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檀条纵横向平移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251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檀条纵横向平移支架,包括支架及连接于支架上端若干平行并列设置的托辊,支架下端设有支撑腿,支撑腿连接上下滑动架,上下滑动架包括平移支撑梁及端部连接于平移支撑梁的两个滑板,两个滑板可上下滑动连接于支撑腿,两个滑板的下端还分别连接于下横梁的两端,平移支撑梁包括滑槽及滑动连接于滑槽的平移梁,滑槽连接于两个滑板的上端,下横梁还连接旋转梁,旋转梁的一端连接支撑轮,支撑轮连接下横梁,旋转梁的另一端设有脚踏板,旋转梁铰接于支撑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工件的纵向接收、摆放,同时实现工件的横向平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易用性好,在使用过程中只需用脚踩动脚踏板即可升起檀条,然后通过手推即可实现檀条的平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檀条纵横向平移支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檀条纵横向平移支架,属于货架

技术介绍
檩条亦称檩子、桁条,垂直于屋架或椽子的水平屋顶梁,用以支撑椽子或屋面材料,檩条是横向受弯(通常是双向弯曲)构件,一般都设计成单跨简支檩条。常用的檩条有实腹式和轻钢桁架式两种。檩条通常采用片状材质辊压而成,当檀条被辊压之后,需要通过自带托辊的小车进行接收及放置,如图1及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檀条支架仅仅在上部设有若干平行分布的托辊,用于支撑加工之后的檀条。但在加工过程中,檀条是一根根连续伸出的,当一个檀条支架装满之后就需要将加工之后的檀条搬走,这样比较费力,并且在搬移的过程中需要停机处理,影响加工效率。现有技术中也有通过在檀条支架下端安装万向轮的方式将整个檀条支架与檀条共同转移,但由于檀条长度较长,当将满载的檀条支架移走之后,空载的檀条支架必须绕过檀条才可放置在原有的檀条支架位置。再者,放置在檀条加工设备出料口位置的檀条支架位置也有一定的要求,否则加工之后的檀条就无法准确的落在檀条支架上方。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能够实现加工之后檀条快速转运的檀条纵横向平移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檀条纵横向平移支架。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檀条纵横向平移支架,包括支架及连接于支架上端若干平行并列设置的托辊,所述支架下端设有支撑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连接上下滑动架,所述上下滑动架包括平移支撑梁及端部连接于平移支撑梁的两个滑板,两个滑板可上下滑动连接于支撑腿,两个滑板的下端还分别连接于下横梁的两端,所述平移支撑梁包括滑槽及滑动连接于滑槽的平移梁,所述滑槽连接于两个滑板的上端,所述下横梁还连接旋转梁,所述旋转梁的一端连接支撑轮,所述支撑轮连接下横梁,旋转梁的另一端设有脚踏板,所述旋转梁铰接于支撑腿。优选,前述的一种檀条纵横向平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梁的两侧设有滑轮,所述滑轮连接于滑槽。优选,前述的一种檀条纵横向平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设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通过螺钉连接于支撑腿。优选,前述的一种檀条纵横向平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的外表面还设有套环。优选,前述的一种檀条纵横向平移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滑板的腰型孔至少有两个。优选,前述的一种檀条纵横向平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梁的端部设有轮叉,所述轮叉连接于支撑轮。优选,前述的一种檀条纵横向平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叉上沿的高度高于下横梁下沿的高度。优选,前述的一种檀条纵横向平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梁有两个,两个旋转梁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与两个旋转梁之间还设有定位键。优选,前述的一种檀条纵横向平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梁的下端还设有下延伸部,所述下延伸部通过拉簧连接于支撑腿。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够实现工件的纵向接收、摆放,同时实现工件的横向平移,本技术结构简单,易用性好,在使用过程中只需用脚踩动脚踏板即可升起檀条,拉簧起到降低操作强度的作用,两个旋转梁能够通过连接轴实现同步旋转,便于从本技术的两端进行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檀条支架主视图;图2是现有檀条支架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侧视图(平移支撑梁未伸出);图5是本技术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技术侧视图(平移支撑梁伸出);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支架;2-托辊;3-檀条;4-平移支撑