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患者转运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7265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体式患者转运床垫,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包括床垫本体,所述床垫本体包括左片、右片以及设于床垫本体头端和尾端的连接部件;所述左片与右片均包括由若干个气囊组成的片体,气囊中填充有颗粒物;左片与右片上均设有气囊通气口;气囊通气口与内部的颗粒物之间设有颗粒物拦截装置;左片的片体与右片的片体可通过所述连接部件连接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床垫本体可变硬,方便搬运,更省时省力;且在转运过程中,可减少与病人的直接接触,避免反复挪动患者身体,能有效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对气囊进行交替充气和抽气,可解决患者在推床上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问题,避免形成压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患者转运床垫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患者转运床垫。
技术介绍
患者接受治疗时,需要从病床搬动至手术推床再转运至手术床或检查床上。患者无法自主活动,往往需要多名医务人员共同搬运,费时费力。此外,患者术后在麻醉复苏室复苏时间超过1小时以上,现有手术推床上的床垫过硬,推床床面又窄,不便于变换体位,容易造成患者皮肤压力性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分体式患者转运床垫。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分体式患者转运床垫,包括床垫本体,所述床垫本体包括左片、右片以及设于床垫本体头端和尾端的连接部件;所述左片与右片均包括由若干个气囊组成的片体,气囊中填充有颗粒物;左片与右片上均设有气囊通气口;气囊通气口与内部的颗粒物之间设有颗粒物拦截装置;左片的片体与右片的片体可通过所述连接部件连接在一起。进一步的,分体式患者转运床垫还包括抽充气系统,抽充气系统包括通气管和抽充气装置,通气管与抽充气装置连接。进一步的,抽充气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抽充气装置与控制系统电联接。进一步的,每个气囊上均设有气囊通气口,左片上相邻两个气囊不相通,右片上相邻两个气囊不相通。优选地,所述气囊为条形,气囊从头端到尾端依次排列设置。进一步的,左片上每间隔一个气囊的两个气囊通过支管与同一通气管连接;右片上每间隔一个气囊的两个气囊通过支管与同一通气管连接。进一步的,床垫本体上设有至少一对约束带,每对约束带均包括左约束带和右约束带,左约束带一端与左片连接,右约束带一端与右片连接,所述左约束带与右约束带可连接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左片与右片均还包括包在片体外的保护套,所述左片与右片的保护套上均设有上肢约束片,左片上的上肢约束片的一侧与左片保护套固接,另一侧可通过魔术贴与左片保护套粘接;右片上的上肢约束片的一侧与右片保护套固接,另一侧可通过魔术贴与右片保护套粘接。优选地,所述颗粒物为聚乙烯泡沫塑料颗粒。进一步的,它还包括头部固定器,头部固定器可拆卸安装在床垫本体上,所述头部固定器包括三片,三片分别为第一片气囊、第二片和第三片气囊,第二片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片气囊和第三片气囊连接;所述第一片气囊和第三片气囊中均填充有颗粒物,第一片气囊和第三片气囊上均设有通气口;至少在第二片的左右侧设有用于与所述床垫本体固定的第一固定带,所述左片和右片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带适配的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片气囊上设有至少一条第三固定带,所述第三片气囊上设有与第三固定带适配的第四固定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床垫本体可变硬,方便搬运,更省时省力;且在转运过程中,可减少与病人的直接接触,避免反复挪动患者身体,能有效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2,本专利技术可对气囊进行交替充气和抽气,可解决患者在推床上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问题,避免形成压疮。附图说明图1是左片体与右片体拼接在一起时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左片和右片局部的纵向剖面图;图5是控制系统的原理图;图6是实施例三中左片体与右片体拼接在一起时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三中左片体与右片体局部的纵向剖面图;图8是平摊时头部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头部固定器使用时的示意图;图10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分体式患者转运床垫,包括床垫本体1,床垫本体1包括左片11、右片12以及设于床垫本体1头端和尾端的连接部件13。