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水槽及包括该墨水槽的喷墨成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4464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墨水槽及包括该墨水槽的喷墨成像设备。墨水槽包括:壳体;形成在壳体内部并容纳墨水的墨水袋;包括可动电极和固定电极以基于由可动电极和固定电极确定的电容器的电容量来检测墨水袋内墨水的残留量的残留墨水检测单元,该可动电极支撑于墨水袋的一侧上并且随着墨水消耗而与壳体的内侧壁分离,该固定电极固定于壳体的内侧壁上;以及引导单元,其引导可动电极在不倾斜的情况下与内侧壁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墨成像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用于检测残留墨水量的检测单元的墨水槽,以及包括该墨水槽的喷墨成像设备。
技术介绍
通常,通过向打印介质喷射墨水形成图像的喷墨成像设备包括容纳墨水的墨水槽,通过喷嘴从墨水槽向打印介质喷射墨水的打印头,以及控制施加到打印头上的墨水负压的负压调节器。当消耗容纳在墨水槽中的墨水时,产生了过大负压,结果可能损坏打印头。为防止打印头被毁以及由于墨水不充分供应造成的打印故障以及为告知使用者是该补充墨水的时候了,墨水槽包括残留墨水检测单元。图1是常规残留墨水检测单元的剖视图。参照图1,残留墨水检测单元包括墨水袋25、一对端子24a和24b,以及出墨口23。该墨水袋包括一对柔性侧壁21和22,每个侧壁21和22由例如三个层形成。墨水袋25的内层19利用由例如聚乙烯(PE)材料制成的薄膜制造,以便容易地附连于中间层18上并抑制墨水的化学变化。中间层18由铝膜形成以便保护墨水隔离外界空气和湿气。墨水袋25的外层17由具有比内层19的材料更高熔化温度的材料制成,因此在通过加热单元将内层19附连于中间层18上时并不熔化。由于墨水袋25的两个柔性侧壁21和22相互靠近,根据墨水的消耗量,侧壁21和22之间的电容量有所改变。可以利用电容量的变化来检测墨水的残留量。也就是,中间层18的电极18a和18b的端部连接到所述一对端子24a和24b,电阻器件(未示出)恰当地连接在端子24a和24b之间,由此形成了包括所述一对侧壁21和22以及电阻器件的RC电路,而且根据侧壁21和22接近程度造成的电容量改变可以通过所述一对端子24a和24b之间的电势差测定。但是,由于墨水袋25非常薄,内层19会在制造过程中脱落(come off),可能破坏其绝缘性,从而侧壁21和22可能不会用作电容器。因此,端子24a和24b之间的电势差不能线性地跟踪内部墨水消耗量,由此残留墨水的检测可靠性降低。此外,将电极18a和18b暴露于墨水袋25的外界需要复杂工艺,从而增加了墨水槽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残留墨水检测装置的墨水槽,以跟踪墨水消耗量产生线性输出的电势差,以及包括该墨水槽的喷墨成像设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可以用简单和经济方法生产的墨水槽,以及包括其的喷墨成像设备。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面和优点将部分在下面的说明中阐述,部分从说明中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和/或其他方面和实用性可以通过提供一种墨水槽实现,其包括壳体;形成在壳体内部以容纳墨水的墨水袋;包括可动电极和固定电极以基于由可动电极和固定电极确定的电容器的电容量来检测墨水袋内墨水的残留量的残留墨水检测单元,该可动电极支撑于墨水袋的一侧并且随着墨水消耗而与壳体的内侧壁分离,该固定电极固定于壳体的内侧壁上;以及引导单元,其引导可动电极在不相对于固定电极倾斜的情况下与内侧壁分离。残留墨水检测单元可以基于相互面对的可动电极和固定电极之间的距离与电容器的电容量的反比例关系来检测墨水的残留量。残留墨水检测单元可以基于可动电极和固定电极的面对面积与电容器的电容量的正比例关系来检测墨水的残留量。墨水槽还可包括导轨,以引导可动电极平行于固定电极滑动。该引导单元可包括支撑基板,以支撑可动电极并具有至少一个形成在该支撑基板一侧上的引导滑动件,该壳体包括设置在其侧壁上的至少一个导槽以在支撑基板的移动方向上引导该引导滑动件。引导滑动件的宽度和高度可设定成使得引导滑动件表面相对于侧表面的倾斜角不大于1度。支撑基板的宽度和引导滑动件的高度可设定成使得引导滑动件的面对表面相对于背表面的倾斜角不大于1度。引导滑动件可包括多个相应成对的引导滑动件,导槽可包括多对与各对引导滑动件对应的导槽。