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轨道进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8756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轨道进料机构,用于传送电路板上料点胶,该双轨道进料机构包括:第一输送轨道和第二输送轨道;该第一输送轨道包括:第一输送组件;与第一输送组件相对设置的第二输送组件;第一到位传感器,以及相对设于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上且用于将电路板顶升到预定点胶位置的一对第一顶升定位组件;该第二输送轨道与第一输送轨道并排设置,该第二输送轨道包括:第三输送组件;与第一输送组件相对设置的第四输送组件;第二到位传感器,以及相对设于第三输送组件和第四输送组件上且用于将电路板顶升到预定点胶位置的一对第二顶升定位组件。通过连续交替在第一输送轨道与第二输送轨道之间进行点胶,无需等待,提高点胶效率和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轨道进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输送电路板进行点胶操作的双轨道进料机构。
技术介绍
SMT(英文全称为SurfaceMountedTechnology,中文含义为表面组装技术或者表面贴装技术),它是一种将无引脚或短引线表面组装元器件(简称SMC/SMD,中文称片状元器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的表面或其它基板的表面上,通过再流焊或浸焊等方法加以焊接组装的电路装连技术。其中现有的SMT工艺中用于输送电路板的输送机构,其只能输送一个电路板,且需要等待上一个电路板点胶完成后,再运输下一个电路板到预定停板位并固定,才进行下一个电路板的点胶,期间需耗费大量时间等待,点胶效率低,产能较为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点胶效率和产能的双轨道进料机构。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轨道进料机构,进一步地,用于传送电路板上料点胶,该双轨道进料机构包括:第一输送轨道;该第一输送轨道包括:第一输送组件;与前述第一输送组件相对设置的第二输送组件;第一到位传感器,该第一到位传感器用于引导电路板在预定的位置停止并等待点胶;以及相对设于前述第一输送组件和前述第二输送组件上且用于将电路板顶升到预定点胶位置的一对第一顶升定位组件,第二输送轨道,该第二输送轨道与前述第一输送轨道并排设置,该第二输送轨道包括:第三输送组件;与前述第一输送组件相对设置的第四输送组件;第二到位传感器,该第二到位传感器用于引导电路板在预定的位置停止并等待点胶;以及相对设于前述第三输送组件和前述第四输送组件上且用于将电路板顶升到预定点胶位置的一对第二顶升定位组件。前述的双轨道进料机构,进一步地,前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前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板,多个第一输送轮、第一传动轮、第一输送带以及用于驱动第一输送带循环运动的第一输送电机,前述第一传动轮与第一输送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接,前述第一输送带套设在第一输送轮和第一传动轮上,前述,前述多个第一输送轮和第一传动轮设于前述第一输送板的同侧;前述第二输送组件包括:前述第二输送组件包括第二输送板,多个第二输送轮、第二传动轮、第二输送带以及用于驱动第二输送带循环运动的第二输送电机,前述第二传动轮与第二输送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接,前述第二输送带套设在第一输送轮和第一传动轮上,前述多个第一输送轮和第一传动轮设于前述第一输送板的同侧;前述第一到位传感器设于前述第一输送板的下游侧。前述第三输送组件包括:前述第三输送组件包括第三输送板,多个第三输送轮、第三传动轮、第三输送带以及用于驱动第三输送带循环运动的第三输送电机,前述第三传动轮与第一输送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接,前述第三输送带套设在第三输送轮和第三传动轮上,前述,前述多个第三输送轮和第一传动轮设于前述第三输送板的同侧;前述第四输送组件包括:前述第四输送组件包括第四输送板,多个第四输送轮、第四传动轮、第四输送带以及用于驱动第四输送带循环运动的第四输送电机,前述第四传动轮与第四输送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接,前述第四输送带套设在第四输送轮和第四传动轮上,前述多个第四输送轮和第四传动轮设于前述第四输送板的同侧;前述第二到位传感器设于前述第四输送板的下游侧。前述第一顶升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升降气缸,与第一升降气缸的竖直方向上的输出轴连接的第一升降块,与前述第一升降块内侧连接的第一顶升板,以及水平设于前述第一输送板的顶部且与前述第一顶升板的顶部相对设置的第一压板部;前述第一顶升板与电路板输送的方向平行设置,前述第一压板部的边缘朝向电路板的一侧突出设置。