左片11包括左片体110和包裹在左片体110外的保护套4,右片12包括右片体120和包裹在右片体120外的保护套4。左片体110与右片体120可通过连接部件13连接在一起。如图2、3所示,连接部件13包括设置在左片体110上的第一连接杆131、设置在右片体120上的第二连接杆132和用于将第一连接杆131与第二连接杆132连接在一起的快接部件133。快接部件133可为螺纹套筒或卡扣。若快接部件133为螺纹套筒,则在第一连接杆131与第二连接杆132上有与其适配的连接螺纹。若快接部件133为卡扣,可选择铲式担架相同的卡扣。保护套4对应第一连接杆131与第二连接杆132的位置有预留通孔41,第一连接杆131与第二连接杆132从对应的预留通孔41处伸到保护套4外部。如图1、4所示,左片体110和右片体120均由若干个气囊14组成。若干气囊14可条形布置也可井字格布置。气囊14中填充有颗粒物141。颗粒物141可选择泡沫塑料小球。优选聚乙烯泡沫塑料小球。聚乙烯泡沫塑料颗粒在真空环境下可以迅速聚集坚硬塑形。颗粒物141的填充率应当满足当气囊14抽成真空,气囊14内的颗粒物141紧密贴合在一起从而使气囊14变成硬板状。本实施例中左片11的气囊14彼此相通,在左片11的至少一个气囊14上设有气囊通气口142。右片12的气囊14彼此相通,在右片12的至少一个气囊14上设有气囊通气口142,通过气囊通气口142给气囊14注气或抽气。气囊通气口142可成对设置,一个作为抽气口,另一个作为充气口;气囊通气口142也可既当抽气口又当充气口。气囊通气口142与内部的颗粒物141之间设有颗粒物拦截装置,颗粒物拦截装置可为滤网结构,只允许空气进出,可避免颗粒物141从气囊14中脱出。保护套4对应气囊通气口142的位置有预留孔。为方便对气囊14进行充气和抽气,床垫本体1可配套有抽充气系统2。抽充气系统2包括抽充气装置21和与抽充气装置21连接的通气管22。使用时,将通气管22与气囊的气囊通气口142连接即可。本实施例中抽充气装置21为双作用泵。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抽充气装置21可由单独的充气泵和抽气泵组成。为更便于搬动,在床垫本体1上设有至少一对约束带,约束带的数量根据需要合理设置,本实施例中床垫本体1上前后设有两对约束带。如图1所示,每对约束带均包括左约束带15和右约束带16,左约束带15一端与左片体110连接,右约束带16一端与右片体120连接,左约束带15与右约束带16可连接在一起从而将患者固定床垫本体1上,更方便搬动。在保护套4上预留有供约束带穿出的开口,约束带自由端从该开口穿出。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约束带也可直接设置在保护套4上。为方便固定患者的上肢,在左片11与右片12上对称设有上肢约束片17,上肢约束片17的一侧与保护套4固接,另一侧设有魔术贴A面171,保护套4表面有与魔术贴A面171适配的魔术贴B面172,通过魔术贴可将上肢约束片17的另一侧与保护套4粘接,从而在上肢约束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患者转运床垫,包括床垫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本体包括左片、右片以及设于床垫本体头端和尾端的连接部件;/n所述左片与右片均包括由若干个气囊组成的片体,气囊中填充有颗粒物;左片与右片上均设有气囊通气口;气囊通气口与内部的颗粒物之间设有颗粒物拦截装置;/n左片的片体与右片的片体可通过所述连接部件连接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患者转运床垫,包括床垫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本体包括左片、右片以及设于床垫本体头端和尾端的连接部件;
所述左片与右片均包括由若干个气囊组成的片体,气囊中填充有颗粒物;左片与右片上均设有气囊通气口;气囊通气口与内部的颗粒物之间设有颗粒物拦截装置;
左片的片体与右片的片体可通过所述连接部件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患者转运床垫,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抽充气系统,抽充气系统包括通气管和抽充气装置,通气管与抽充气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患者转运床垫,其特征在于:抽充气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抽充气装置与控制系统电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分体式患者转运床垫,其特征在于:每个气囊上均设有气囊通气口,左片上相邻两个气囊不相通,右片上相邻两个气囊不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患者转运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为条形,气囊从头端到尾端依次排列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患者转运床垫,其特征在于:左片上每间隔一个气囊的两个气囊通过支管与同一通气管连接;
右片上每间隔一个气囊的两个气囊通过支管与同一通气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患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晶晶何梅朱炜刘劲伶陈碧桃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