本专利技术前述和/或其他方面和实用性还可以通过提供一种可用在成像设备中的墨水槽实现,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中以容纳墨水的墨水袋;设置在壳体上的第一电极;设置在墨水袋上以与第一电极形成电容器的第二电极;形成在壳体上的导轨;以及形成在墨水袋上并设置在导轨中以沿导轨移动的引导滑动件。本专利技术前述和/或其他方面和实用性还可以通过提供一种可用在成像设备中的墨水槽实现,包括壳体;墨水袋,其设置在壳体中以随着墨水从墨水袋的去除而坍塌;支撑基板,其设置在墨水袋上,以随着墨水袋坍塌而与墨水袋不相倾斜地移动;以及墨水检测单元,用以检测在墨水袋中残留的墨水,其中该支撑基板具有设置在其侧面上的引导滑动件,该壳体具有限定在其内壁上以引导相应的引导滑动件的导槽,而且该引导滑动件在导槽内移动以在支撑基板移动时引导该支撑基板并防止其相对于壳体倾斜。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通过参照附图对实施例的下述说明而变得明显和更易于理解,附图中图1是示出常规残留墨水检测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喷墨成像设备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图2的喷墨成像设备的墨水槽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图3的墨水槽的透视图;图5是示出图4的墨水槽的部分V的放大平面图;图6是沿着图4的线VI-VI截取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示出图3的墨水槽的墨水消耗量与可动电极和固定电极之间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和图8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墨水槽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示例示于附图中,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下面描述实施例是为了通过参照附图解释本专利技术。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喷墨成像设备100的剖视图。参照图2,喷墨成像设备100包括纸张转送单元,用于在箭头指示的方向上转送打印介质,例如一页或多页纸张P;打印头121,用于将墨水喷射到纸张P上以形成图像;以及墨水槽130,其中存储供应到打印头121的墨水。打印头121在y向上延伸,y向是平行于纸张P宽度方向并垂直于纸张P的进纸方向(X向)的主扫描方向,而且打印头121是包括多个喷嘴(未示出)的阵列式打印头。阵列式打印头以行为单位形成图像,而无需象往复式打印头一样往复运动。纸张转送单元包括第一和第二传送辊110和150,以转送纸张P通过打印头121的下部;以及供给辊170,用于将其上有通过喷墨形成的图像的纸张P排出到供给盘103。第一和第二传送辊110和115和供给辊170包括驱动辊和紧密接触该驱动辊的从动辊并向它们提供压力以将纸张P移动到所述这对辊的接触表面。第二传送辊115还执行对齐操作以对齐纸张P,以便在纸张P的期望部分上形成图像。喷墨成像设备100还包括进纸盒101,其中装载了纸张P;以及拾取辊105,以从进纸盒101一张接一张地拾取纸张P。喷墨成像设备100还包括用于干燥通过喷墨形成在纸张P上的图像的干燥器165。包括阵列式打印头121的喷墨成像设备100具有高的打印速度,这就可能由于墨水没有被充分干燥且纸张连续装载在供纸盘103上造成墨水扩散或涂抹到纸张P上。干燥器165迅速干燥图像以防止墨水扩散或涂抹造成打印缺陷。阵列式打印头121置于第二传送辊115和干燥器165之间。阵列式打印头121包括在具有墨水槽130和负压调节器125的墨盒120中。负压调节器125控制从墨水槽130流向打印头121的墨水的负压,以防止气泡流向打印头121的内部或者不必要的墨水通过喷嘴(未示出)泄漏。对于单色图像,可使用一个墨水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墨水槽,包括:壳体;形成在壳体内部以容纳墨水的墨水袋;包括可动电极和固定电极以基于由可动电极和固定电极确定的电容器的电容量来检测墨水袋内墨水的残留量的残留墨水检测单元,该可动电极支撑于墨水袋的一侧并且随着墨水消耗 而与壳体的内侧壁分离,该固定电极固定于壳体的内侧壁上;以及引导单元,其引导可动电极在不相对于固定电极倾斜的情况下与内侧壁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在哲郑东基徐钟硕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