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氧丝皮芯结构的表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4475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氧丝皮芯结构的表征方法,包括:用中温固化环氧树脂将预氧丝进行浸渍并固化,固化温度为80~120℃;将固化后的预氧丝进行包埋并固化,包埋用树脂为低温固化环氧树脂,固化温度为50~70℃;修整固化好的包埋块得到表面平整的测试端面;将测试端面喷金,然后采用电子探针扫描样品表面,对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直接定量的表征预氧丝各主要元素(特别是氧元素)含量沿纤维径向的变化情况,从而分析预氧丝皮芯结构产生的机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氧丝皮芯结构的表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氧丝皮芯结构的表征方法,属于碳纤维

技术介绍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制备过程中预氧化是限制纤维性能的关键环节。预氧化过程中氧由表及里向纤维内部扩散,随着氧化反应的进行,首先在纤维表层形成致密的梯形结构皮层,皮层阻碍氧的进一步扩散,最终纤维芯部形成氧化反应程度较低的芯层,这就是预氧丝的皮芯结构。皮芯结构经过碳化遗传给碳纤维,限制碳纤维力学性能的提高。目前皮芯结构的主要表征方法为通过显微镜观察预氧丝超薄切片,从而定性分析预氧丝的皮芯状况。这种方法通过观察预氧丝皮层与芯层的颜色差异,分析预氧化的皮芯程度,但不能够从元素成分差异及内部反应机理进行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上述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预氧丝皮芯结构的表征方法,该方法可以定量表征预氧丝截面上各主要元素(特别是氧元素)沿纤维径向的变化情况。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氧丝皮芯结构的表征方法,包括:用中温固化环氧树脂将预氧丝进行浸渍并固化,固化温度为80~120℃;将固化后的预氧丝进行包埋并固化,包埋用树脂为低温固化环氧树脂,固化温度为50~70℃;修整固化好的包埋块得到表面平整的测试端面;将测试端面喷金,然后采用电子探针扫描样品表面,对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进一步地,浸渍前将预氧丝束分成小束,施加张力将纤维束缠绕在定型架上,每束纤维缠一圈;浸渍后固化时间为3~5小时,固化好的纤维丝条单丝数量为50~200。进一步地,包埋的具体方法为:将固化好的纤维丝条裁成14~16mm的小样条,用镊子将小样条固定在包埋模具中心位置;将配置好的树脂用注射器缓慢注入放置好样条的包埋槽内,用注射针头将槽内气泡挑出,固化6~10小时。进一步地,修整包埋块的具体方法为:在不损伤纤维的情况下,将包埋块一端修成边长1~1.5mm的正方形端面;利用超薄切片机修整端面,得到光滑平整的测试端面。进一步地,采用电子探针扫描样品表面的具体方法为:将样品块置于电子探针样品台,使得测试端面水平,对准样品,沿纤维直径方向由纤维截面边缘向中心扫描,得到碳、氧、氮各元素沿纤维径向相对含量。进一步地,所述包埋用树脂的粘度为160~210cP。进一步地,所述包埋模具为橡胶材质的平面型包埋板,其包埋槽为双弹头型空穴,空穴尺寸为14mm×5mm×3mm(长×宽×高)。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探针检测器部分为X射线谱仪。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1)可直接定量的表征预氧丝各主要元素(特别是氧元素)含量沿纤维径向的变化情况,从而分析预氧丝皮芯结构产生的机理。传统方法是采用光学显微镜分析皮芯结构的比例,但不能分析纤维截面上元素分布差异,定量分析不仅可以呈现皮芯现象及皮芯结构的比例,还能反应纤维截面上不同位置元素分布差异。(2)用中温固化环氧树脂将预氧丝进行浸渍并固化,固化温度为80~120℃;包埋用树脂为低温固化环氧树脂,固化温度为50~70℃;中温固化树脂与纤维的结合更好,且固化后树脂硬度较大,可以很好的固定纤维;低温固化树脂固化后硬度较小,便于修整包埋块。