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多极柱大容量锂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795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块化多极柱大容量锂电池,锂电池技术领域,其包括充有电解液的壳体以及安装于壳体内的电池芯体,电池芯体设置有若干件,各电池芯体沿着正、负极片的排布方向层叠设置,任意相邻设置的两所述电池芯体之间均通过第二隔膜隔开,各电池芯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带极柱束头,设置于电池芯体其中一端的带极柱束头与电池芯体的各片正极片的无涂层基半面端连接,设置于电池芯体另外一端的带极柱束头与电池芯体的各片负极片的无涂层基半面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生产效率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多极柱大容量锂电池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
,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块化多极柱大容量锂电池。
技术介绍
锂电池,又称锂离子电池,目前,为增加锂电池的储电能力以延长锂电池的放电时间,制造商提出了很多可提高锂电池容量的技术方案,如中国专利CN1307376A《一种可反复充放电的铬氟锂固体动力电池》、CN2615878Y《结构改进之可反复充放电大容量动力锂电池》、CN2615877Y《可反复充放电之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等,为制造大容量锂电池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从公开的专利文献可看到,现有大容量锂电池都采用多层正负极板叠摞结构,即:在充满电解液的壳体内设置有两正、负极板和隔膜叠摞构成的锂电池芯,壳体的一端或两端分别设有单一的正极输出极柱和负极输出极柱。大容量锂电池大大延长了其工作能力,能满足电能长时间输出之需要,解决了普通锂电池储电量小的缺陷。但受其结构上的限制,现有单一正负极输出的锂电池在为一些特殊需要瞬间启动之大功率设备供电时,需要配备多组单一输出之大容量锂电池,多组大容量锂电池的配备不仅会增加设备的运行费用,同时会因为多组锂电池的设置而增加设备的重量,给设备的移动、运输、安装和使用都会带来不便。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技术如授权公告为CN100359749C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多极柱大功率输出之锂离子电池,包括:充有电解液的壳体、由两块以上矩形片状锂离子电池正负极片和隔膜交替叠摞构成的电池芯体;电池芯体的正、负极片的无涂层基板面端以相反方向布排,正、负极片无涂层基板面端分别由带极柱束头装订连接,两端束头上分别至少设有两只输出极柱;电池芯体两端设置的多只正、负极柱分别从壳体的两端引出。现有技术如上所述,通过在束头上增加输出极柱之方法,增加同一电池的输出量,以满足大功率设备运行供电之需要;亦适用于小功率设备,它可根据需要择选输出,能适应各种不同负载条件设备的供电需求。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锂电池的储电量与正、负极片的数量和面积成正比,并且,为了避免输出电流过大烧坏设备,正、负极柱的设置数量与锂离子的储电量呈正比,锂电池制造商在生产电池时需要根据客户需求配置正、负极片的数量和面积以及正、负极柱的设置数量时,各部件均只能够在接受订单后才能够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锂电池的生产效率,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的多极柱大容量锂电池。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模块化多极柱大容量锂电池,包括充有电解液的壳体以及安装于壳体内的电池芯体,所述电池芯体由两块以上矩形片状正极片、负极片以及若干片第一隔膜交替叠摞构成,所述电池芯体的正极片和负极片的无涂层基半面端以相反方向布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芯体设置有若干件,各所述电池芯体沿着正、负极片的排布方向层叠设置,任意相邻设置的两所述电池芯体之间均通过第二隔膜隔开,各所述电池芯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带极柱束头,设置于电池芯体其中一端的带极柱束头与电池芯体的各片正极片的无涂层基半面端连接,设置于电池芯体另外一端的带极柱束头与电池芯体的各片负极片的无涂层基半面端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电池芯体和带极柱束头模块化生产,当需要根据客户需要生产不同容量的多极柱锂电池时,只需要生产相对应容积的壳体,然后将模块化的预生产完成后的电池芯体安装进壳体内,并利用第二隔膜将相邻设置的两件电池芯体隔开以防止短路,最后在壳体内充入点解液即可;采用上述方案后,在接受订单后进行锂电池的生产时,只需要生产壳体和安装电池芯体即可,节省了电池芯体的生产时间,并且,现有电池芯体的各片正极片、负极片和第一隔膜均是通过剪切形成的,模块化的电池芯体可以统一裁切设备,且无需调试,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能够节省成本。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各所述第二隔膜分别粘贴于各件电池芯体的同一侧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二隔膜直接粘贴在电池芯体的侧面上,能够避免工作人员拼装电池芯体时因为疏忽后漏放第二隔膜的情况发生,确保各件电池芯体的拼装安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各所述第二隔膜远离电池芯体的一侧面上均粘贴有离型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利用第二隔膜将相邻的两件电池芯体隔开时,只需要将粘贴于其中一件电池芯体上的第二隔膜上的离型膜撕掉,然后将另外一件电池芯体未设置于第二隔膜的一侧面与撕除离型膜后的第二隔膜粘贴在一起即可。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各所述带极柱束头均包括与电池芯体的各片正极片或负极片的无涂层基半面端重合的束头体、设置在电池芯体两侧面且通过螺栓螺母固定的压板以及设置于束头体上的极柱,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若干道用于供各件极柱伸出壳体外的贯穿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束头体、压板和极柱配合能够形成用于连接电池芯体的电极,通过观察孔使得极柱能够引出壳体外。