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引流组织修复生物膜敷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7967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滑引流组织修复生物膜敷贴,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层叠固定的第一生物膜、第一吸水胶和第一吸水垫,其中第一生物膜,用于覆盖疮口患处,促进疮口新生细胞生长并隔绝微生物,防止微生物侵染疮口;第一生物膜上有1个或多个第一引流孔或第一引流切口;第一吸水胶,用于将第一生物膜固定在第一吸水垫的上面,并可辅助地用于吸取少量从疮口患处流出的组织液或血水;第一吸水垫,其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生物膜的面积,主要用于吸取疮口患处流出的组织液或血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当创口有较多血水或组织液时有良好的引流作用,保证生物膜能和疮面紧密贴合,不滑动、不移位,隔离微生物,促进细胞贴附和组织再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滑引流组织修复生物膜敷贴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织修复生物膜敷贴,具体涉及一种防滑引流组织修复生物膜敷贴。
技术介绍
敷贴是临床上一种经典的封闭伤口工具,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很广泛,其主要目的在于封闭创面,促进伤口愈合。传统敷贴有纱布、棉花、胶布、合成高分子聚合物(如水凝胶、尼龙、涤纶、硅橡胶等),这些敷贴多存在组织相容性差、透气性差、易引起过敏,甚至易与疮面组织产生粘连等缺点。目前有一种新开发的由猪小肠黏膜下层(smallintestinalsubmucosa,SIS)基质制备的组织修复生物膜,含有天然细胞外基质和天然排列的胶原结构,是一种比较优越的新型组织修复敷料。该敷料具有透气性好、能隔绝微生物、组织相容性好、促进细胞贴附、组织再生等优点。然而,由于组织修复生物膜大多很薄且质地致密,当创口有较多血水或组织液时不易固定、容易移位,也不便引流。这就导致无法发挥该组织修复膜的优势,甚至导致创口发生感染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滑引流组织修复生物膜敷贴,其优点是:透气、透水,当创口有较多血水或组织液时它有良好的引流作用,保证生物膜能和疮面紧密贴合,不滑动、不移位,隔离微生物,促进细胞贴附和组织再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滑引流组织修复生物膜敷贴,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层叠固定的第一生物膜、第一吸水胶和第一吸水垫,其中:第一生物膜,用于覆盖疮口患处,促进疮口新生细胞生长并隔绝微生物,防止微生物侵染疮口;所述第一生物膜上有1个或多个第一引流孔或第一引流切口;第一吸水胶,用于将第一生物膜固定在第一吸水垫的上面,并可辅助地用于吸取少量从疮口患处流出的组织液或血水;第一吸水垫,其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生物膜的面积,主要用于吸取疮口患处流出的组织液或血水。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滑引流组织修复生物膜敷贴还包括第二吸水胶和第二生物膜,所述第二吸水胶将第二生物膜固定在第一吸水垫的下面,所述第二生物膜有1个或多个第二引流孔或第二引流切口;所述第二生物膜的第二引流孔或第二引流切口和第一生物膜的第一引流孔或第一引流切口位置是错开的,两两相邻的上下两层中,下面一层的表面积大于上面一层的表面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流切口或第二引流切口为一字型或Y字型或十字型或米字型;所述第一引流孔或第二引流孔的直径在10mm以内;在同一片生物膜上的多个所述第一引流切口或第二引流切口,或第一引流孔或第二引流孔,之间的直线距离在10mm以上。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引流组织修复生物膜敷贴还包括第三吸水胶和第二吸水垫,所述第三吸水胶将第二吸水垫固定在第二生物膜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引流组织修复生物膜敷贴还包括:胶布,其环绕于第二吸水垫的外周,用于将整体防滑引流组织修复生物膜敷贴固定在疮口患处。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引流组织修复生物膜敷贴还包括:密封袋,其将整体防滑引流组织修复生物膜敷贴无菌包装在该密封袋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生物膜和第二生物膜均是用猪小肠粘膜下层基质制备的生物膜;或者第一生物膜是用猪小肠粘膜下层基质制备的,第二生物膜是用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网格膜替代;或者第一生物膜和第二生物膜均是用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网格膜替代。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生物膜和第二生物膜的厚度均为0.01mm至0.8m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生物膜和第二生物膜的外形均为长方形、正圆形、椭圆形或异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生物膜或第二生物膜的尺寸为0.5cm×1cm至15cm×30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组织修复生物膜大多很薄,当创口有较多血水或组织液时不易固定、容易移位,也不便引流。