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轿顶双排轮的汽车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384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轿顶双排轮的汽车梯,包括主轿架和副轿架,主轿架包括两根立设的主立梁,副轿架包括两根立设的副立梁,还包括主导轨和副导轨,每组副轿架的上端副横梁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且对称地安装有一组轿顶导向轮,四组轿顶导向轮呈矩形排布,轿顶导向轮的轴线方向垂直于相应副横梁的长度方向,副导轨的纵向对称面与相应副横梁上轿顶导向轮供钢丝绳绕设的中心面共面。从而保证通过轿顶导向轮提升轿架时轿架的受力方向与副导轨和主导轨的延伸方向一致,在轿厢承重时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将轿架及轿厢提起或放下,减轻轿架两侧受力不均而损坏及因此引起的轿厢导轨变形损坏的情况,有利于提高汽车梯轿架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轿顶双排轮的汽车梯
本技术涉及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轿顶双排轮的汽车梯。
技术介绍
汽车电梯是一种解决汽车垂直运输问题的特殊电梯。由于汽车电梯特殊的使用场合,通常需要较大的载重量,这对轿架结构的稳定性和载重能力均有极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的汽车电梯通常采用三排轿架的结构形式,包括中部的主轿架和两侧的副轿架,通常是在主轿架的两根立梁上端设置轿顶导向轮,通过轿顶导向轮牵引轿厢、改变曳引系统中钢丝绳的走向。但这种结构下,容易导致轿厢承重时受力不均匀、导致副轿架立梁上的导靴以及供副轿架的立梁沿之升降的副导轨变形,存在稳定性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轿顶双排轮的汽车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汽车梯轿架稳定性效果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轿顶双排轮的汽车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轿顶双排轮的汽车梯,包括主轿架和对称设置于主轿架两侧的副轿架,主轿架包括两根立设的主立梁及连接两根主立梁的两根主横梁,副轿架包括两根立设的副立梁及连接两根副立梁的两根副横梁,还包括布置在主立梁的后方以供主立梁沿其导向运动的主导轨、布置在副立梁的后方以供副立梁沿其导向运动的副导轨,每组副轿架的上端副横梁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且对称地安装有一组轿顶导向轮,两个副横梁上相应位置处轿顶导向轮的位置一一对应而使四组轿顶导向轮呈矩形排布,轿顶导向轮的轴线方向垂直于相应副横梁的长度方向,副导轨的纵向对称面与相应副横梁上轿顶导向轮供钢丝绳绕设的中心面共面。每根副横梁上的两组轿顶导向轮分置于副横梁的两端部。包括曳引系统,曳引系统包括钢丝绳、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曳引轮、第一对重导向轮、第三导向轮和第二对重导向轮,钢丝绳的第一端固定在机房中后,第二端向下依次绕过第一组副轿架第一侧的轿顶导向轮、第一组副轿架第二侧的轿顶导向轮、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第二组副轿架第二侧的轿顶导向轮、第二组副轿架第一侧的轿顶导向轮、曳引轮、第一对重导向轮、第三导向轮、第二对重导向轮之后固定到机房中的对重绳头上。所述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曳引轮和第三导向轮均位于机房内。钢丝绳第一端在机房内的固定点位于第一组副轿架第一侧的轿顶导向轮的上方、第一导向轮位于第一组副轿架第二侧的轿顶导向轮的上方、第二导向轮位于第二组副轿架第二侧的轿顶导向轮的正上方、曳引轮位于第二组副轿架第一侧的轿顶导向轮的上方、第三导向轮位于第一对重导向轮的上方且处于第一对重导向轮与第二对重导向轮的中线上,各段钢丝绳沿竖直方向牵拉。所述副横梁为箱式梁结构,轿顶导向轮半嵌入地安装在其下端,副横梁的上端开设有供钢丝绳由之穿过并绕设在轿顶导向轮下方的开口。所述副横梁包括两根背靠背设置的槽钢,两根槽钢之间具有间隙,两根槽钢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开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一种轿顶双排轮的汽车梯中副导轨的纵向对称面与相应副横梁上轿顶导向轮供钢丝绳绕设的中心面共面,从而保证通过轿顶导向轮提升轿架时轿架的受力方向与副导轨的延伸方向一致,并能够间接保证轿架的受力方向与主导轨的延伸方向一致。两组轿顶导向轮对称设置在两根副横梁上,所以曳引系统中的钢丝绳相当于从四角处起吊轿架及轿厢,在轿厢承重时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将轿架及轿厢提起或放下,减轻轿架两侧受力不均而损坏及因此引起的轿厢导轨变形损坏的情况,有利于提高汽车梯轿架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轿顶双排轮的汽车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侧视图;图4是图1中的一种轿顶双排轮的汽车梯被曳引系统牵引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一种轿顶双排轮的汽车梯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一种轿顶双排轮的汽车梯的具体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主轿架1、对称设置于主轿架1两侧的副轿架2、主导轨8、副导轨和曳引系统(图中未示出副导轨)。