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根据人脸调整可视设备位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9523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根据人脸调整可视设备位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属于智能设备领域,通过摄像头获取人脸的位置,再根据人脸的位置生成控制指令以控制可视设备的横向移动和竖向移动。这样可视设备能够根据使用者的人脸自动调整位置,以使使用者人脸对齐屏幕的人眼观看最适位置,无需使用者手动调节,提高使用者的观看体验,为使用者带来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根据人脸调整可视设备位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设备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根据人脸调整可视设备位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介绍
可视设备是指使用者能够通过该设备观看画面的装置。现有的可视设备如电视机以及台式电脑的显示器,一般都是固定的。使用者使用可视设备最佳的位置是人眼与屏幕的中间对齐。但是每个使用者身高以及观看习惯不同,会导致一些使用者的人眼与屏幕的中间无法对齐,影响使用者的观看体验。虽然市场上存在一些可以调节的可视设备,但是都需要使用者手动调节,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给使用者带来方便无需手动调节的根据人脸调整可视设备位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一种根据人脸调整可视设备位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摄像头获取人脸的位置;根据所述人脸的位置生成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控制可视设备横向和竖向移动。进一步地,所述通过摄像头获取人脸的位置包括:通过摄像头获取人脸的图像数据;通过机器学习模型识别所述图像数据中的人脸;通过卷积神经网络算法获取人脸尺寸和位置。进一步地,根据所述人脸的位置生成控制指令包括:根据人脸尺寸和位置计算偏移量,所述偏移量为人脸与从摄像头获取的整个图像的中心的偏移距离;根据所述偏移量生成控制指令。进一步地,所述根据人脸尺寸和位置计算偏移量,根据所述偏移量生成控制指令包括:通过计算获取所述人脸的偏移方向;根据所述偏移方向生成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控制可视设备的移动方向。进一步地,还包括:当计算得到的偏移量为零时,停止移动所述可视设备。进一步地,所述根据人脸尺寸和位置计算偏移量,根据所述偏移量生成控制指令包括:通过计算获取所述人脸的偏移方向和偏移值;根据所述偏移方向和偏移值生成第二控制指令,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用于控制可视设备的移动方向以及移动数值。进一步地,当计算得到的偏移量在预设范围内时,停止移动所述可视设备。进一步地,当摄像头与可视设备的中心存在偏差时,计算偏移量时加入所述偏差。第二方面,一种根据人脸调整可视设备位置的装置,包括:人脸位置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摄像头获取人脸的位置;控制指令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人脸的位置生成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控制可视设备横向和竖向移动。第三方面,一种根据人脸调整可视设备位置的系统,包括:摄像头,安装于所述可视设备的确定位置,用于获取包含人脸的图像数据;人脸定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图像数据识别人脸并确定人脸的尺寸和位置;控制单元,用于根据人脸的尺寸和位置生成控制指令,以控制可视设备的移动;驱动单元,用于接收控制单元的控制指令,横向或竖向移动所述可视设备。本申请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根据人脸调整可视设备位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通过摄像头获取人脸的位置,再根据人脸的位置生成控制指令以控制可视设备的横向移动和竖向移动。这样可视设备能够根据使用者的人脸自动调整位置,以使使用者人脸对齐屏幕的中间,无需使用者手动调节,提高使用者的观看体验,为使用者带来便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根据人脸调整可视设备位置的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计算偏移量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根据人脸调整可视设备位置的装置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根据人脸调整可视设备位置的系统的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根据人脸调整可视设备位置的系统的详细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首先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及的人脸是指使用者正面面对屏幕等可视设备方向时的人脸,左右转头以及上下抬头低头时的人脸数据不能使可视设备移动。可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中所指的可视设备自动调整与人脸对齐,并不单单指与屏幕中间一点对齐,也包括其他人眼最适区域,即每个使用者都有自己最舒适的观看角度,本文中对齐位置可以自行设定,包括但是不限于屏幕中间,为方便理解,下文都以屏幕中间为例进行说明。一个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根据人脸调整可视设备位置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摄像头获取人脸的位置;根据人脸的位置生成控制指令,控制指令用于控制可视设备横向和竖向移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根据人脸调整可视设备位置的方法,通过摄像头获取人脸的位置,再根据人脸的位置生成控制指令以控制可视设备的横向移动和竖向移动。这样可视设备能够根据使用者的人脸自动调整位置,以使使用者人脸对齐屏幕的中间,无需使用者手动调节,提高使用者的观看体验,为使用者带来便利。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说明,通过摄像头获取人脸的位置包括:通过摄像头获取人脸的图像数据;通过机器学习模型识别图像数据中的人脸;通过卷积神经网络算法获取人脸尺寸和位置。需要进行说明的是,通过图像来确定人脸的位置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在此不在赘述。上述实施例中根据人脸的位置生成控制指令包括:根据人脸尺寸和位置计算偏移量,偏移量为人脸与从摄像头获取的整个图像的中心的偏移距离;根据偏移量生成控制指令。一些实施例中,根据人脸尺寸和位置计算偏移量,根据偏移量生成控制指令包括:通过计算获取人脸的偏移方向;根据偏移方向生成第一控制指令,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控制可视设备的移动方向。还包括:当计算得到的偏移量为零时,停止移动可视设备。具体的,上述实施例计算偏移量采用追踪算法,过程如下:追踪算法使用人脸跟踪的方式。由马达驱动MCU持续追踪人脸的位置,直至从人脸位于摄像头画面的中间位置。如图2所示,计算整个画面的最大值(坐标)为(X,Y)。通过人脸识别的卷积神经网络计算得到人脸的起始坐标为(x,y),人脸尺寸高度为h,宽度为w。a.1计算人脸横向偏移量为δx=1/2*X-(x+1/2*w),当δx=0时,人脸在横向正中位置。当δx<0时,人脸出现右偏,则控制驱动电机将显示设备向右移动至人脸横向居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根据人脸调整可视设备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通过摄像头获取人脸的位置;/n根据所述人脸的位置生成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控制可视设备横向和竖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根据人脸调整可视设备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摄像头获取人脸的位置;
根据所述人脸的位置生成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控制可视设备横向和竖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摄像头获取人脸的位置包括:
通过摄像头获取人脸的图像数据;
通过机器学习模型识别所述图像数据中的人脸;
通过卷积神经网络算法获取人脸尺寸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人脸的位置生成控制指令包括:
根据人脸尺寸和位置计算偏移量,所述偏移量为人脸与从摄像头获取的整个图像的中心的偏移距离;
根据所述偏移量生成控制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人脸尺寸和位置计算偏移量,根据所述偏移量生成控制指令包括:
通过计算获取所述人脸的偏移方向;
根据所述偏移方向生成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控制可视设备的移动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计算得到的偏移量为零时,停止移动所述可视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立凡刘丽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瀚邦为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