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8939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内燃机的发动机轴(12)和/或电机的转子与至少一个变速器输入轴(37)联接的离合器总成,其设有:输入轴,尤其内燃机的发动机轴(12),以导入内燃机中产生的扭矩;变速器输入轴(37),以将扭矩导出到机动车变速器中;双质量飞轮(16),以衰减扭振,其具有可与输入轴直接或间接连接的初级质量(62)和经由尤其构成为弧形弹簧的储能元件(64)可受限转动的次级质量(66),次级质量(66)直接或间接地至少径向支承在变速器输入轴(37)上。通过离合器总成(13)的次级质量(66)支承在变速器输入轴(37)上,支承可在尤其小的直径上进行,使得能实现可低成本制造的混动模块(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合器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合器总成,借助于所述离合器总成,尤其在混动模块之内,可以将内燃机和/或电机联接到机动车变速器上。
技术介绍
从DE102009059944A1中已知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动力传动系的混动模块,其中混动模块的一个湿式摩擦片离合器设置在内燃机和与混动模块同轴设置的电动机之间的力矩流中,而混动模块的另一湿式摩擦片离合器设置在动力传动系中的机动车变速器和电动机之间的力矩流中。在摩擦片离合器之间的力流方向上,将双质量飞轮和离心力摆联接用于扭振衰减。存在降低用于混动模块的制造成本的持续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示出如下措施,所述措施能够实现可低成本地制造的混动模块。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一种用于将内燃机的发动机轴和/或电机的转子与至少一个变速器输入轴联接的离合器总成来解决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设计方案在下面的描述中给出,这可以分别单独地或以组合的方式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设有离合器总成,用于将内燃机的发动机轴和/或电机的转子与至少一个变速器输入轴联接,所述离合器总成具有:输入轴,尤其内燃机的发动机轴,用于导入在内燃机中产生的扭矩;变速器输入轴,用于将扭矩导出到机动车变速器中;双质量飞轮,用于衰减扭振,其中双质量飞轮具有可与输入轴直接或间接连接的初级质量和经由尤其构成为弧形弹簧的储能元件可受限转动的次级质量,其中次级质量直接或间接地在输入变速器轴上至少径向地支承。双质量飞轮的初级质量通常直接地或间接地与内燃机的发动机轴固定地连接,使得将发动机轴的轴向振动和径向振动传递到初级质量上。为了支撑通过发动机轴的振动导入到双质量飞轮中的力,可以安装次级质量。如果将双质量飞轮使用在尤其混动模块中的离合器总成中,存在至少一个变速器输入轴,所述变速器输入轴伸入到离合器总成中。所述变速器输入轴用于至少径向地、优选也轴向地支撑双质量飞轮的次级质量。在此利用如下知识,次级质量替代径向支承在初级质量上地,通过支承在变速器输入轴上可以在明显更小的直径上支承。优选地,变速器输入轴具有沿轴向方向从齿部区域突出的基本上柱形的轴端,在所述齿部区域中可以建立与离合器总成的离合器的输出侧的抗扭的连接。轴端可以具有尤其小的直径,所述直径尤其设计用于,仅能够以足够的可靠性承受由次级质量导入的可预期的负荷。在强度足够的情况下,轴端可以具有尽可能小的直径,使得在轴端和次级质量之间设置的轴承可以具有相应小的直径。轴承与结构类型相同的直径更大的轴承相比可以明显成本更适宜地制造。通过将离合器总成的次级质量支承在变速器输入轴上,支承可以在尤其小的直径上进行,使得能够实现可低成本地制造的混动模块。在牵引运行中,可以将出自机动车发动机的扭矩导入到初级质量中,而在惯性运行中可以将出自动力传动系的扭矩引入到次级质量中,其中相反的构造也是可能的,其中在牵引运行中可以将出自机动车发动机的扭矩导入到次级质量中,而在惯性运行中可以将出自动力传动系的扭矩导入到初级质量中。初级质量和经由尤其构成为弧形弹簧的储能元件可受限转动地联接到初级质量上的次级质量可以构成质量弹簧系统,所述质量弹簧系统可以在特定的频域中衰减由机动车发动机产生的驱动功率的转速和扭矩的转动不均匀性。在此,初级质量和/或次级质量的惯性力矩以及储能元件的弹簧特征曲线可以选择为,使得在机动车发动机的占优的发动机布置的频域中的振动能够衰减。初级质量和/或次级质量的惯性力矩尤其可以通过安置的附加质量影响。初级质量可以具有盘,盖可以与所述盘连接,由此可以限制用于储能元件的基本上环形的容纳区域。初级质量例如可以经由突出到容纳区域中的压印部切向地止挡在储能元件上。次级质量的输出法兰可以伸入到容纳空间中,所述输出法兰可以切向地止挡在储能元件的相对置的端部上。尤其地,设有用于扭振衰减的离心力摆,其中离心力摆具有围绕转动轴线可转动的承载法兰和至少一个在承载法兰上可摆动地引导的摆块,用于产生抵抗转动不均匀性定向的复位力矩,其中承载法兰具有借助次级质量固定的固定区域和从固定区域径向向内突出的盘体,其中为了支承次级质量,盘体直接或间接地至少径向地支承在变速器输入轴上。通过离心力摆,可以进一步地改进衰减能力。离心力摆的承载法兰可以明显地有助于次级质量的惯性力矩。次级质量可以与可在储能元件上止挡的输出法兰重合,使得否则由次级质量构成的径向向内伸展的盘体通过离心力摆的承载法兰构成。