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噪声消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212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噪声消音器,包括消音器壳体,所述消音器本体两端对称的设置了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消音器壳体内设置了连接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消音内壳,所述消音内壳包括位于中间的消音内腔,所述消音内腔两侧对称的设置了消音管道,所述消音内腔中部设置了反射层,每侧所述消音管道之间设置了吸音层,所述进气口与消音管道之间以及出气口与消音管道之间设置了噪音消声滞留腔,所述消音内腔两侧设置了消音软垫。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与现有技术相比,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噪声通过消音管道、消音内腔,并通过吸音层、消音软垫,起到了降低噪声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噪声消音器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噪声消音器。
技术介绍
汽油发动机组是发电设备的一种,它的原理是通过发动机燃烧汽油,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发动机旋转驱动发动机切割磁场,最终产生电能。它的用途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自备电源,某些用电单位没有网电供应,如远离大陆的海岛,偏远的牧区、农村,荒漠高原的军营、工作站、雷达站等,就需要配置自备电源。汽油发动机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很强的噪音,故而会设置消音器,但是目前的消音器的降噪能力极其不理想。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解决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噪声消音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噪声消音器,包括消音器壳体,所述消音器本体两端对称的设置了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消音器壳体内设置了连接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消音内壳。所述消音内壳包括位于中间的消音内腔,所述消音内腔两侧对称的设置了消音管道,所述消音内腔中部设置了反射层,每侧所述消音管道之间设置了吸音层。所述进气口与消音管道之间以及出气口与消音管道之间设置了噪音消声滞留腔。所述消音内腔两侧设置了消音软垫。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与现有技术相比,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噪声通过消音管道、消音内腔,并通过吸音层、消音软垫,起到了降低噪声的作用。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br>实施例一:如图1所述,本技术的一种噪声消音器,包括消音器壳体1,所述消音器本体1两端对称的设置了进气口2和出气口3,所述消音器壳体1内设置了连接进气口2和出气口3的消音内壳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噪音从进气口2进去,分散于消音内壳4中,起到了降低噪声的作用。所述消音内壳包括位于中间的消音内腔5,所述消音内腔5两侧对称的设置了消音管道6,所述消音内腔5中部设置了反射层7,每侧所述消音管道6之间设置了吸音层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去的噪音通过消音管道6的分流,再经过吸音层8的吸收,再经过消音内腔5消音管道6中反射层7的反射,使得噪声在消音内腔5中循环,使之进一步的减弱了音效所述进气口2与消音管道6之间以及出气口3与消音管道6之间设置了噪音消声滞留腔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噪声消音滞留腔9可将进去的噪声进行初步的消声分解。所述消音内腔5两侧设置了消音软垫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消音软垫10的设计,可吸收被反射层7反射的噪声,提高了消声效率。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与现有技术相比,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噪声通过消音管道6、消音内腔5,并通过吸音层8、消音软垫10,起到了降低噪声的作用。在工作的时候,噪声经过进气口进去,通过噪声消音滞留腔9的初步分解消音,之后再通过消音管道6的分流,使得分流的噪音被吸音层进行吸收,剩余的噪音通过反射层7的反射,最后被消音软垫10吸收消解,提高了消音的效率。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噪声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消音器壳体,所述消音器本体两端对称的设置了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消音器壳体内设置了连接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消音内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噪声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消音器壳体,所述消音器本体两端对称的设置了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消音器壳体内设置了连接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消音内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噪声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内壳包括位于中间的消音内腔,所述消音内腔两侧对称的设置了消音管道,所述消音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元忠王儒宋荣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鑫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