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有负专利>正文

一种方箱式无动力拌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9521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箱式无动力拌湿机,包括筒体、位于筒体上部的进料口、位于筒体底部的出料口、与筒体下部固定的支撑架,还包括位于筒体内的加湿装置和位于筒体的侧壁上且用于打散砂料的若干滑板锁紧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加压泵、与加压泵通过管道连接的且与筒体内表面固定的若干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筒体的高度和砂料的重力为砂料的打散提供了部分动力,有效利用了空间、节约耗能,加湿装置的设置,便于砂料在筒体内下落的过程中为砂料加湿,加湿装置中喷头的设置,为下落的砂料改变运动轨迹提供了动力,同时滑板锁紧装置的设置,便于将砂料打散,加湿装置和滑板均设置在筒体内,无粉尘污染,砂砾不离析,加湿均匀,含水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箱式无动力拌湿机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砂料用的拌湿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方箱式无动力拌湿机。
技术介绍
预拌混凝土是指由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在施工现场用搅拌机将碎石、中沙、水泥、水经过搅拌而成的混合物,混凝土从原材料到产品生产过程都要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而作为初始原材料环节的制砂生产线就显得尤为重要。干法制砂生产线作为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由于干法制砂的输出物过于干燥,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比较多,容易造成空气污染,故不利于混凝土搅拌;部分搅拌站采用含有一定水分的河沙,或将砂料放置在出料皮带上直接淋水加湿,但随着河沙开采的逐渐禁止,以及直接淋水导致的粉尘污染、加湿不均匀等问题的出现,上述的操作均不利于砂料的拌湿,而纵观目前的拌湿机技术,其卧式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空间,同时无法高效处理大体量的砂料,不能很好的满足混凝土搅拌站的空间需求和生产需求。因此,提供一种可节约空间且使砂料拌湿效果好的方箱式无动力拌湿机,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约空间和能源且拌湿效果的方箱式无动力拌湿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方箱式无动力拌湿机,包括筒体、位于筒体上部的进料口、位于筒体底部的出料口、与筒体下部固定的支撑架,还包括位于筒体内的加湿装置和位于筒体的侧壁上且用于打散砂料的若干滑板锁紧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加压泵、与加压泵通过管道连接的且与筒体内表面固定的若干喷头,所述滑板锁紧装置包括位于筒体的侧壁外表面的固定座、与固定座连接且位于筒体内部的滑板、用于固定滑板和固定座的固定螺杆,滑板的位置和喷头的位置相对应且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喷头设置至少四个,所述滑板锁紧装置设置至少三个。所述滑板的左右方向的长度为30~42cm,滑板的前后方向的宽度为10~15cm。所述固定座上用于使滑板穿过的插孔,插孔呈水平方向,固定座的上表面设有用于使螺杆穿过的固定孔,固定孔呈竖直方向,固定孔的底部与插孔连通。所述喷头设置四个,分别为第一喷头、第二喷头、第三喷头和第四喷头,第一喷头、第二喷头均与筒体的左侧壁的内表面固定,第一喷头的高度大于第二喷头的高度,第三喷头和第四喷头均与筒体的右侧壁的内表面固定,第三喷头的高度大于第四喷头的高度且小于第一喷头的高度,第二喷头的高度大于第四喷头的高度且小于第三喷头的高度,第一喷头的位置与进料口相对应。滑板锁紧装置设置三个,分别为第一滑板锁紧装置、第二滑板锁紧装置和第三滑板锁紧装置,第一滑板锁紧装置和第二滑板锁紧装置位于筒体的左侧壁上,第三滑板锁紧装置固定在筒体的右侧壁上,第一滑板锁紧装置的位置与第三喷头的位置相对应,第二滑板锁紧装置的位置与第四喷头的位置相对应,第三滑板锁紧装置的位置与第二喷头的位置相对应。第一滑板锁紧装置与第一喷头之间的距离、第一滑板锁紧装置与第二喷头之间的距离、第二滑板锁紧装置与第二喷头之间的距离均相等,第一滑板锁紧装置与第一喷头之间的距离为30~40cm,第一滑板锁紧装置与第二喷头之间的距离为30~40cm,第二滑板锁紧装置与第二喷头之间的距离为30~40cm。所述筒体为长方体状的箱体,所述筒体的高度为180~200cm,所述筒体的四周侧壁的宽度为90~100cm。所述进料口的四周设有防尘帘,进料口处设有进料皮带,进料口位于筒体的右侧壁上,出料口的下方设有出料皮带。积极有益效果:本技术利用筒体的高度和砂料的重力为砂料的打散提供了部分动力,有效利用了空间、节约耗能,加湿装置的设置,便于砂料在筒体内下落的过程中为砂料加湿,加湿装置中喷头的设置,为下落的砂料改变运动轨迹提供了动力,同时滑板锁紧装置的设置,便于将砂料打散,加湿装置和滑板均设置在筒体内,无粉尘污染,砂砾不离析,加湿均匀,含水量一定,保证了良好的饱和面干状态,且能高效处理大体量砂料,将充分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滑板锁紧装置的机构示意图;图3为A方向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为:筒体1、进料口2、出料口3、第一喷头4、第二喷头5、第三喷头6、第四喷头7、第一滑板锁紧装置8、第二滑板锁紧装置9、第三滑板锁紧装置10、防尘帘11、进料皮带12、出料皮带13、加压泵14、支撑架15、固定座16、滑板17、固定螺杆18、插孔19、固定孔20、第五喷头21、第四滑板锁紧装置2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方箱式无动力拌湿机,包括筒体1、位于筒体1上部的进料口2、位于筒体1底部的出料口3、与筒体1下部固定的支撑架15,所述筒体1为长方体状的箱体,所述筒体1的高度为180cm,所述筒体1的四周侧壁的宽度为90cm。