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预氧纤维径向氧含量分布图;图2是实施例1中预氧丝切片照片;图3是实施例2中预氧纤维径向氧含量分布图;图4是实施例2中预氧丝切片照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表征270℃制备的预氧丝的皮芯结构从12000根预氧丝丝束中分出一股单丝数量在50~200之间的小丝束,用医用胶带将纤维束一段固定在制样架上,施加一定的张力将这一小丝束在制样架上缠一圈,用医用胶带固定另一端。将缠好纤维的样品架在Epon812环氧树脂中浸渍2min,取出样品架静置2min,沥干纤维束上多余的树脂液滴,将样品架置于设定好温度的烘箱内,80℃固化4hr。取出固化好的样品,将纤维丝条裁成14mm长的小样条。用镊子将裁好的小样条水平置于包埋槽内的中心位置。用注射器将包埋用环氧树脂(E-44环氧树脂)缓慢注入包埋槽内,树脂液面与包埋槽上边缘齐平,用注射器针头将包埋槽内的气泡挑出,静置5min,将包埋板置于设置好温度的烘箱内,60℃固化8hr。将固化好的纤维树脂包埋块从包埋槽内取出,用刀片将包埋块一端修整成边长1mm左右的正方形端面,从侧面观察,修整部分为高2mm左右的梯形,将端面树脂削去露出预氧丝截面,对端面喷金。采用日本JEOL公司JXA-8200型号电子探针分析仪,将喷金后的样品置于测试样品台,探针由纤维截面边缘到截面中心扫描,分析预氧纤维径向氧含量分布情况。测试条件:真空度:10-3~10-1Pa;波谱探测范围:5B-92U;加速电压:15kV;束斑直径:0.08μm;探针电流:10A。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横坐标为测试点到纤维截面边缘的距离,纵坐标为该测试点氧元素相对含量。由图1知,由纤维截面边缘到截面中心氧含量逐渐降低,且在距截面边缘4.5μm后纤维氧含量基本保持不变。预氧丝切片照片图2可知:纤维截面由边缘到内部颜色逐渐变浅,形成了颜色较深的皮层和浅色的芯部,且两者之间边界很显著。结合图1、图2可知预氧丝皮芯结构产生的机理,即预氧化过程中先在纤维表面形成氧含量较高的致密皮层,皮层阻碍氧的进一步扩散,在纤维内部形成氧含量较低的芯部。实施例2:表征230℃制备的预氧丝的皮芯结构实验过程同实施例1,测试结果如图3:横坐标为测试点到纤维截面边缘的距离,纵坐标为该测试点氧元素相对含量。由图3知,由纤维截面边缘到截面中心氧含量逐渐降低。预氧丝切片照片图4可知:纤维截面由边缘到内部颜色逐渐变浅,230℃制备的预氧丝不存在显著的皮芯边界。这是由于230℃反应温度较低,反应缓和,皮层的致密化程度相对较低,氧还可以进一步向纤维内部扩散,因此不存在显著皮芯边界。但由于氧的扩散阻力的存在,仍然存在氧含量由皮到芯的差异。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氧丝皮芯结构的表征方法,其特征是,包括:/n用中温固化环氧树脂将预氧丝进行浸渍并固化,固化温度为80~120℃;/n将固化后的预氧丝进行包埋并固化,包埋用树脂为低温固化环氧树脂,固化温度为50~70℃;/n修整固化好的包埋块得到表面平整的测试端面;/n将测试端面喷金,然后采用电子探针扫描样品表面,对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氧丝皮芯结构的表征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用中温固化环氧树脂将预氧丝进行浸渍并固化,固化温度为80~120℃;
将固化后的预氧丝进行包埋并固化,包埋用树脂为低温固化环氧树脂,固化温度为50~70℃;
修整固化好的包埋块得到表面平整的测试端面;
将测试端面喷金,然后采用电子探针扫描样品表面,对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氧丝皮芯结构的表征方法,其特征是,浸渍前将预氧丝束分成小束,施加张力将纤维束缠绕在定型架上,每束纤维缠一圈;浸渍后固化时间为3~5小时,固化好的纤维丝条单丝数量为50~2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氧丝皮芯结构的表征方法,其特征是,包埋的具体方法为:将固化好的纤维丝条裁成14~16mm的小样条,用镊子将小样条固定在包埋模具中心位置;将配置好的树脂用注射器缓慢注入放置好样条的包埋槽内,用注射针头将槽内气泡挑出,固化6~10小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盼盼李常清殷伟涛钱鸿川钱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