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修复设备及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862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道路修复设备及修复方法,属于道路修补技术领域,包括外壳、鼓风机、灌装盒、压平辊以及直线驱动器,鼓风机设于安装空间内,外壳内设有与鼓风机连通的盛石箱;灌装盒的上下端均设有开口,且下端面与行走轮的下端平齐;外壳的内壁上设有上下移动的滑块和一端与滑块铰接的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压平辊铰接;直线驱动器自由端与滑块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城市道路修复设备,通过这种方式,在灌装盒内混凝土可以随着外壳的移动连续向道路缝隙中填充混凝土,无需多次往返于混凝土车与外壳之间,省事省力,工作效率较高,同时可以通过控制直线驱动器快速运动使压平辊多次往复运动压平、压实混凝土,提高了混凝土修补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市道路修复设备及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修补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城市道路修复设备及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公路多采用混凝土结构,在修补城市道路缝隙时,工作人员手提盛满混凝土的水桶向道路缝隙内倾倒混凝土,将混凝土灌满道路缝隙,混凝土硬化后完成修补道路缝隙的工作。但是这种工作方式需要工作人员多次往返于混凝土车中,向水桶内加入混凝土,耗时耗力,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道路修复设备及修复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作人员手提混凝土桶修补道路缝隙的方式工作效率较低,且修补效果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城市道路修复设备,包括:外壳,内设有安装空间;所述外壳的下端设有多个行走轮;鼓风机,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下端穿过所述外壳并位于所述外壳外,用于吸取道路间隙内的砂石;所述外壳内设有与所述鼓风机连通的盛石箱;灌装盒,固设于所述外壳的下端,用于向道路缝隙中灌入道路间隙;所述灌装盒的上下端均设有开口,且下端面与所述行走轮的下端平齐;压平辊,设于所述外壳上,且位于所述灌装盒远离所述鼓风机的一侧,用于压平混凝土;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有上下移动的滑块和一端与所述滑块铰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平辊铰接;直线驱动器,自由端与所述滑块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滑块在所述外壳内壁上往复滑动,进而使所述压平辊往复运动压平混凝土。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外壳内还设有位于所述灌装盒上方的搅拌罐,所述搅拌罐的下端通过阀门与所述灌装盒的上端开口相连通;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搅拌罐连通的进料口。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搅拌罐位于所述盛石箱的一侧,并通过倾斜管道连通,用于将所述盛石箱内砂石加入所述搅拌罐内。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倾斜管道上设有长条孔,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长条孔对应的通孔;所述倾斜管道上设有通过穿过所述长条孔和所述通孔的搅动轴。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长条孔远离所述盛石箱的一侧设有遮挡板。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外壳内设有用于朝向所述搅拌罐加水的水箱。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灌装盒的下端设有弹性套筒。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外壳远离所述鼓风机的一侧设有扶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城市道路修复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城市道路修复设备,工作人员推动外壳运动至道路缝隙的上方,并启动鼓风机将道路缝隙中的砂石吸走至盛石箱中,然后向灌装盒内加入混凝土,混凝土在灌装盒的限制下穿过开口填充进道路缝隙或者平铺于道路缝隙的两侧,然后由压平辊压在填充的混凝土上,对混凝土进行压实,操作压平辊时,启动直线驱动器,直线驱动器驱动滑块在外壳内壁上下滑动,进而借助连接杆使压平辊前后往复运动进而多次压实混凝土,达到较好的压平效果,通过这种方式,在灌装盒内混凝土可以随着外壳的移动连续向道路缝隙中填充混凝土,无需多次往返于混凝土车与外壳之间,省事省力,工作效率较高,同时可以通过控制直线驱动器快速运动使压平辊多次往复运动压平、压实混凝土,提高了混凝土修补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道路修复方法,包括任意一项上述的城市道路修复设备,还包括清理缝隙内杂质,并松动所述缝隙内的砂石;在所述缝隙的底面钻削安装孔,在所述安装孔内安装第一钢筋,并锤击所述第一钢筋至所述第一钢筋的上端面低于地面。