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端子及其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79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铜巴、冠簧以及固定支架,所述冠簧固定在所述铜巴上,与所述铜巴电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套在所述冠簧上,并与所述铜巴固定连接,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芯、侧板、端板以及顶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述电池模组输出极端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端子及其电池模组,将电池模组的输出极设置在电池模组顶部,避免了电池包中横向空间的占用,同时在电池模组成组时,电池模组输出极端子已经装配完成,不用进行二次装配,降低电池包组装时间和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端子及其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端子及其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因其优秀的环保性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新能源汽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作为新能源汽车一种,电动汽车也在朝着高安全性、高能量比、轻量化的方向不断发展。目前的电动汽车通常使用由多个电池模组组成的电池包进行供电,在对多个电池模组进行电连接时,通常是通过铜巴连接不同电池模组的输出极,再使用螺栓锁住铜巴和输出极,由于铜排本身具有一定长度,会占用电池包内的空间,同时电池模组成组后,还需要进行二次装配才能完成电连接,操作较为复杂,耗时较长,人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端子及其电池模组,能够避免电池包空间的占用,降低装配难度,较少人工成本。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铜巴、冠簧以及固定支架,所述冠簧固定在所述铜巴上,与所述铜巴电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套在所述冠簧上,并与所述铜巴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铜巴具有不同高度的第一连接面以及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上设置有螺栓固定孔,所述第二连接面上设置有冠簧固定位,所述冠簧固定在所述冠簧固定位内,所述铜巴表面镀有一层金属镍。进一步的,所述冠簧使用金属铜制成,所述冠簧表面镀有一层金属银,所述冠簧的大小与所述冠簧固定位的大小相匹配,所述冠簧还可以使用扭簧或线簧替代。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使用绝缘材料注塑而成,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底座以及冠簧保护套,所述底座与所述冠簧保护套连通,所述冠簧保护套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冠簧保护套高度与所述冠簧高度相配合,所述冠簧保护套套在所述冠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固定支架通过所述卡扣与所述铜巴相固定。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芯、侧板、端板、电池模组输出极以及顶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的电池模组输出极端子。进一步的,所述顶盖靠近电池模组输出极位置处设置有输出极端子安装位,所述输出极端子安装位沿电池模组高度方向向上凸出,形成凸出面,所述凸出面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直径与所述冠簧保护套的直径相互匹配。进一步的,所述铜巴的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电池模组的输出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铜巴的所述第二连接面固定在所述凸出面下方,所述冠簧以及所述冠簧保护套穿过所述安装位凸出与所述顶盖。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端子及其电池模组,将电池模组的输出极设置在电池模组顶部,避免了电池包中横向空间的占用,同时在电池模组成组时,电池模组输出极端子已经装配完成,不用进行二次装配,降低电池包组装时间和人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电池模组输出极端子结构示意图。图2为电池模组输出极端子爆炸图。图3为装配有电池模组输出极端子固定在电池模组上的装配示意图。图4为装配有电池模组输出极端子的电池模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铜巴,11为第一连接面,12为第二连接面,13为螺栓固定孔,14为冠簧固定位,2为冠簧,3为固定支架,31为底座,32为冠簧保护套,33为卡扣,4为电池模组输出极,5为顶盖,51为输出极端子安装位,52为凸出面,53为安装孔,54为保护盖,6为公插端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更加详细的描述,方便本
