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7799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封堵装置,包括密封盘,以及与密封盘连接且位于密封盘一侧的固定架,固定架包括与密封盘连接的连接部、以及至少一个支撑体,至少一个支撑体从连接部辐射出并朝向近端延伸,从而形成多个支承段,固定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约束部和至少一个第二约束部,至少一个第一约束部与至少一个第二约束部通过至少一个约束件相连,以对至少一个支承段朝远离固定架的方向移动进行约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封堵装置能够给予伞状固定架的多个支承段一定的径向约束,以避免支承段过度向外张开所带来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封堵装置
本技术涉及介入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封堵人体或动物体的体内开口的封堵装置。
技术介绍
左心耳封堵器、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动脉瘤封堵器等封堵装置,由于其结构实现封堵的优异性以及植入患者体内后几乎不存在会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等特点,越来越多地受到医生和患者的信赖。尤其是具有伞状结构固定架的封堵器,例如悬臂式封堵器,其固定架的各个支撑杆的悬空部分,例如支承段部分,由于相互之间不存在约束,因而,能够更好地适应体内具有不同结构的待封堵部位。然而,正是由于各个支撑杆的悬空部分相互之间不存在约束,以左心耳封堵为例,在植入体内后,可能会由于左心耳内部腔体的结构和梳状肌的影响,而致使部分的支承段向外张开的角度过大,不仅不能使支撑杆有效贴合左心耳的内壁,且支承段的末端有可能与左心耳的内壁接触,从而在心脏跳动的过程中,由于存在相互摩擦,会使左心耳内壁破损,进而导致出现心包积液甚至磨穿左心耳内壁的手术风险。此外,由编织丝经过编织和热定型为伞状编织网的固定架,在热定型后其近端呈开口状,且由位于该近端开口附近的支撑体部分(也即支承段)为其提供支撑以便固定。这样的固定架在封堵器的释放过程中,也会存在部分的支承段过度向外张开而影响固定架在体内的固定,同样也会带来一定的手术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伞状封堵装置在植入体内时,会发生部分的支承段过度向外张开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封堵装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封堵装置,包括密封盘,以及与所述密封盘连接且位于所述密封盘一侧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与所述密封盘连接的连接部、以及至少一个支撑体,所述至少一个支撑体从所述连接部辐射出并朝向近端延伸,从而形成多个支承段,所述固定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约束部和至少一个第二约束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约束部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约束部通过至少一个约束件相连,以对至少一个所述支承段朝远离所述固定架的方向移动进行约束。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设有所述第一约束部的支撑体,与设有所述第二约束部的支撑体相同或不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约束部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约束部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所述支承段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支承段上设有至少一个朝向所述密封盘的锚刺,所述锚刺的根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承段上,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约束部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约束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承段上距离所述锚刺的根部0.1毫米至2毫米的范围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约束部设置在所述支承段上;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约束部设置在所述固定架的以下位置之一:所述支承段、所述支撑体的除所述支承段外的部分、所述连接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支承段还包括弯曲段,所述第一约束部设置于所述弯曲段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固定架的周向方向,相邻近的至少两个所述支承段通过至少一个所述约束件串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上设有至少一个阻流膜或编织网,且所述至少一个阻流膜或编织网的至少一部分边缘包覆所述支承段的末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约束件上设有至少一个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具有弹性且长度可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约束部为第一通孔和/或所述第二约束部为第二通孔,所述约束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或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约束件的至少一部分可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或所述第二通孔内滑动。上述封堵装置,固定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约束部和至少一个第二约束部,至少一个第一约束部与至少一个第二约束部通过至少一个约束件连接,从而能够对固定架上的多个支承段朝远离固定架的方向移动进行约束,避免支承段过度向外张开。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封堵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封堵装置的固定架从其近端至远端看去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封堵装置的固定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的封堵装置的另一固定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的封堵装置中支撑体上设置的第一约束部或第二约束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1的封堵装置中支撑体上设置的第一约束部或第二约束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1的封堵装置中支撑体上设置的第一约束部或第二约束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1的封堵装置中支撑体上设置的第一约束部或第二约束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1的封堵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1的封堵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1的封堵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2的封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实施例3的封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实施例4的封堵装置的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实施例5的封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为了便于观察,其固定架朝向一侧弯曲;图16为实施例6的封堵装置的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实施例6的封堵装置的固定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介入医疗器械领域,一般将植入人体或动物体内的医疗器械的距离操作者较近的一端称为“近端”,将距离操作者较远的一端称为“远端”,并依据此原理定义医疗器械的任一部件的“近端”和“远端”。“轴向”一般是指医疗器械在被输送时的长度方向,“径向”一般是指医疗器械的与其“轴向”垂直的方向,并依据此原理定义医疗器械的任一部件的“轴向”和“径向”。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封堵装置可植入到人体或动物体的具有开口的体内组织处,用于封堵该开口,优选用于左心耳封堵和动脉瘤封堵,但不仅限于此。实施例1实施例1提供一种封堵装置100,请一并参考图1和图2,包括弹性的密封盘110,以及与密封盘110连接且位于密封盘110一侧的弹性的固定架120,密封盘110和固定架120可直接相连或通过至少一个连接件相连。连接件可为柔性或刚性连接件,其可以通过套设连接或焊接等方式分别与密封盘110和固定架120各自的一端连接。本实施例中,密封盘110与固定架120直接连接,具体地,密封盘110的远端伸入位于固定架120近端的连接部121内并固定。密封盘110可由至少一根具有超弹性和形状记忆性的金属丝(例如镍钛合金丝)或生物可相容的高分子丝,经过编织为网管后,网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套管111收口固定,再热定型成扁平状或盘状等形状,其形状不限,只要能够在植入体内后封堵组织开口即可。位于密封盘110近端的套管111不仅可收束金属丝的近端,还可与输送封堵装置100的输送装置的远端可拆卸连接,例如螺纹连接。位于密封盘110远端的套管(图未示出)不仅用于收束金属丝的远端,还用于与固定架120的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封堵装置,包括密封盘,以及与所述密封盘连接且位于所述密封盘一侧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与所述密封盘连接的连接部、以及至少一个支撑体,所述至少一个支撑体从所述连接部辐射出并朝向近端延伸,从而形成多个支承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约束部和至少一个第二约束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约束部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约束部通过至少一个约束件相连,以对至少一个所述支承段朝远离所述固定架的方向移动进行约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堵装置,包括密封盘,以及与所述密封盘连接且位于所述密封盘一侧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与所述密封盘连接的连接部、以及至少一个支撑体,所述至少一个支撑体从所述连接部辐射出并朝向近端延伸,从而形成多个支承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约束部和至少一个第二约束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约束部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约束部通过至少一个约束件相连,以对至少一个所述支承段朝远离所述固定架的方向移动进行约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所述第一约束部的支撑体,与设有所述第二约束部的支撑体相同或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约束部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约束部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所述支承段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支承段上设有至少一个朝向所述密封盘的锚刺,所述锚刺的根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承段上,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约束部和/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约束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承段上距离所述锚刺的根部0.1毫米至2毫米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安宁刘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