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T5D作为靶标在检测和治疗无头精子症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8459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TENT5D作为靶标在检测和治疗无头精子症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TENT5D突变引起TENT5D功能蛋白缺失,可能影响精子头尾连接,最终诱导无头精子症和不育的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TENT5D作为靶标在检测和治疗无头精子症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TENT5D作为靶标在检测和治疗无头精子症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据2020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中国大陆的人口出生率仅为10.48‰,创1949年有记录以来最低,且二孩及以上孩次的比例高达59.5%。更加严峻的是,我国育龄妇女平均初育年龄已经从1990年的23.4岁提高到到2017年的26.8岁,在经济发达省份更是推迟到30岁以后,并有继续走高趋势。我国生育政策发挥成效的同时,也为生殖医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乔杰组基于中国人群的不孕不育流行病学研究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年龄在20-49岁夫妇的不孕不育的发生率已经达到了25%左右。在不孕不育的夫妇中,男性因素约占40-50%左右不育。临床上导致男性不育的因素很多,精子发生异常是重要原因之一,包括无精子症、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畸形精子症及混合前述几种类型等。根据2010年最新版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畸形精子症被定义为正常形态精子占比低于4%。严重的畸形精子症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特别是以下几种单一类型的畸形精子症:圆头精子症(globozoospermia)、大头精子症(macrozoospermia)、无头精子症(acephalicspermatozoa)和精子鞭毛多发形态异常症(multiplemorphologicalabnormalitiesofthespermflagella)等。其中无头精子症又被称为大头针状精子(pinheadspermatozoa)或断头精子(decapitatedspermatozoa),无头精子症患者的精子头部缺失或伴有少量精子头部松动。这种单一类型的畸形精子症患者多发生在近亲结婚的家系中,且往往具有家族富集的特点,特别是在家系中发现两个兄弟都有类似的表型,因此无头精子症由遗传因素导致的可能性较大。无头精子症由于受到的关注较少,易被漏诊或与圆头精子症混淆,因此对该病的认识非常有限。以往研究认为中心粒不能迁移并正常附着在精子的尾端核孔上,会导致精子无头或头与尾部中段连接异常。虽然研究者们已经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将无头精子的形态描述得非常详细,但是人类无头精子症的致病原因一直是未知的。2016年Zhu等人的研究发现SUN5基因突变可能导致人类无头精子症,后续包括申请人及其合作团队在内的多个研究小组也陆续发现SUN5基因突变引起无头精子症,并且进一步通过小鼠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揭示了SUN5蛋白在锚定精子头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随后,科研人员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首次在一个近亲结婚家系的无头精子症患者中发现BRDT突变,并初步揭示了该基因突变导致无头精子症发生的潜在机制。有研究人员首次发现并报道了DNAH6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无头精子症的发生。近期,科研人员在另一个近亲结婚家系中定位到一个无头精子症相关新基因TSGA10。TSGA10是睾丸高度特异表达基因,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我们发现该蛋白定位于精子头尾连接处。与SUN5突变导致的无头精子症不同的是,TSGA10突变导致的无头精子症的头尾断裂区域位于精子尾部中段(midpiece)区,而不是SUN5突变研究中所示的头尾连接颈部区域。因此TSGA10突变导致头精子症的分子机制可能是不同的。2018年科研人员发现PMFBP1(定位于精子头尾连接处颈部)纯合无义突变(p.gln802*)通过阻碍头尾结合部(HTCA)的发育而导致无头精子发生,ZhuF等也几乎同时发现PMFBP1基因突变会导致无头精子症发生。2019年,科研人员再次发现中心体蛋白CEP112突变会导致无头精子症发生。在上述文献报道中,SUN5、PMFBP1基因突变并不影响IVF助孕结局,而TSGA10、DNAH6、BRDT、CEP112基因突变可能影响IVF助孕结局。综上所述,截至目前,科研人员已发现SUN5、DNAH6、BRDT、PMFBP1、TSGA10、CEP112多个无头精子症相关基因。其中SUN5基因突变可能占所有无头精子症患者中的30-50%,其余已经报道的基因突变约占10-20%,这意味着还有大量的无头精子症患者的遗传学致病因素并未揭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TENT5D作为靶标在检测和治疗无头精子症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TENT5D作为检测靶标在制备诊断无头精子症的试剂盒中的应用。TENT5D作为治疗靶标在制备治疗无头精子症的试剂盒中的应用。TENT5D突变的拮抗物质在制备防治无头精子症的药物中的应用。一种诊断无头精子症的试剂盒,包括能够检测TENT5D是否突变的试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能够检测TENT5D是否突变的试剂包括PCR检测TENT5D是否突变的试剂。一种治疗无头精子症的试剂盒,包括能够治疗TENT5D突变的试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能够治疗TENT5D突变的试剂包括TENT5D突变的拮抗物质。一种防治无头精子症的药物,其有效成分包括TENT5D突变的拮抗物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其有效成分为TENT5D突变的拮抗物质。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TENT5D突变引起TENT5D功能蛋白缺失,可能影响精子头尾连接,最终诱导无头精子症和不育的形成。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TENT5D基因突变无头精子症患者及家系图。其中,携带TENT5D基因突变的无头精子症表型患者的家系分析,黑色方块表示不育的患者,半黑圆形表示该家族中杂合突变携带者。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TENT5D基因在人体各个组织中的表达丰度图。其中,在TheHumanProteinAtlas网站中TENT5D基因在人体各个组织中的RNA表达丰度。数据分别来自Consensusdataset、HPAdataset和GTExdataset。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患者TENT5D基因突变位点在基因组和蛋白结构域上的位置。其中,(A)显示了TENT5D突变位点在基因组中的位置,(B)显示了TENT5D突变位点在TENT5D的蛋白结构域上的位置,绿色框显示DUF1693结构域。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Sanger测序验证TENT5D基因突变符合X-连锁隐性遗传模式的结果图。其中,Sanger测序确认患者是TENT5D基因c.G823T:p.E275X杂合突变携带者;其父亲该位点未突变;其母亲是c.G823T:p.E275X杂合突变携带者。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TENT5D基因突变无头精子症患者精子巴氏染色图。其中,Control为对照的精子,Patient为患者的精子,与正常对照相比,TENT5D基因突变的患者精子形态明显异常,绝大部分精子头部缺失。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TENT5D基因突变无头精子症患者精子透射电镜超微结构图。其中,LC,纵向截面;对照精子结构完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TENT5D作为检测靶标在制备诊断无头精子症的试剂盒中的应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TENT5D作为检测靶标在制备诊断无头精子症的试剂盒中的应用。


2.TENT5D作为治疗靶标在制备治疗无头精子症的试剂盒中的应用。


3.TENT5D突变的拮抗物质在制备防治无头精子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4.一种诊断无头精子症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检测TENT5D是否突变的试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够检测TENT5D是否突变的试剂包括PCR检测TENT5D是否突变的试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艳伟苏志英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厦门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