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再利用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3994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余热再利用系统及方法,应用于一辅助动力装置的持久试验中,辅助动力装置能产生气体,余热再利用系统包括集气装置、进气加温模块、滑油加温模块以及燃油加温模块,集气装置通过管道连接于辅助动力装置,用于收集气体;进气加温模块通过管道连接于集气装置,且设于辅助动力装置的进气路径上;滑油加温模块通过管道连接于集气装置,且设于辅助动力装置的滑油供给管道上;燃油加温模块通过管道连接于集气装置,且设于辅助动力装置的燃油供给管道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热再利用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总体来说涉及航空辅助动力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用于辅助动力装置的余热再利用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任务化持久试验中,规定辅助动力装置要按照几种不同的进气温度进行试验。在地面台架室温下,自然环境温度无法达到规定的高温条件时,需要对辅助动力装置的进口气流进行加温。在持久试车中,要求辅助动力装置滑油系统中的滑油温度需维持在最高极限温度限制值。在地面台架室温状态下,滑油温度在正常工作范围内,均无法达到并维持在最高极限温度限制值。为了满足试验对滑油系统中滑油温度的要求,需要对辅助动力装置中的滑油系统的滑油进行加温。在持久试车中,要求辅助动力装置进口燃油温度需维持在规定的最高极限温度限制值。在地面台架室温状态下,进口燃油温度在正常工作范围内,均无法达到并维持在最高极限温度限制值。为了满足试验对进口燃油温度的要求,需要对辅助动力装置进口燃油进行加温。目前辅助动力装置在进行地面台架试验时,通常采用电加温的方式对辅助动力装置的进气加温、滑油加温以及进口燃油加温。然而,电加温方式耗电量大,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余热再利用系统,应用于一辅助动力装置的持久试验中,所述辅助动力装置能产生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再利用系统包括:/n集气装置,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辅助动力装置,用于收集所述气体;/n进气加温模块,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集气装置,且设于所述辅助动力装置的进气路径上;/n滑油加温模块,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集气装置,且设于所述辅助动力装置的滑油供给管道上;以及/n燃油加温模块,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集气装置,且设于所述辅助动力装置的燃油供给管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再利用系统,应用于一辅助动力装置的持久试验中,所述辅助动力装置能产生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再利用系统包括:
集气装置,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辅助动力装置,用于收集所述气体;
进气加温模块,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集气装置,且设于所述辅助动力装置的进气路径上;
滑油加温模块,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集气装置,且设于所述辅助动力装置的滑油供给管道上;以及
燃油加温模块,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集气装置,且设于所述辅助动力装置的燃油供给管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装置通过进气阀连接于所述辅助动力装置;所述进气加温模块通过第一流量阀连接于所述集气装置,所述滑油加温模块通过第二流量阀连接于所述集气装置,所述燃油加温模块通过第三流量阀连接于所述集气装置;
所述余热再利用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于以下至少一者:
所述进气阀、所述第一流量阀、所述第二流量阀、所述第三流量阀、所述进气加温模块、所述滑油加温模块和所述燃油加温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热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于所述进气阀、所述第一流量阀和所述进气加温模块;
所述进气加温模块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一传感器组件,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用于检测前方来流的流量和温度;
所述集气装置还包括进气传感器,所述进气传感器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气体的温度和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热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于所述进气阀、所述第二流量阀和所述滑油加温模块;
所述滑油加温模块包括第二换热器和第二传感器组件,所述第二传感器组件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用于检测滑油换热前的压力、温度和流量,以及检测第二换热器出口的气流温度;
所述集气装置还包括进气传感器,所述进气传感器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气体的温度和压力。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凤黄开明郑益民王庆平张海彪段辉林亲学王海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