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安装孔为多个,相邻两个所述安装孔内的所述第一钢筋通过第二钢筋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城市道路修复方法,首先清理道路缝隙中的塑料袋、塑料制品等非砂石杂质,并使用搅拌棍在缝隙内往复运动,将砂石与缝隙内壁、地面分离开,便于后续使用鼓风机将砂石吸出;然后在缝隙底面上开设多个安装孔,然后在安装孔中安装第一钢筋,并使用锤子等工具向下锤击第一钢筋,直至第一钢筋的上端面低于地面高度;然后可以使用凿毛机在缝隙两侧的路面上凿毛,使路面形成粗糙面,并向缝隙内、粗糙面上洒水;然后工作人员推动外壳移动至道路缝隙处,使用鼓风机将缝隙中松动的砂石吸出至盛石箱中,并且鼓风机在吸出砂石的过程中也对缝隙内、粗糙面上的水分进行吸收,使缝隙、粗糙面的表面干燥;进而借助灌装盒向缝隙内、粗糙面上加入混凝土,混凝土进入缝隙内后与钢筋混合形成更为稳定的修补结构,保证路面可以长时间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城市道路修复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城市道路修复设备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城市道路修复设备的左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扶手的城市道路修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城市道路修复设备的剖视图;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倾斜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平辊、滑块的连接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灌装盒的结构示意图一;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灌装盒的结构示意图二;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城市道路修复方法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外壳;11、安装空间;12、行走轮;13、搅拌罐;131、阀门;132、出料口;14、进料口;15、倾斜管道;151、长条孔;152、通孔;153、搅动轴;154、遮挡板;16、水箱;161、水泵;162、连接管;163、进水孔;164、液位计;17、扶手;2、鼓风机;21、盛石箱;22、转动门;23、弹性软管;3、灌装盒;31、弹性套筒;4、压平辊;41、滑块;411、横杆;42、连接杆;43、滑槽;5、直线驱动器;6、缝隙;61、粗糙面;62、第一钢筋;63、第二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10,现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城市道路修复设备进行说明。一种城市道路修复设备,包括外壳1、鼓风机2、灌装盒3、压平辊4以及直线驱动器5,外壳1内设有安装空间11;外壳1的下端设有多个行走轮12;鼓风机2设于安装空间11内,且下端穿过外壳1并位于外壳1外,用于吸取道路间隙内的砂石;外壳1内设有与鼓风机2连通的盛石箱21;灌装盒3固设于外壳1的下端,用于向道路缝隙中灌入道路间隙;灌装盒3的上下端均设有开口,且下端面与行走轮12的下端平齐;压平辊4设于外壳1上,且位于灌装盒3远离鼓风机2的一侧,用于压平混凝土;外壳1的内壁上设有上下移动的滑块41和一端与滑块41铰接的连接杆42,连接杆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城市道路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内设有安装空间;所述外壳的下端设有多个行走轮;/n鼓风机,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下端穿过所述外壳并位于所述外壳外,用于吸取道路间隙内的砂石;所述外壳内设有与所述鼓风机连通的盛石箱;/n灌装盒,固设于所述外壳的下端,用于向道路缝隙中灌入道路间隙;所述灌装盒的上下端均设有开口,且下端面与所述行走轮的下端平齐;/n压平辊,设于所述外壳上,且位于所述灌装盒远离所述鼓风机的一侧,用于压平混凝土;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有上下移动的滑块和一端与所述滑块铰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平辊铰接;/n直线驱动器,自由端与所述滑块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滑块在所述外壳内壁上往复滑动,进而使所述压平辊往复运动压平混凝土。/n

【技术特征摘要】
1.城市道路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内设有安装空间;所述外壳的下端设有多个行走轮;
鼓风机,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下端穿过所述外壳并位于所述外壳外,用于吸取道路间隙内的砂石;所述外壳内设有与所述鼓风机连通的盛石箱;
灌装盒,固设于所述外壳的下端,用于向道路缝隙中灌入道路间隙;所述灌装盒的上下端均设有开口,且下端面与所述行走轮的下端平齐;
压平辊,设于所述外壳上,且位于所述灌装盒远离所述鼓风机的一侧,用于压平混凝土;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有上下移动的滑块和一端与所述滑块铰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平辊铰接;
直线驱动器,自由端与所述滑块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滑块在所述外壳内壁上往复滑动,进而使所述压平辊往复运动压平混凝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道路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还设有位于所述灌装盒上方的搅拌罐,所述搅拌罐的下端通过阀门与所述灌装盒的上端开口相连通;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搅拌罐连通的进料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道路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位于所述盛石箱的一侧,并通过倾斜管道连通,用于将所述盛石箱内砂石加入所述搅拌罐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云良刘双龙冯瑞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