前述第一输送板上还设有用于防止未点胶电路板继续输送干扰正在点胶的电路板的第一等待传感器,且前述第一等待传感器相对前述第一到位传感器设于前述第一输送板的上游。前述第二顶升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升降气缸,与第二升降气缸的竖直方向上的输出轴连接的第二升降块,与前述第二升降块内侧连接的第二顶升板,以及水平设于前述第二输送板的顶部且与前述第二顶升板的顶部相对设置的第二压板部;前述第二顶升板与电路板输送的方向平行设置,前述第二压板部的边缘朝向电路板的一侧突出设置。前述第二输送板上还设有用于防止未点胶电路板继续输送干扰正在点胶的电路板的第二等待传感器,且前述第二等待传感器相对前述第二到位传感器设于前述第四输送板的上游。前述的双轨道进料机构,进一步地,还包括手动调宽机构,前述调宽机构包括用于调节前述第一输送轨道宽度的第一调宽组件,用于调节前述第二输送轨道宽度的第二调宽组件,以及用于调节前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输送轨道间距的第三调宽组件;该第一调宽组件包括分别设于前述第一输送板前侧以及后侧的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分别设于前述第二输送板前侧以及后侧的第三支撑座和第四支撑座,沿左右方向穿设过前述第四支撑座且与前述第四支撑座相连接的第一滚珠丝杆,与前述第一滚珠丝杆一端连接的第一摇杆,与前述第一摇杆扣合连接的第一摇柄,沿左右方向穿设过前述第三支撑座且与前述第三支撑座相连接的第二滚珠丝杆,前述第一滚珠丝杆与前述第二滚珠丝杆传动连接;该第二调宽组件包括分别设于前述第三输送板前侧以及后侧的第五支撑座和第六支撑座,分别设于前述第四输送板前侧以及后侧的第七支撑座和第八支撑座,沿左右方向依次穿设过前述第四支撑座、前述第六支撑座和前述第八支撑座,且与前述第八支撑座连接的第三滚珠丝杆,与前述第三滚珠丝杆的一端连接的第二摇杆,沿左右方向穿设过前述第七支撑座且与前述第七支撑座相连接的第四滚珠丝杆,前述第三滚珠丝杆与前述第四滚珠丝杆传动连接;该第三调宽组件包括沿左右方向依次穿设过前述第四支撑座、前述第六支撑座和前述第八支撑座,且与前述第六支撑座连接的第五滚珠丝杆,与前述第五丝杆3511的一端连接的第三摇杆,沿左右方向穿设过前述第五支撑座且与前述第五支撑座的第六滚珠丝杆,前述第五滚珠丝杆与前述第六滚珠丝杆传动连接。前述的双轨道进料机构,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调节前述第一输送轨道宽度的第一步进电机,用于调节前述第二输送轨道宽度的第二步进电机,以及用于调节前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输送轨道间距的第三步进电机;前述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前述第二滚珠丝杆动力连接,前述第二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前述第四滚珠丝杆动力连接,前述第三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前述第六滚珠丝杆动力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第一输送轨道的电路板进行点胶时,通过第二到位传感器对将第二输送轨道的电路板进行到位检测,通过第二顶升定位组件对第二输送轨道的电路板进行顶升定位,等待点胶;而在第二输送轨道的电路板进行点胶时,通过第一到位传感器对将第一输送轨道的电路板进行到位检测,通过第一顶升定位组件对第一输送轨道的电路板进行顶升定位,等待点胶;如此连续交替在第一输送轨道与第二输送轨道之间进行点胶,无需等待,提高点胶效率和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双轨道进料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双轨道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轨道进料机构(100),其特征在于,用于传送电路板上料点胶,该双轨道进料机构(100)包括:/n第一输送轨道(10),该第一输送轨道(10)包括:/n第一输送组件(11);/n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11)相对设置的第二输送组件(12);/n第一到位传感器(13),该第一到位传感器(13)用于引导电路板在预定的位置停止并等待点胶;以及/n相对设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11)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12)上且用于将电路板顶升到预定点胶位置的一对第一顶升定位组件(14),/n第二输送轨道(20),该第二输送轨道(20)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10)并排设置,该第二输送轨道(20)包括:/n第三输送组件(21);/n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11)相对设置的第四输送组件(22);/n第二到位传感器(23),该第二到位传感器(23)用于引导电路板在预定的位置停止并等待点胶;以及/n相对设于所述第三输送组件(21)和所述第四输送组件(22)上且用于将电路板顶升到预定点胶位置的一对第二顶升定位组件(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轨道进料机构(100),其特征在于,用于传送电路板上料点胶,该双轨道进料机构(100)包括:
第一输送轨道(10),该第一输送轨道(10)包括:
第一输送组件(11);
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11)相对设置的第二输送组件(12);
第一到位传感器(13),该第一到位传感器(13)用于引导电路板在预定的位置停止并等待点胶;以及
相对设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11)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12)上且用于将电路板顶升到预定点胶位置的一对第一顶升定位组件(14),
第二输送轨道(20),该第二输送轨道(20)与所述第一输送轨道(10)并排设置,该第二输送轨道(20)包括:
第三输送组件(21);
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11)相对设置的第四输送组件(22);
第二到位传感器(23),该第二到位传感器(23)用于引导电路板在预定的位置停止并等待点胶;以及
相对设于所述第三输送组件(21)和所述第四输送组件(22)上且用于将电路板顶升到预定点胶位置的一对第二顶升定位组件(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轨道进料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11)包括:所述第一输送组件(11)包括第一输送板(111),多个第一输送轮(112)、第一传动轮(113)、第一输送带(114)以及用于驱动第一输送带(114)循环运动的第一输送电机(115),所述第一传动轮(113)与第一输送电机(115)的电机轴相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带(114)套设在第一输送轮(112)和第一传动轮(113)上,所述多个第一输送轮(112)和第一传动轮(113)设于所述第一输送板(111)的同侧;
所述第二输送组件(12)包括:所述第二输送组件(12)包括第二输送板(121),多个第二输送轮(122)、第二传动轮(123)、第二输送带(124)以及用于驱动第二输送带(124)循环运动的第二输送电机(125),所述第二传动轮(123)与第二输送电机(125)的电机轴相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带(124)套设在第二输送轮(122)和第二传动轮(123)上;
所述第一到位传感器(13)设于所述第一输送板(111)的下游侧;
所述第三输送组件(21)包括:所述第三输送组件(21)包括第三输送板(211),多个第三输送轮(212)、第三传动轮(213)、第三输送带(214)以及用于驱动第三输送带(214)循环运动的第三输送电机(215),所述第三传动轮(213)与第一输送电机(115)的电机轴相连接,所述第三输送带(214)套设在第三输送轮(212)和第三传动轮(213)上,所述多个第三输送轮(212)和第一传动轮(113)设于所述第三输送板(211)的同侧;
所述第四输送组件(22)包括:所述第四输送组件(22)包括第四输送板(221),多个第四输送轮(222)、第四传动轮(223)、第四输送带(224)以及用于驱动第四输送带(224)循环运动的第四输送电机(225),所述第四传动轮(223)与第四输送电机(225)的电机轴相连接,所述第四输送带(224)套设在第四输送轮(222)和第四传动轮(223)上,所述多个第四输送轮(222)和第四传动轮(223)设于所述第四输送板(221)的同侧;
所述第二到位传感器(23)设于所述第四输送板(221)的下游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轨道进料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升定位组件(14)包括第一升降气缸(141),与第一升降气缸(141)的竖直方向上的输出轴连接的第一升降块(142),与所述第一升降块(142)内侧连接的第一顶升板(143),以及水平设于所述第一输送板(111)的顶部且与所述第一顶升板(143)的顶部相对设置的第一压板部(144);
所述第一顶升板(143)与电路板输送的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压板部(144)的边缘朝向电路板的一侧突出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轨道进料机构(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文科
申请(专利权)人:恩捷斯智能系统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