主轿架1包括两根立设的主立梁11及连接两根主立梁11的两根主横梁12。副轿架2包括两根立设的副立梁21及连接两根副立梁21的两根副横梁22。主导轨8布置在主立梁11的后方以供主立梁11沿其导向运动,两排副导轨对应布置在副立梁21的后方以供副立梁21沿其导向运动。上端副横梁22的两端均安装有一组轿顶导向轮3,两组副轿架2上共安装有四组轿顶导向轮3。两个副横梁22上相应端部轿顶导向轮3的位置一一对应而使四组轿顶导向轮3呈矩形排布。轿顶导向轮3的轴线方向垂直于相应副横梁22的长度方向,副导轨的纵向对称面与相应副横梁22上轿顶导向轮3供钢丝绳7绕设的中心面共面,从而保证通过轿顶导向轮3提升轿架时轿架的受力方向与副导轨的延伸方向一致,并能够间接保证轿架的受力方向与主导轨8的延伸方向一致。曳引系统中钢丝绳7的第一端固定在机房内,第二端向下依次绕过第一组副轿架2第一侧的轿顶导向轮31、第一组副轿架2第二侧的轿顶导向轮32、第一导向轮41、第二导向轮42、第二组副轿架2第二侧的轿顶导向轮33、第二组副轿架2第一侧的轿顶导向轮34、曳引轮5、第一对重导向轮61、第三导向轮43、第二对重导向轮62之后固定到对重绳头上。其中第一导向轮41、第二导向轮42、第三导向轮43、曳引轮5、钢丝绳7第一端的固定处、第二端的固定处均位于机房内。其中钢丝绳第一端在机房内的固定点位于第一组副轿架2第一侧的轿顶导向轮31的上方,第一导向轮41位于第一组副轿架2第二侧的轿顶导向轮32的上方,第二导向轮42位于第二组副轿架2第二侧的轿顶导向轮33的上方,曳引轮5位于第二组副轿架2第一侧的轿顶导向轮34的上方,第三导向轮43位于第一对重导向轮61的上方且处于第一对重导向轮61与第二对重导向轮62的中线上。通过各滑轮之间位置安装保证相邻两滑轮之间钢丝绳7以为滑轮与相应绳头固定端之间的钢丝绳均沿竖直方向牵拉而不受水平分力。两组轿顶导向轮3对称设置在两根副横梁22上,所以曳引系统中的钢丝绳7相当于从四角处起吊轿架及轿厢,在轿厢承重时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将轿架及轿厢提起或放下,减轻轿架两侧受力不均而损坏及因此引起的轿厢导轨变形损坏的情况,有利于提高汽车梯轿架的寿命。本实施例中,轿顶导向轮3安装于副横梁22的两端部,能够更大限度地均衡轿架的受力。在其他实施例中,轿顶导向轮3也可以是沿副横梁22的长度方向间隔地、对称地安装在其上。由于曳引系统中的钢丝绳从下方绕过轿顶导向轮3并通过其起吊轿架和轿厢,本实施例中副横梁22为箱式梁结构,轿顶导向轮3半嵌入地安装在其下端以提高被钢丝绳吊起处的结构强度,副横梁22的上端开设有供钢丝绳由之穿过并绕设在轿顶导向轮3下方的开口。具体说是副横梁22包括两根背靠背设置的槽钢,两根槽钢之间具有间隙,两根槽钢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开口。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直接将轿顶导向轮3安装在副横梁22的上方,但这种情况下轿顶导向轮3与副横梁22的连接处易受损。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轿顶双排轮的汽车梯,包括主轿架和对称设置于主轿架两侧的副轿架,主轿架包括两根立设的主立梁及连接两根主立梁的两根主横梁,副轿架包括两根立设的副立梁及连接两根副立梁的两根副横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置在主立梁的后方以供主立梁沿其导向运动的主导轨、布置在副立梁的后方以供副立梁沿其导向运动的副导轨,每组副轿架的上端副横梁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且对称地安装有一组轿顶导向轮,两个副横梁上相应位置处轿顶导向轮的位置一一对应而使四组轿顶导向轮呈矩形排布,轿顶导向轮的轴线方向垂直于相应副横梁的长度方向,副导轨的纵向对称面与相应副横梁上轿顶导向轮供钢丝绳绕设的中心面共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轿顶双排轮的汽车梯,包括主轿架和对称设置于主轿架两侧的副轿架,主轿架包括两根立设的主立梁及连接两根主立梁的两根主横梁,副轿架包括两根立设的副立梁及连接两根副立梁的两根副横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置在主立梁的后方以供主立梁沿其导向运动的主导轨、布置在副立梁的后方以供副立梁沿其导向运动的副导轨,每组副轿架的上端副横梁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且对称地安装有一组轿顶导向轮,两个副横梁上相应位置处轿顶导向轮的位置一一对应而使四组轿顶导向轮呈矩形排布,轿顶导向轮的轴线方向垂直于相应副横梁的长度方向,副导轨的纵向对称面与相应副横梁上轿顶导向轮供钢丝绳绕设的中心面共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顶双排轮的汽车梯,其特征在于:每根副横梁上的两组轿顶导向轮分置于副横梁的两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顶双排轮的汽车梯,其特征在于:包括曳引系统,曳引系统包括钢丝绳、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曳引轮、第一对重导向轮、第三导向轮和第二对重导向轮,钢丝绳的第一端固定在机房中后,第二端向下依次绕过第一组副轿架第一侧的轿顶导向轮、第一组副轿架第二侧的轿顶导向轮、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第二组副轿架第二侧的轿顶导向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冠永袁嘉艺赵俊
申请(专利权)人:西继迅达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