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安装电子元件的透气防水B柱及具有该B柱的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5648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内部安装电子元件的透气防水B柱,包括底板、上盖和防水塞,上盖密封盖合底板,上盖和底板之间形成电子元件安装空间,底板设置有电子安装部,电子安装部设有引线槽,引线槽的槽壁上设置有固定扣,引线槽底部开设有出线口,出线口通过密封胶进行密封,底板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透气孔上贴设有透气膜,防水塞呈环形,且设置在电子元件安装部外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包含上述B柱的汽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防水塞和密封胶的设置,从而保证上盖和下盖内部电子元器件安装空间的严格的防水性,设有透气孔和透气膜,在保证防水性的基础上同时满足了透气性,如此优化了用户的使用,延长了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部安装电子元件的透气防水B柱及具有该B柱的汽车
本技术属于汽车
,尤其涉及内部安装电子元件的透气防水B柱及具有该B柱的汽车。
技术介绍
在汽车
中,B柱是车身设计中最为关键的部件之一。B柱需要满足车门的安装,还要满足车门开闭对B柱区域施加力的要求;B柱还要支撑汽车顶盖横梁,需要满足汽车顶盖的安装要求。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在汽车B柱内部需要安装一些车载防盗及安全电子元器件,这些电子元器件对防水透气有着严格的要求,现有技术中的汽车B柱无法满足上述需求,从而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内部安装电子元件的透气防水B柱,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B柱无法满足安装在其内部的电子元器件的防水透气需求,影响用户使用,降低车载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了具有该B柱的汽车。本技术提供的内部安装电子元件的透气防水B柱,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内部安装电子元件的透气防水B柱,包括底板、上盖和防水塞,所述上盖密封盖合所述底板,所述上盖和所述底板之间形成电子元件安装空间,所述底板设置有电子安装部,所述电子安装部设有引线槽,所述引线槽的槽壁上设置有固定扣,所述引线槽底部开设有出线口,所述出线口通过密封胶进行密封,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上贴设有透气膜,所述防水塞呈环形,且设置在所述电子元件安装部外围。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槽,所述上盖向所述底板方向凸出设有多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呈十字形,所述连接块嵌设在所述连接槽中,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上盖。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水塞还开设有固定孔,所述上盖向所述底板方向凸出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卡入所述固定孔。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盖设有电子屏幕,所述电子屏幕电性连接所述电子元件。本技术还提供了汽车,包括上述的内部安装电子元件的透气防水B柱。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内部安装电子元件的透气防水B柱,通过防水塞和密封胶的设置,从而保证上盖和下盖内部电子元器件安装空间的严格的防水性,设有透气孔和透气膜,在保证防水性的基础上同时满足了透气性,如此优化了用户的使用,延长了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内部安装电子元件的透气防水B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内部安装电子元件的透气防水B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底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上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B出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底板和防水塞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1-8,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的内部安装电子元件的透气防水B柱,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内部安装电子元件的透气防水B柱,包括底板1、上盖2和防水塞3,上盖2密封盖合底板1,上盖2和底板1之间形成电子元件安装空间,电子元件均安装在上盖2、或者底板1之间。底板1设置有电子安装部11,电子安装部11设有引线槽12,引线槽12的槽壁上设置有固定扣121,引线槽12底部开设有出线口122,出线口122通过密封胶进行密封,底板1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13,透气孔13上贴设有透气膜,防水塞3呈环形,且设置在电子元件安装部外围。防水塞3进行防水,密封胶密封出线口122,两者保证电子元件安装空间无法进入液体,透气孔13与透气膜的设置,可以使内部元件的正常透气,保证电子元件的正常工作运转,保证汽车有良好使用性能。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底板1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槽14,上盖2向底板1方向凸出设有多个连接块21,连接块21呈十字形,连接块21嵌设在连接槽14中,连接底板1和上盖2。如此,通过连接槽14与连接块21将底板1与上盖2进行连接,保证B柱整体外形整齐,节约材料。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防水塞3还开设有固定孔31,上盖2向底板1方向凸出设有固定板22,固定板22卡入固定孔31。如此,保证防水塞3始终位于电子安装部11的外周,保证电子元件的无法与水接触。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上盖2设有电子屏幕23,电子屏幕23电性连接电子元件。如此便于用户操作,运转内部的电子元件。本技术还提供了汽车,包括上述的内部安装电子元件的透气防水B柱。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内部安装电子元件的透气防水B柱大体的实施方式如下:将电子元件安装在电子安装部11并且固定,电子元件的引线板安装在引线槽12中,引出线从出线口122引出,并用密封胶密封出线口122,将防水塞3安设在电子安装部11的外围,将连接块21对准连接槽14,固定板22对准固定孔31,并分别嵌设入相应的孔中,将上盖2密封盖合在底座上。本技术通过防水塞3和密封胶的设置,从而保证上盖2和下盖内部电子元器件安装空间的严格的防水性,设有透气孔13和透气膜,在保证防水性的基础上同时满足了透气性,如此优化了用户的使用,延长了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上述仅本技术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内部安装电子元件的透气防水B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上盖和防水塞,所述上盖密封盖合所述底板,所述上盖和所述底板之间形成电子元件安装空间,/n所述底板设置有电子安装部,所述电子安装部设有引线槽,所述引线槽的槽壁上设置有固定扣,所述引线槽底部开设有出线口,所述出线口通过密封胶进行密封,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上贴设有透气膜,/n所述防水塞呈环形,且设置在所述电子元件安装部外围。/n

【技术特征摘要】
1.内部安装电子元件的透气防水B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上盖和防水塞,所述上盖密封盖合所述底板,所述上盖和所述底板之间形成电子元件安装空间,
所述底板设置有电子安装部,所述电子安装部设有引线槽,所述引线槽的槽壁上设置有固定扣,所述引线槽底部开设有出线口,所述出线口通过密封胶进行密封,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上贴设有透气膜,
所述防水塞呈环形,且设置在所述电子元件安装部外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部安装电子元件的透气防水B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槽,所述上盖向所述底板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安鑫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迈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