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高径比T型高钴棒材烧结用新型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8996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高径比T型高钴棒材烧结用新型夹具,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其主要包括夹具本体,所述夹具本体设置内腔,夹具本体底部开设水平槽,所述夹具本体顶面刷涂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很好的实现大高径比T型高钴棒材的烧结,减少大高径比T型高钴棒材产生烧结变形,控制弯曲变形量,确保产品的垂直度,实现高质量烧结,并给后续加工降低余量,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高径比T型高钴棒材烧结用新型夹具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
,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大高径比T型高钴棒材烧结用新型夹具。
技术介绍
以往大高径比T型高钴棒材由于形状的特殊性,利用传统的装舟方式很难实现该类产品的烧结。而为了给后续加工降低余量,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急需一种能够确保该类产品烧结的工装夹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高径比T型高钴棒材烧结用新型夹具,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大高径比T型高钴棒材在烧结时缺少一种有效的工装夹具的缺陷。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大高径比T型高钴棒材烧结用新型夹具,包括夹具本体,所述夹具本体设置内腔,夹具本体底部开设十字槽,夹具本体顶面刷涂料。进一步地,还包括防粘碳纸,所述防粘碳纸紧裹于高钴棒材的圆周面并伸入内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能很好的实现大高径比T型高钴棒材的烧结,减少大高径比T型高钴棒材产生烧结变形,控制弯曲变形量,确保产品的垂直度,实现高质量烧结,有效降低后续加工余量,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大高径比T型高钴棒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夹具本体;2、内腔;3、十字槽;4、涂料;5、防粘碳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大高径比T型高钴棒材烧结用新型夹具,包括夹具本体1,所述夹具本体1设置内腔2,夹具本体1底部开设十字槽3,夹具本体1顶面刷涂料4。本技术在工作时,大高径比T型高钴棒材的底部插入到夹具本体1的内腔2中夹具本体1的底部开设十字槽3,十字槽3能保证在烧结过程中成型剂能顺利排出,避免烧结过程中气氛过浓导致的烧结渗碳。夹具本体1顶面刷涂料4,所述涂料主要为炭黑及高分子有机溶剂,涂料4可有效的将高钴棒材与夹具本体1顶面隔离开,防止产品烧结吸舟、渗碳。还包括防粘碳纸5,所述防粘碳纸5紧裹于高钴棒材的圆周面并伸入内腔2。本技术所述防粘碳纸5可很好的将高钴棒材与夹具本体1的内腔2隔离开,同时限制高钴棒材的变形量。本技术所述夹具本体1是石墨夹具。大高径比T型高钴棒材一般采用等静压压制,再经过割型加工出台阶,等静压压制确保了压坯各部分密度一致性,收缩系数小且稳定性高,因此可以忽略压坯密度分布不均引起产品烧结后变形的问题。硬质合金的粘结相一般为钴或镍,在合金中的比重约10~25%,1400℃左右高温烧结时,粘结相成为半熔融状态,如果利用传统大面朝下垂直装舟烧结,受舟皿平面度及烧结气氛影响,产品必然弯曲,且弯曲程度明显。为了防止该类产品的烧结变形,通过将该T型高钴棒材与夹具本体1顶面接触,使产品悬挂在夹具本体1上,夹具本体1内腔2的直径与T型高钴棒材底面的直径匹配,夹具本体1内腔2的直径比T型高钴棒材底面的直径大0.5~1.5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高径比T型高钴棒材烧结用新型夹具,包括夹具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本体(1)设置内腔(2),夹具本体(1)底部开设十字槽(3),夹具本体(1)顶面刷涂料(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高径比T型高钴棒材烧结用新型夹具,包括夹具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本体(1)设置内腔(2),夹具本体(1)底部开设十字槽(3),夹具本体(1)顶面刷涂料(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