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用靶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567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机用靶标装置,包括防护套和隔离件。防护套能够套设于飞机起落架的接近传感器上,隔离件设置于防护套的内部,当防护套套设于接近传感器上时,接近传感器能够感应到隔离件,使得发动机指示与机组告警系统上显示飞机处于空中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防护套固定于接近传感器上,节省了人力,操作更加方便;而且隔离件设置于防护套内部,工作人员在将防护套套设于接近传感器上的过程中,能够对隔离件与接近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进行控制,避免破坏传感器的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用靶标装置
本技术涉及飞行器
,尤其涉及一种机用靶标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接近传感器在飞机起落架控制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飞机起落架的锁撑杆上安装有一对接近传感器,传感器和金属靶标分别固定于两段式锁撑杆的上、下部分。当飞机处于空中状态时,锁撑杆折叠,靶标与传感器感应头的距离接近,接近传感器将位置信号传递至位置作动控制组件,经位置作动控制组件处理后,在发动机指示与机组告警系统上显示飞机处在空中状态。当飞机在制造阶段进行功能试验时,个别试验要求发动机指示与机组告警系统上飞机的状态为空中状态。目前,飞机制造工厂通常使用金属物体作为靶标,工作人员将金属物体贴在传感器表面并用手指固定,从而来改变系统上飞机的状态。整个试验过程中,工作人员须始终保持该状态,而且飞机起落架上安装有多个接近传感器,需要多名工作人员来配合完成,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同时由于金属物体紧贴在传感器表面,容易对传感器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用靶标装置,能够固定于接近传感器上,节省了人力,还能避免破坏传感器表面。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机用靶标装置,包括:防护套,所述防护套能够套设于飞机起落架的接近传感器上;隔离件,设置于所述防护套的内部,所述隔离件为金属材料,当所述防护套套设于所述接近传感器上时,所述接近传感器能够感应到所述隔离件,使得发动机指示与机组告警系统上显示飞机处于空中状态。作为优选,所述防护套为半封闭结构,所述隔离件设置于所述防护套内部的底面上。作为优选,所述防护套的外周为台阶状。作为优选,所述机用靶标装置还包括警示带和吊环,所述吊环连接于所述防护套,所述警示带通过所述吊环安装于所述防护套上。作为优选,所述隔离件固定于所述防护套的内部。作为优选,所述隔离件粘贴于所述防护套的内部。作为优选,所述防护套由橡胶材料制成。作为优选,所述隔离件为钢片。作为优选,所述隔离件的厚度为0.1-0.2mm。作为优选,所述防护套的厚度为0.5-1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机用靶标装置通过防护套固定于接近传感器上,减少了人工操作,节省了人力,操作更加方便。而且隔离件设置于防护套内部,工作人员在将防护套套设于接近传感器上的过程中,能够对隔离件与接近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进行控制,避免破坏传感器的表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机用靶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主视图。图中:1、防护套;2、隔离件;3、警示带;4、吊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用靶标装置,包括防护套1和隔离件2。防护套1能够套设于飞机起落架的接近传感器上,隔离件2设置于防护套1的内部,当防护套1套设于接近传感器上时,接近传感器能够感应到隔离件2,使得发动机指示与机组告警系统上显示飞机处于空中状态。该机用靶标装置通过防护套1固定于接近传感器上,减少了人工操作,节省了人力,操作更加方便。而且隔离件2设置于防护套1内部,工作人员在将防护套1套设于接近传感器上的过程中,能够对隔离件2与接近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进行控制,避免破坏传感器的表面。具体地,防护套1设置为半封闭结构,防护套1通常套设于接近传感器的感应头上。本实施例中,接近传感器的感应头为圆柱型结构,则防护套1也设置为圆柱型结构。为了方便防护套1的套设与取下,防护套1的外周设置为台阶状。为了防止防护套1在功能试验过程中从接近传感器上脱落,防护套1的材质选择为弹性材料,使得防护套1能够包覆于接近传感器的感应头上。可选择地,防护套1的材质选择为高弹性、绝缘性能好的橡胶材料。其中,防护套1的主要作用是将该机用靶标装置固定于接近传感器上,因而防护套1的厚度不需要过厚,防护套1的厚度可设置为0.5-1cm。严格来说,接近传感器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对金属物体进行非接触点检测,现有技术中,当人工操作金属物体时,因无法精准控制金属物体与接近传感器的距离,一般是直接将金属物体紧贴在传感器表面,存在破坏传感器表面的隐患。为了防止接近传感器的表面被破坏,可选择地,隔离件2设置于防护套1内部的底面上,方便了工作人员在将防护套1套设于接近传感器的过程中对隔离件2与传感器之间距离的控制。其中,为了保证稳固性,隔离件2固定于防护套1内部的底面上,且固定方式选择为简单方便的粘贴,即隔离件2粘贴于防护套1内部的底面上,粘贴材料可选择为胶水或双面胶等。本实施例中,隔离件2选择为韧性好、不易折断的钢片,钢片的具体材质选择为普通碳素结构钢,钢片的厚度设置为0.1-0.2mm。可选择地,该机用靶标装置还设置有警示带3和吊环4,吊环4连接于防护套1,警示带3通过吊环4安装于防护套1上。具体地,吊环4为活环,警示带3上设置有穿设孔,防护套1上设置有连接孔,吊环4依次穿过穿设孔和连接孔,实现警示带3与防护套1的安装。警示带3选择为颜色比较显眼的红色布条,且警示带3上书写有“飞行前拆除”的字样,以此来提醒工作人员在功能试验结束后将该机用靶标装置从接近传感器上取下,以免影响其它试验操作。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用靶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防护套(1),所述防护套(1)能够套设于飞机起落架的接近传感器上;/n隔离件(2),设置于所述防护套(1)的内部,所述隔离件(2)为金属材料,当所述防护套(1)套设于所述接近传感器上时,所述接近传感器能够感应到所述隔离件(2),使得发动机指示与机组告警系统上显示飞机处于空中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用靶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护套(1),所述防护套(1)能够套设于飞机起落架的接近传感器上;
隔离件(2),设置于所述防护套(1)的内部,所述隔离件(2)为金属材料,当所述防护套(1)套设于所述接近传感器上时,所述接近传感器能够感应到所述隔离件(2),使得发动机指示与机组告警系统上显示飞机处于空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用靶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1)为半封闭结构,所述隔离件(2)设置于所述防护套(1)内部的底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用靶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1)的外周为台阶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用靶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警示带(3)和吊环(4),所述吊环(4)连接于所述防护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文韬何乐杨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