动,工件在加热区6进行升温后进入保温区9进行保温,保温时长到达规定时长后,通过第一气缸14驱动炉门10打开,并工件向下移动并置于缓冲板18上,第三气缸20上升从而使滑动支架16转动,并使缓冲板18携带工件缓慢浸入淬火液22中,第二气缸17驱动缓冲板18朝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淬火炉,包括机架、炉体和淬火池,所述炉体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淬火池放置在所述炉体的底部,所述炉体具有加热区和保温区,所述加热区和保温区之间设置有隔离板,所述炉体上设置有用于吊装工件的吊装机构,所述炉体的底部横向滑动安装有炉门以打开和关闭炉体底部,所述机架上开设有与所述炉体底部连通的下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池的左右两侧均转动安装有滑动支架,所述滑动支架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安装有缓冲板,所述滑动支架为U型结构,且所述滑动支架的开口侧朝向所述淬火池内部,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支架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缓冲板滑移的第二驱动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淬火炉,包括机架、炉体和淬火池,所述炉体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淬火池放置在所述炉体的底部,所述炉体具有加热区和保温区,所述加热区和保温区之间设置有隔离板,所述炉体上设置有用于吊装工件的吊装机构,所述炉体的底部横向滑动安装有炉门以打开和关闭炉体底部,所述机架上开设有与所述炉体底部连通的下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池的左右两侧均转动安装有滑动支架,所述滑动支架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安装有缓冲板,所述滑动支架为U型结构,且所述滑动支架的开口侧朝向所述淬火池内部,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支架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缓冲板滑移的第二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淬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第三气缸,所述支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第三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三气缸的伸缩端与所述滑动支架的底部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淬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虹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鑫旺达金属热处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