因为离心力摆的承载法兰构成否则由次级质量构成的盘体,构件数量可以保持得小并且制造和安装耗费降低,由此制造成本可以进一步地降低。次级质量由此间接地至少经由承载法兰的盘体在变速器输入轴上支承和支撑。优选地,次级质量直接或间接地经由第一轴向轴承在输入轴上轴向地支承。这能够实现,出现在次级质量上的轴向力和径向力支撑在不同的构件上。例如,次级质量的全部径向力仅在变速器输入轴上支撑,并且次级质量的全部或一部分轴向力仅在输入轴上支撑。因为用于径向支撑次级质量的轴承仅支撑径向力并且基本上不支撑轴向力,所述轴承可以相应简单地和/或节省结构空间地构成,由此可以进一步地降低制造成本。尤其优选地,在第一轴向轴承和输入轴之间和/或在第一轴向轴承和次级质量之间设有尤其构成为盘簧的弹簧元件,以补偿和/或衰减轴向振动。尤其持续预紧的弹簧元件可以按压第一轴向轴承,使得可以避免咔哒噪声。此外,弹簧元件可以经由其弹簧路径补偿轴向振动,使得通过弹簧元件可以中断或至少衰减轴向振动的传播。尤其地,设有摩擦离合器,用于将与次级质量耦联的输入件与尤其经由插接齿部与变速器输入轴耦联的输出件联接,其中次级质量尤其从径向内部直接地或间接地在输出件上至少径向地支承。如果摩擦离合器构成为摩擦片离合器,那么输入件和输出件通过外摩擦片承载件或内摩擦片承载件构成。输出件尤其可以经由插接齿部抗扭地与变速器输入轴耦联。对此,输出件尤其可以具有弯曲的走向,以便能够包围离合器总成的从径向外部的摩擦离合器至径向内部的变速器输入轴的构造。通过输出件的弯曲的走向,在输出件中得出轴向伸展的子区域,所述子区域可以用作为尤其径向外部的用于轴承的容纳面,以径向支撑次级质量。由此,次级质量间接地经由摩擦离合器的输出件的径向内部的、尤其基本上毂形的子区域支撑在变速器输入轴上。变速器输入轴的用于容纳轴承的轴向突出的轴端由此可以省去。尤其地,次级质量必要时经由承载法兰的连接在中间的盘体径向向外支撑在摩擦离合器的输出件上,所述承载法兰设置用于离心力摆。优选地,次级质量经由单独的第二轴向轴承直接地或间接地轴向支承在输出件上。同样地,在第二轴向轴承和次级质量之间和/或在第二轴向轴承和输出件之间可以设有尤其构成为盘簧的弹簧元件,用于补偿和/或衰减轴向振动。次级质量由此可以沿一个轴向方向在输入轴上和沿另一轴向方向在输出件上轴向支承和支撑。出现的轴向振动可以由此支撑和/或衰减。尤其优选地,第一变速器输入轴和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同轴设置且构成为空心轴的第二变速器输入轴设为用于将扭矩导出到机动车变速器中,其中次级质量绕过第二变速器输入轴直接地或间接地在第一变速器输入轴上至少径向地支承。径向内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将内燃机的发动机轴(12)和/或电机的转子与至少一个变速器输入轴(37)联接的离合器总成,所述离合器总成具有:/n输入轴,尤其所述内燃机的发动机轴(12),用于导入在所述内燃机中产生的扭矩;/n变速器输入轴(37),用于将扭矩导出到机动车变速器中;/n双质量飞轮(16),用于衰减扭振,其中所述双质量飞轮(16)具有能与所述输入轴直接地或间接地连接的初级质量(62)和经由尤其构成为弧形弹簧的储能元件(64)能受限转动的次级质量(66),/n其中所述次级质量(66)直接地或间接地至少径向地支承在所述变速器输入轴(37)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19 DE 102019104081.71.一种用于将内燃机的发动机轴(12)和/或电机的转子与至少一个变速器输入轴(37)联接的离合器总成,所述离合器总成具有:
输入轴,尤其所述内燃机的发动机轴(12),用于导入在所述内燃机中产生的扭矩;
变速器输入轴(37),用于将扭矩导出到机动车变速器中;
双质量飞轮(16),用于衰减扭振,其中所述双质量飞轮(16)具有能与所述输入轴直接地或间接地连接的初级质量(62)和经由尤其构成为弧形弹簧的储能元件(64)能受限转动的次级质量(66),
其中所述次级质量(66)直接地或间接地至少径向地支承在所述变速器输入轴(3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总成,
其特征在于,
设有用于扭振衰减的离心力摆(18),其中所述离心力摆(18)具有可围绕转动轴线转动的承载法兰(68)和至少一个在所述承载法兰(68)上可摆动地引导的摆块(74),用于产生抵抗转动不均匀性定向的复位力矩,其中所述承载法兰(68)具有固定区域(76)和从所述固定区域(76)径向向内突出的盘体(78),所述固定区域与所述次级质量(66)固定,其中所述盘体(78)为了支承所述次级质量(66)直接地或间接地至少径向地支承在所述变速器输入轴(3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合器总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次级质量(66)直接地或间接地经由第一轴向轴承(84)轴向地支承在所述输入轴(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器总成,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轴向轴承(84)和所述输入轴(12)之间和/或在所述第一轴向轴承(84)和所述次级质量(66)之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里斯蒂安·丁格克里斯蒂安·许格尔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