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色母纺纱机余量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5943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丝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色母纺纱机余量检测装置,为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方便地知晓罐体内的余量情况并及时进行原料的添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开设于罐体底部斜面且高于罐底出料口的分流口,位于分流口处的罐体和排料筒之间固定连接有检测管,检测管上开设有检测口,且检测管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座,连接座上转动连接有平衡杆,平衡杆的一端穿过检测口后伸入检测管内,平衡杆的另一端和连接座之间设置有触发装置,且检测管上设置有受控于触发装置的蜂鸣器,通过与平衡杆配合的触发组件实现罐体内原料余量的检测,且当罐体内余量较少时通过蜂鸣器发出声音提示,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对罐体内进行原料的添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色母纺纱机余量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丝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色母纺纱机余量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色母的全称叫色母粒,也叫色种,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专用着色剂,亦称颜料制备物,主要用在塑料上,是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一种塑料、纤维的着色新产品,它是把颜料超常量均匀的载附于树脂中而制得的聚合物的复合物。色母纺丝机用于将色母粒和各种聚酯切片制成着色的丝状纤维。纺丝厂根据所需颜色中各色母粒的配比,实现颜色的调试。色母纺丝机通常包括料斗、螺旋挤出机以及纺丝箱,料斗与螺旋挤出机连通,螺旋挤出机与纺丝箱连通,操作时通常是将色母粒与聚酯切片倒入料斗中,经螺旋挤出机挤出到纺丝箱再完成纺丝。专利号为CN10793800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色母纺丝机,包括螺旋机挤出机,所述螺旋挤出机与纺丝箱连接,所述纺丝箱上设置有出丝口;所述螺旋挤出机包括筒体和螺杆,所述筒体上设置有加热丝,所述螺杆与一联轴器连接,所述联轴器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螺旋挤出机的上方设置有搅拌混合机构,所述螺旋挤出机与搅拌混合机构通过输送管连通,所述搅拌混合机构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刀叶,所述搅拌轴与设置在所述罐体上方的第二电机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是,能令色母粒与聚酯切片先进行充分混合,再通过螺旋挤出机熔融挤出到纺丝箱中,再吐出纺丝,使纺丝线颜色均匀、无色差。上述专利在色母粒和聚酯切片在罐体内搅拌完成后不断经过排料筒后进入螺旋挤出机和挤出箱进行吐丝,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实时观察罐体内的余量情况,并当余量较少时,关停螺旋挤出机并向罐体内添加原料。而在工作人员查看罐体内的余量情况时,需要工作人员爬高到罐体顶部的加料口向罐体内进行查看,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色母纺纱机余量检测装置,通过对罐体内的余量进行提示,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方便地知晓罐体内的余量情况并及时进行原料的添加。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色母纺纱机余量检测装置,包括开设于罐体底部斜面且高于罐底出料口的分流口,位于分流口处的罐体和排料筒之间固定连接有检测管,所述检测管上开设有检测口,且所述检测管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转动连接有平衡杆,所述平衡杆的一端穿过检测口后伸入检测管内,所述平衡杆的另一端和连接座之间设置有触发装置,且所述检测管上设置有受控于触发装置的蜂鸣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罐体内的原料较多时,原料高过检测口,原料在从罐体出料口排出的同时也会有一部分原料经过检测口进入检测管内后落入排料筒内进行下一步的加工,而原料经过检测管时会撞击平衡杆,且由于原料是持续掉落输送,则平衡杆伸入检测管的一端相对于与连接座的转动连接点被压低,此时,由于杠杆原理,平衡杆未伸入检测管的一端被抬起,此时,触发装置未启动,蜂鸣器不发出声音提示;当罐体内的原料较少时,原料的高度也在逐渐降低,由于检测口高于出料口,故罐体出料口在输出原料时检测口已经没有原料经过,此时检测管内也无原料,平衡杆则向上移动,且由于触发装置安装于平衡杆外侧一端,相当于对外侧平衡杆端部的配重,此时,触发装置启动,蜂鸣器发出声音提示,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方便地知晓罐体内的余量情况并及时进行原料的添加。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触发装置包括:激光发射器,安装于连接座上,用于发射激光;激光接收器,安装于连接座上,用于接收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三极管Q1,其基极耦接于激光接收器的输出端,蜂鸣器串接于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地之间;电阻R1,其两端串接于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直流电之间;隔挡板,设置于平衡杆外部的一端,用于阻挡激光接收器接收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平衡杆伸入检测管内侧一端无原料撞击下落时,外侧平衡杆的端部在隔挡板的配重作用下降低,此时,隔挡板置入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之间,此时,激光接收器无法接收到激光发射极发射的激光信号,激光接收器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信号,三极管Q1导通,蜂鸣器发出声音提示。