这就导致无法发挥该组织修复膜的优势,甚至导致创口发生感染的安全隐患。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引流孔或第一引流切口、第一吸水胶、第一吸水垫,使用时如果疮口有较多血水或组织液,可以通过第一生物膜上的第一引流孔或第一引流切口被其上面覆盖的第一吸水胶、第一吸水垫所吸收,保证第一生物膜能和疮面紧密贴合,不滑动、不移位,隔离微生物,促进细胞贴附和组织再生。此外,如果疮口有很多血水或组织液流出使第一吸水垫被饱和不能再吸附液体,这时可以撕开第一吸水垫,使第一吸水垫与第一生物膜分离,更换新的吸水垫或杀菌过的洁净纱布来帮助吸收血水或组织液;由于本技术上用于固定第一生物膜与第一吸水垫的吸水胶吸水后会失去粘性,从而当撕开第一吸水垫时,第一吸水垫能轻易地与生物膜分离,生物膜依然留在疮口处保护疮口。而传统的敷贴斯开时往往会再次使疮口受伤或造成微生物污染。作为进一步优选的一个方案,含错位引流孔或引流切口的双层生物膜(即第一生物膜和第二生物膜)及吸水垫(即第一吸水垫和第二吸水垫)的使用进一步保障隔离微生物和吸收疮口流出的血水或组织液,从而更好地发挥生物膜敷料具有透气性好、组织相容性好、隔绝微生物、促进细胞贴附、组织再生等优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1的一种防滑引流组织修复生物膜敷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的一种防滑引流组织修复生物膜敷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3的一种防滑引流组织修复生物膜敷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防滑引流组织修复生物膜敷贴的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的防滑引流组织修复生物膜敷贴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4的一种防滑引流组织修复生物膜敷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防滑引流组织修复生物膜敷贴的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优选的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参见图1所示,一种防滑引流组织修复生物膜敷贴,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层叠固定的第一生物膜10、第一吸水胶20和第一吸水垫30,其中:第一生物膜10,用于覆盖疮口患处,促进疮口新生细胞生长并隔绝微生物,防止微生物侵染疮口;第一生物膜10上有多个第一引流孔11;该第一生物膜优选是用猪小肠粘膜下层基质制备的生物膜。该第一生物膜的厚度为0.01mm至0.8mm,最好是0.03mm至0.08mm。该第一生物膜的外形包括但不限于为长方形、正圆形、椭圆形或异形。异形即是任意一种不规则形状,第一生物膜的尺寸可以根据疮口形状设计或者根据疮口大小定制或现场剪切,该第一生物膜面积要能覆盖整个疮口,等于或大于疮口的面积即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滑引流组织修复生物膜敷贴,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层叠固定的第一生物膜、第一吸水胶和第一吸水垫,其中:/n第一生物膜,用于覆盖疮口患处,促进疮口新生细胞生长并隔绝微生物,防止微生物侵染疮口;所述第一生物膜上有1个或多个第一引流孔或第一引流切口;/n第一吸水胶,用于将第一生物膜固定在第一吸水垫的上面,并可辅助地用于吸取少量从疮口患处流出的组织液或血水;/n第一吸水垫,其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生物膜的面积,主要用于吸取疮口患处流出的组织液或血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滑引流组织修复生物膜敷贴,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层叠固定的第一生物膜、第一吸水胶和第一吸水垫,其中:
第一生物膜,用于覆盖疮口患处,促进疮口新生细胞生长并隔绝微生物,防止微生物侵染疮口;所述第一生物膜上有1个或多个第一引流孔或第一引流切口;
第一吸水胶,用于将第一生物膜固定在第一吸水垫的上面,并可辅助地用于吸取少量从疮口患处流出的组织液或血水;
第一吸水垫,其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生物膜的面积,主要用于吸取疮口患处流出的组织液或血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引流组织修复生物膜敷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吸水胶和第二生物膜,所述第二吸水胶将第二生物膜固定在第一吸水垫的下面,所述第二生物膜有1个或多个第二引流孔或第二引流切口;所述第二生物膜的第二引流孔或第二引流切口和第一生物膜的第一引流孔或第一引流切口位置是错开的,两两相邻的上下两层中,下面一层的表面积大于上面一层的表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滑引流组织修复生物膜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切口或第二引流切口为一字型或Y字型或十字型或米字型;所述第一引流孔或第二引流孔的直径在10mm以内;在同一片生物膜上的多个所述第一引流切口或第二引流切口、或第一引流孔或第二引流孔,之间的直线距离在10mm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滑引流组织修复生物膜敷贴,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征
申请(专利权)人:承功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