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各所述极柱伸出壳体外的一端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锁紧螺母旋紧极柱能够达到将极柱夹紧固定在壳体上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各所述电池芯体的各件极柱分别位于电池芯体相反端面上,所述壳体包括两端开口设置的电池壳以及分别设置于电池壳两端上的盖体,各所述贯穿孔均布于两件盖体上,各所述电池芯体放置于电池芯体内时,各所述电池芯体两端的极柱分别朝向电池壳的两端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安装各件电池芯体时,只需要将各件电池芯体放进电池壳体内,并使得分别设置于各件电池芯体相反端面上的极柱分别从电池壳的两端引出,最后在电池壳的两端分别盖上盖体,并使得各件电池芯体相反端面上的极柱分别从两件盖体上的贯穿孔引出即可。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各所述电池芯体的各件极柱分别位于电池芯体相反端面上,所述壳体包括一端开口设置的电池壳以及设置于电池壳开口端上的盖体,各所述贯穿孔均布盖体以及电池壳远离开口的一端,各所述电池芯体放置于电池芯体内时,各所述电池芯体两端的极柱分别朝向电池壳的两端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安装各件电池芯体时,只需要将各件电池芯体放进电池壳体内,并使得分别设置于各件电池芯体其中一端面的极柱从设置于电池壳远离开口的一端的贯穿孔引出,最后在电池壳的开口端盖上盖体,并使得各件电池芯体另外一端上的极柱从设置于盖体上的贯穿孔引出即可。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各所述电池芯体的各件极柱分别位于电池芯体同一侧面的两端上,所述壳体包括一侧开口设置的电池壳以及盖设于电池壳开口侧上的盖体,各所述贯穿孔均布于盖体的两端上,各所述电池芯体放置于电池芯体内时,各所述电池芯体的极柱均朝向电池壳的开口侧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极柱设置于电池芯体的侧面上并使得极柱的轴线所在平面与束头体互相平行,会使极柱从壳体侧面的贯穿孔伸出壳体外,能够达到避免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多极柱大容量锂电池,包括充有电解液的壳体(3)以及安装于壳体(3)内的电池芯体(1),所述电池芯体(1)由两块以上矩形片状正极片(11)、负极片(12)以及若干片第一隔膜(13)交替叠摞构成,所述电池芯体(1)的正极片(11)和负极片(12)的无涂层基半面端(15)以相反方向布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芯体(1)设置有若干件,各所述电池芯体(1)沿着正极片(11)、负极片(12)的排布方向层叠设置,任意相邻设置的两所述电池芯体(1)之间均通过第二隔膜(14)隔开,各所述电池芯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带极柱束头(2),设置于电池芯体(1)其中一端的带极柱束头(2)与电池芯体(1)的各片正极片(11)的无涂层基半面端(15)连接,设置于电池芯体(1)另外一端的带极柱束头(2)与电池芯体(1)的各片负极片(12)的无涂层基半面端(15)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多极柱大容量锂电池,包括充有电解液的壳体(3)以及安装于壳体(3)内的电池芯体(1),所述电池芯体(1)由两块以上矩形片状正极片(11)、负极片(12)以及若干片第一隔膜(13)交替叠摞构成,所述电池芯体(1)的正极片(11)和负极片(12)的无涂层基半面端(15)以相反方向布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芯体(1)设置有若干件,各所述电池芯体(1)沿着正极片(11)、负极片(12)的排布方向层叠设置,任意相邻设置的两所述电池芯体(1)之间均通过第二隔膜(14)隔开,各所述电池芯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带极柱束头(2),设置于电池芯体(1)其中一端的带极柱束头(2)与电池芯体(1)的各片正极片(11)的无涂层基半面端(15)连接,设置于电池芯体(1)另外一端的带极柱束头(2)与电池芯体(1)的各片负极片(12)的无涂层基半面端(1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多极柱大容量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隔膜(14)分别粘贴于各件电池芯体(1)的同一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多极柱大容量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隔膜(14)远离电池芯体(1)的一侧面上均粘贴有离型膜(1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多极柱大容量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带极柱束头(2)均包括与电池芯体(1)的各片正极片(11)或负极片(12)的无涂层基半面端(15)重合的束头体(21)、设置在电池芯体(1)两侧面且通过螺栓螺母固定的压板(22)以及设置于束头体(21)上的极柱(23),所述壳体(3)上设置有若干道用于供各件极柱(23)伸出壳体(3)外的贯穿孔(3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多极柱大容量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极柱(23)伸出壳体(3)外的一端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多极柱大容量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电池芯体(1)的各件极柱(23)分别位于电池芯体(1)相反端面上,所述壳体(3)包括两端开口设置的电池壳(31)以及分别设置于电池壳(31)两端上的盖体(32),各所述贯穿孔(321)均布于两件盖体(32)上,各所述电池芯体(1)放置于电池芯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旭航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醒狮新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