梁;5-支撑轮;6-旋转梁;7-连接轴;8-滑板;11-支撑腿;41-平移梁;42-滑槽;411-滑轮;51-轮叉;61-脚踏板;62-下延伸部;63-拉簧;81-腰型孔;82-螺钉;821-套环;801-下横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3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檀条纵横向平移支架,包括支架1及连接于支架1上端若干平行并列设置的托辊2,支架1下端设有支撑腿11,支撑腿11连接上下滑动架,上下滑动架包括平移支撑梁4及端部连接于平移支撑梁4的两个滑板8,两个滑板8可上下滑动连接于支撑腿11,两个滑板8的下端还分别连接于下横梁801的两端,平移支撑梁4包括滑槽42及滑动连接于滑槽42的平移梁41,滑槽42连接于两个滑板8的上端,下横梁801还连接旋转梁6,旋转梁6的一端连接支撑轮5,支撑轮5连接下横梁801,旋转梁6的另一端设有脚踏板61,旋转梁6铰接于支撑腿11。如图5所示:平移支撑梁4的具体结构是:平移梁41的两侧设有滑轮411,滑轮411连接于滑槽42。通过滑轮411的滚动能够实现平移梁41在滑槽42内的伸出及缩入。具体的,滑板8与支撑腿11的上下滑动连接关系是:滑板8设有腰型孔81,腰型孔81通过螺钉82连接于支撑腿11。优选,螺钉82的外表面还设有套环821。套环821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两端分别顶住螺钉8及支撑腿11,用于避免螺钉82松动(因为螺钉82不可能紧紧挤压滑板8),二是避免腰型孔81直接与螺钉82发生摩擦。为了增加整个上下滑动架的稳定性,本实施例每个滑板8的腰型孔81至少有两个。具体的,旋转梁6的端部设有轮叉51,轮叉51连接于支撑轮5。轮叉51上沿的高度高于下横梁801下沿的高度。这样能够使下横梁801处于轮叉51的内部,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下横梁801从轮叉51内滑出,造成下横梁801与支撑轮5分离的现象。为了便于操作,旋转梁6有两个,两个旋转梁6之间通过连接轴7连接,连接轴7与两个旋转梁6之间还设有定位键。这样操作者可以在两端对本实施例进行操作,并且在连接轴7的作用下,两个旋转梁6能够保持同角度旋转,继而实现两个平移支撑梁4同步升降。为了降低操作强度,本实施例的旋转梁6的下端还设有下延伸部62,下延伸部62通过拉簧63连接于支撑腿11。拉簧63起到配重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上下滑动架的自重,降低使用者的操作强度。使用时,当不踩脚踏板61,如图4所示:两端的平移支撑梁4低于托辊2的上端,此时本实施例与现有技术中的平移支架功能相同,加工之后的檀条3纵向伸出放置在托辊2的上端。当需要对加工之后的檀条3进行转移时,用脚踩住脚踏板61,支撑轮5向上运动,通过下横梁801将整个上下滑动架向上抬起,两个平移支撑梁4将檀条3抬起,如图6所示,用手推动檀条3,即可将平移梁41从滑槽42内伸出,实现工件的横向移动,此时松开脚踏板61、上下滑动架下降,加工之后的檀条3即可放置在旁边的货架上。在使用的过程中应当适当增加支架1底部的宽度,避免平移梁41从滑槽42内伸出过程中,因重心偏移发生倒塌。本技术能够实现工件的纵向接收、摆放,同时实现工件的横向平移,本技术结构简单,易用性好,在使用过程中只需用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檀条纵横向平移支架,包括支架(1)及连接于支架(1)上端若干平行并列设置的托辊(2),所述支架(1)下端设有支撑腿(1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11)连接上下滑动架,所述上下滑动架包括平移支撑梁(4)及端部连接于平移支撑梁(4)的两个滑板(8),两个滑板(8)可上下滑动连接于支撑腿(11),两个滑板(8)的下端还分别连接于下横梁(801)的两端,所述平移支撑梁(4)包括滑槽(42)及滑动连接于滑槽(42)的平移梁(41),所述滑槽(42)连接于两个滑板(8)的上端,/n所述下横梁(801)还连接旋转梁(6),所述旋转梁(6)的一端连接支撑轮(5),所述支撑轮(5)连接下横梁(801),旋转梁(6)的另一端设有脚踏板(61),所述旋转梁(6)铰接于支撑腿(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檀条纵横向平移支架,包括支架(1)及连接于支架(1)上端若干平行并列设置的托辊(2),所述支架(1)下端设有支撑腿(1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11)连接上下滑动架,所述上下滑动架包括平移支撑梁(4)及端部连接于平移支撑梁(4)的两个滑板(8),两个滑板(8)可上下滑动连接于支撑腿(11),两个滑板(8)的下端还分别连接于下横梁(801)的两端,所述平移支撑梁(4)包括滑槽(42)及滑动连接于滑槽(42)的平移梁(41),所述滑槽(42)连接于两个滑板(8)的上端,
所述下横梁(801)还连接旋转梁(6),所述旋转梁(6)的一端连接支撑轮(5),所述支撑轮(5)连接下横梁(801),旋转梁(6)的另一端设有脚踏板(61),所述旋转梁(6)铰接于支撑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檀条纵横向平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梁(41)的两侧设有滑轮(411),所述滑轮(411)连接于滑槽(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檀条纵横向平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8)设有腰型孔(81),所述腰型孔(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为超岳彩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华普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