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描述方向或是位置关系的词语,仅是为了方便本
人员理解本技术方案而基于附图中各个部件的位置关系所做的说明,并不意味着本技术方案中的各部件必须按照指定的方向或是位置设置或安装。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端子,包括铜巴(1)、冠簧(2)以及固定支架(3),冠簧(2)固定在铜巴(1)上,并与铜巴(1)电连接,冠簧(2)作为外部电路的接口,其本身的弹性能够固定从外部接入的电路,同时外部电路也能迅速拔出,连接方便,固定支架(3)套在冠簧(2)上,并与铜巴(1)固定连接,保护冠簧(2),防止在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时触电发生危险。铜巴(1)由冲压工艺冲压成具有高度不同的第一连接面(11)以及第二连接面(12),第一连接面(11)与第二连接面(12)的高度差确保第一连接面(11)固定在电池模组输出极上时,第二连接面(12)能够固定在电芯上方,整个铜巴(1)表面镀有一层金属镍,防止在电池模组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第一连接面(11)上设置有螺栓固定孔(13),用于将铜巴(1)固定在电池模组输出极上,第二连接面(12)上冲压形成冠簧固定位(14),固定冠簧(2),限制冠簧(2)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冠簧(2)由金属铜制成,冠簧(2)表面镀有一层金属银,增加冠簧(2)的导电性,防止冠簧(2)发生腐蚀,冠簧(2)上端口收缩,并具有一定弹性,保证外部电路接入后能够固定外部电路,同时在外力作用下,外部电路也能快速拔出冠簧(2),实现快速插拔,冠簧(2)底端固定在冠簧固定位(14)内部,并与铜巴(1)电连接,使铜巴(1)与冠簧(2)形成回路,确保电池模组可以通过冠簧(2)与外部电路电连接。固定支架(3)使用绝缘材料注塑形成,包括底座(31)以及冠簧保护套(32),冠簧保护套(32)顶端设置有开口,并与底座(31)连通,保证外部电路可以通过冠簧保护套(32)插入冠簧(2)内部,冠簧保护套(32)的高度略高于冠簧(2)的高度,保证冠簧保护套(32)能够完全包裹冠簧(2),底座(31)与第二连接面(12)大小相互配合,确保底座(31)能够覆盖第二连接面(12),底座(31)上设置有卡扣(33),用于与第二连接面(12)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卡扣(33)设置在第二连接面(12)两侧,从两侧扣住第二连接面(12),固定整个固定支架(3)。如图3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芯、侧板、端板、顶盖(5)以及上述电池模组输出极端子,电池模组输出极端子一端固定在电池模组输出极(4)上,另一端固定在电芯上方,也就是说,第一连接面(11)与电池模组输出极(4)电连接,第二连接面(12)固定在电芯上方。顶盖(5)靠近电池模组输出极(4)一侧设置有输出极端子安装位(51),输出极安装位(51)一部分沿电池模组高度方向向上凸出,形成凸出面(52),另一部分形成保护盖(54),凸出面(52)凸出顶盖,为第二连接面(12)以及底座(31)固定在电芯上方提供充足空间,凸出面(52)上设置有安装孔(53),安装孔(53)与冠簧保护套(32)相互配合,确保冠簧(2)以及冠簧保护套(32)能够穿过顶盖(5)从顶盖上凸起,保护盖(54)与第一连接面(11)配合,盖在第一连接面(11)上,保护第一连接片(11),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安装孔(53)设置在凸出面(52)上,保护盖(54)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铜巴、冠簧以及固定支架,所述冠簧固定在所述铜巴上,与所述铜巴电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套在所述冠簧上,并与所述铜巴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铜巴、冠簧以及固定支架,所述冠簧固定在所述铜巴上,与所述铜巴电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套在所述冠簧上,并与所述铜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巴具有不同高度的第一连接面以及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上设置有螺栓固定孔,所述第二连接面上设置有冠簧安装位,所述冠簧固定在所述冠簧安装孔内,所述铜巴表面镀有一层金属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冠簧使用金属铜制成,所述冠簧表面镀有一层金属银,所述冠簧的大小与所述冠簧安装位的大小相匹配,所述冠簧还可以使用扭簧或线簧替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使用绝缘材料注塑而成,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底座以及冠簧保护套,所述底座与所述冠簧保护套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荣辉程志刚席兵荣叶进勇王明旺王华文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