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式流量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318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光电式流量传感器,其主要结构是由传感器体、芯体、油管接头、叶轮、光电发射管、光电接收管所组成。当被测介质通过传感器时,推动叶轮旋转,在规定的流量范围内和在一定的流体粘度下,转速与流速成线性关系。故而通过光电作用,所产生的电信号频率与流量成正比。由二次仪表的作用可完成瞬时流量显示、耗油量累加、记忆存贮等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性能先进、成本低廉、可进行小流量测试,并且测试精度高,可在机载状态下实现动态测试。(*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所述的光电式流量传感器,是一种可进行动态测量,可实现油耗诊断的新型流量传感器。目前在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速度式流量计,主要是涡轮流量计。这种流量传感器采用磁电法结构,故而应用较为普遍。但由于其结构的限制,而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微流量不能测试、工作可靠性差、测量精度较低、介质流动阻力大、结构复杂、成本较高。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结构新颖、可进行动态测量的高精度小型光电式流量传感器,从而克服现存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新颖、性能先进、可进行小流量测试、测试精度高、成本低廉的便携式可在机载情况下进行动态测试的新型光电式流量传感器。本技术的叶轮采用单轴承支撑,以叶轮结构做为传感器的感受元件,利用红外线光电脉冲将叶轮转速换成频率与叶轮转速成正比的交流电信号。通过二次仪表将传感器电输出信号变成容积油耗的数字信息,并由数码管显示来。所以本技术是一种适于实用的新型光电式流量传感器。本技术所述的光电式流量传感器,其特征如附图所示,在传感器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装有进油管接头和出油管接头。在传感器体的中间装有芯体,接插件装于芯体的上端。固定在芯体中的叶轮轴与轴承的内环相连接。光电发射管和光电接收管安装在叶轮两侧的芯体上。叶轮位于芯体的内孔中,喷咀体与进油管接头相连接。本技术所述安装在进油管接头上的喷咀体其结构形状为渐缩体,大头端为进油端,小头端为喷油端。本技术所述的叶轮也可用齿轮代替,与叶轮相连接的轴承为单座式、单轴承。本技术所述的光电发射管和光电接收管的导线通过芯体和接插件引出与二次仪表相连接。在传感器体和芯体中间装有耐油橡胶圈。本技术共有两张附图,其中附附图说明图1是光电式流量传感器的结构剖视图。附图2是附图1的侧视图。图中1、接插件2、芯体3、光电发射管4、光电接收管5、叶轮6、出油管接头7、叶轮轴8、轴承9、喷咀体10、进油管接头11、传感器体12、耐油橡胶圈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附图所示,传感器体[11]的材质为铸铝,在其左、右两侧分别装有进油管接头[10]和出油管接头[6]。在传感器体[11]的中间装有材质为黄铜的芯体[2]。型号为X12KP型的接插件[1]装于芯体[2]的上端。固定在芯体[2]中的叶轮轴[7]与轴承[8]的内环相连接,轴承[8]的外环与叶轮[5]相连接。光电发射管[3]和光电接收管[4]安装在叶轮[5]两侧的芯体[2]上,叶轮[5]位于芯体[2]的内孔中。喷嘴体[9]与进油管接头[10]相连接,喷嘴体[9]的结构形状为渐缩体,大头端为进油端,小头端为喷油端。轴承[8]与叶轮[5]相连接,其结构为单座式、单轴承。耐油橡胶圈[12]装于传感器体[11]和芯体[2]中间。本技术所述的光电式流量传感器,由光电发射管[3]和光电接收管[4]的连接导线通过芯体[2]和接插件[1]引出与二次仪表相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油的流速转变为传感器的单轴承叶轮[5]的转速,又利用红外线光电脉冲将叶轮[5]转速转换成频率与叶轮[5]转速成正比的交流电信号。二次仪表将传感器电输出信号变成容积油耗(L/h)的数字信息。二次仪表是一专用计数器,被做成带有一条电缆和电源接线的独立装置。装于传感器芯体[2]内的感受元件叶轮[5]与流油方向相垂直,叶轮[5]的转速与作用于叶轮[5]叶片上的进口油速成正比。叶轮[5]安装在具有一个滚动轴承[8]的支座上。红外线光电信号是由叶轮[5]遮光变成光电脉冲,实现间隙周期性变化。由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频率f=n·k式中n-叶轮转速r/sk-叶轮每转的脉冲数(由叶片数确定)油耗量B=a+c·f式中a-刻度特性离座标原点的位移(由于支座的摩擦、燃油粘性的摩擦)c-刻度系数f-频率(HZ)当被测介质通过传感器时,推动叶轮旋转,在规定的流量范围内和在一定的流体粘度下,转速与流速成线性关系。故而通过光电作用,所产生的电信号频率与流量成正比。由二次仪表的作用可完成瞬时流量显示、耗油量累加、记忆存贮等功能。权利要求1.一种光电式流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传感器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装有进油管接头和出油管接头;在传感器体的中间装有芯体,接插件装于芯体的上端,固定在芯体中的叶轮轴与轴承的内环相连接;光电发射管和光电接收管安装在叶轮两侧的芯体上;叶轮位于芯体的内孔中,喷嘴体与进油管接头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式流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安装在进油管接头[10]上的喷咀体[9]其结构形状为渐缩体,大头端为进油端,小头端为喷油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式流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叶轮[5]也可用齿轮代替;与叶轮[5]相连接的轴承[8]为单座式、单轴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式流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光电发射管[3]和光电接收管[4]的导线通过芯体[2]和接插件[1]引出与二次仪表相连接;在传感器体[11]和芯体[2]中间装有耐油橡胶圈[12]。专利摘要本技术所述的光电式流量传感器,其主要结构是由传感器体、芯体、油管接头、叶轮、光电发射管、光电接收管所组成。当被测介质通过传感器时,推动叶轮旋转,在规定的流量范围内和在一定的流体粘度下,转速与流速成线性关系。故而通过光电作用,所产生的电信号频率与流量成正比。由二次仪表的作用可完成瞬时流量显示、耗油量累加、记忆存贮等功能。本技术性能先进、成本低廉、可进行小流量测试,并且测试精度高,可在机载状态下实现动态测试。文档编号G01F1/56GK2083743SQ90224409公开日1991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1990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1990年11月23日专利技术者高希彦, 徐正藻, 曾满城, 姜勇征, 杨永柱 申请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设计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电式流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传感器体[11]的左、右两侧分别装有进油管接头[10]和出油管接头[6];在传感器体[11]的中间装有芯体[2],接插件[1]装于芯体[2]的上端,固定在芯体[2]中的叶轮轴[7]与轴承[8]的内环相连接;光电发射管[3]和光电接收管[4]安装在叶轮[5]两侧的芯体[2]上;叶轮[5]位于芯体[2]的内孔中,喷嘴体[9]与进油管接头[10]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希彦徐正藻曾满城姜勇征杨永柱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设计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