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隔挡板转动连接于平衡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隔挡板转动连接于平衡杆,故隔挡板由于重力作用趋于保持竖直状态,减少隔挡板随平衡杆转动时空间的需求,提高触发装置设置紧凑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位于所述检测口顶部和底部的罐体壁上固定连接有缓冲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缓冲条减少平衡杆与罐体之间的接触磨损,且通过缓冲条减少平衡杆撞击于罐体壁时的振动,进而提高检测装置的牢靠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座位于所述平衡杆转动点位置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防溅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溅板对撞击于平衡杆且通过检测口飞溅于罐体外的原料进行拦截,减少原料的四处飞溢,便于集中进行清洁处理。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位于防溅板下方的检测管侧壁上开设有回料口,且检测管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沿靠近检测管倾斜向下设置的收集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收集板对防溅板拦截的原料进行收集后,通过回料口送入检测管内,减少原料的浪费。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平衡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直截面为三角形的三角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三角杆减少原料在平衡杆上的堆积,进而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提高平衡杆的触发准确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转动连接于连接座的平衡杆对检测管内是否有原料持续输出进行对应体现,并通过与平衡杆配合的触发组件实现罐体内原料余量的检测,且当罐体内余量较少时通过蜂鸣器发出声音提示,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对罐体内进行原料的添加;2.通过防溅板和收集板的配合,实现撞击于平衡杆后飞溅与罐体外的原料的收集与回收,减少原料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罐体内原料较少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触发装置的电路图;图4是罐体内原料较多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罐体;2、分流口;3、排料筒;4、检测管;5、检测口;6、连接座;7、平衡杆;8、转动轴;9、触发装置;H、蜂鸣器;10、第一安装柱;11、第二安装柱;12、激光发射器;13、激光接收器;14、隔挡板;15、第一半环;16、第二半环;17、缓冲条;18、防溅板;19、回料口;20、收集板;21、三角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色母纺纱机余量检测装置,利用罐体1底部朝出料口倾斜的底面,包括开设于罐体1底部斜面上的分流口2,分流口2在竖直方向上高于罐底的出料口。罐体1和排料筒3之间固定连接有检测管4,且检测管4的顶部覆盖分流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色母纺纱机余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于罐体(1)底部斜面且高于罐底出料口的分流口(2),位于分流口(2)处的罐体(1)和排料筒(3)之间固定连接有检测管(4),所述检测管(4)上开设有检测口(5),且所述检测管(4)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座(6),所述连接座(6)上转动连接有平衡杆(7),所述平衡杆(7)的一端穿过检测口(5)后伸入检测管(4)内,所述平衡杆(7)的另一端和连接座(6)之间设置有触发装置(9),且所述检测管(4)上设置有受控于触发装置(9)的蜂鸣器(H)。/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色母纺纱机余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于罐体(1)底部斜面且高于罐底出料口的分流口(2),位于分流口(2)处的罐体(1)和排料筒(3)之间固定连接有检测管(4),所述检测管(4)上开设有检测口(5),且所述检测管(4)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座(6),所述连接座(6)上转动连接有平衡杆(7),所述平衡杆(7)的一端穿过检测口(5)后伸入检测管(4)内,所述平衡杆(7)的另一端和连接座(6)之间设置有触发装置(9),且所述检测管(4)上设置有受控于触发装置(9)的蜂鸣器(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色母纺纱机余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装置(9)包括:
激光发射器(12),安装于连接座(6)上,用于发射激光;
激光接收器(13),安装于连接座(6)上,用于接收激光发射器(12)发射的激光;
三极管Q1,其基极耦接于激光接收器(13)的输出端,蜂鸣器(H)串接于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地之间;
电阻R1,其两端串接于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直流电之间;
隔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建新陈祥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东南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