所述进料口2的四周设有防尘帘11,进料口2处设有进料皮带12,进料口2位于筒体1的右侧壁上,出料口3的下方设有出料皮带13,还包括位于筒体1内的加湿装置和位于筒体1的侧壁上且用于打散砂料的若干滑板锁紧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加压泵14、与加压泵14通过管道连接的且与筒体1内表面固定的若干喷头,加压泵14通过支撑板与支撑架15连接,喷头通过固定件与筒体1的侧壁内表面固定,喷头的型号为R3-4DN2D,喷头喷出的水雾呈扇形,便于与砂料大面积的接触,从而使砂料加湿均匀。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滑板锁紧装置包括位于筒体1的侧壁外表面的固定座16、与固定座16连接且位于筒体1内部的滑板17、用于固定滑板17和固定座16的固定螺杆18,滑板17的位置和喷头的位置相对应且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滑板17的左右方向的长度为30cm,滑板17的前后方向的宽度为10cm。所述固定座16上用于使滑板17穿过的插孔19,插孔19呈水平方向,固定座16的上表面设有用于使螺杆18穿过的固定孔20,固定孔20呈竖直方向,固定孔20的底部与插孔19连通,固定孔18内设有与螺杆相配合的螺纹,螺杆18与固定孔20螺纹连接,固定座16与筒体1侧壁的外表面焊接或通过粘胶剂固定连接,固定座16与筒体1侧壁连接处设有通孔,通孔位于筒体1的侧壁上,通孔与插孔19相对应,便于滑板17穿过插孔19,然后经过通孔进入筒体1内部,砂料经过滑板17被打散,便于进行加湿,滑板17位于筒体1内部的长度可通过螺杆18进行调节,当需要将滑板17位于筒体1内的长度增加时,松动螺杆18,推动滑板17的左端使其向右移动,达到需要的长度后,转动螺杆18,将螺杆底部与滑板17的上表面顶紧,从而使滑板17与固定座16固定,且滑板17的上表面设有刻度,便于快速调整滑板17位于筒体1内部的长度。所述喷头设置四个,分别为第一喷头4、第二喷头5、第三喷头6和第四喷头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箱式无动力拌湿机,包括筒体、位于筒体上部的进料口、位于筒体底部的出料口、与筒体下部固定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筒体内的加湿装置和位于筒体的侧壁上且用于打散砂料的若干滑板锁紧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加压泵、与加压泵通过管道连接的且与筒体内表面固定的若干喷头,所述滑板锁紧装置包括位于筒体的侧壁外表面的固定座、与固定座连接且位于筒体内部的滑板、用于固定滑板和固定座的固定螺杆,滑板的位置和喷头的位置相对应且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喷头设置至少四个,所述滑板锁紧装置设置至少三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箱式无动力拌湿机,包括筒体、位于筒体上部的进料口、位于筒体底部的出料口、与筒体下部固定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筒体内的加湿装置和位于筒体的侧壁上且用于打散砂料的若干滑板锁紧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加压泵、与加压泵通过管道连接的且与筒体内表面固定的若干喷头,所述滑板锁紧装置包括位于筒体的侧壁外表面的固定座、与固定座连接且位于筒体内部的滑板、用于固定滑板和固定座的固定螺杆,滑板的位置和喷头的位置相对应且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喷头设置至少四个,所述滑板锁紧装置设置至少三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箱式无动力拌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的左右方向的长度为30~42cm,滑板的前后方向的宽度为10~15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箱式无动力拌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用于使滑板穿过的插孔,插孔呈水平方向,固定座的上表面设有用于使螺杆穿过的固定孔,固定孔呈竖直方向,固定孔的底部与插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箱式无动力拌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设置四个,分别为第一喷头、第二喷头、第三喷头和第四喷头,第一喷头、第二喷头均与筒体的左侧壁的内表面固定,第一喷头的高度大于第二喷头的高度,第三喷头和第四喷头均与筒体的右侧壁的内表面固定,第三喷头的高度大于第四喷头的高度且小于第一喷头的高度,第二喷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有负陈永强赵泽宇
申请(专利权)人:王有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