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419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捻机,包括装置支架、收卷装置、导丝杆、第一电机、第一旋转轴、丝桶旋转座、第二电机、固定框和引导装置,所述装置支架还包括主框架、侧边支板、后侧支板和水平支杆,所述引导装置还包括第三旋转轴、第二轴套、第三齿轮和引导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在对细丝进行加捻合股的同时,避免丝线之间的相互堆叠切割,实现对强度较差丝线的加工,得到质量上乘的纺丝,为开拓特殊材质丝线纺织品的市场提供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捻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机械
,特别是一种直捻机。
技术介绍
在纺丝加工制造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多根细丝进行加捻合股,以形成所需产品,对于一般的丝线材料来说,市面上的倍捻机已经可以完全满足其加捻合股的需求,然而倍捻机在加工丝线时,丝线会相互堆叠切割,如果想要加工强度较差的丝线,得到质量上乘的纺丝,进而开拓特殊材质丝线纺织品的市场,依靠现有的倍捻机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直捻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直捻机,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在对细丝进行加捻合股的同时,避免丝线之间的相互堆叠切割,实现对强度较差丝线的加工,得到质量上乘的纺丝,为开拓特殊材质丝线纺织品的市场提供可能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直捻机,包括装置支架、收卷装置、导丝杆、第一电机、第一旋转轴、丝桶旋转座、第二电机、固定框和引导装置,所述装置支架还包括主框架、侧边支板、后侧支板和水平支杆,所述主框架上设有安装横杆,所述安装横杆上设有一组收卷装置,所述安装横杆的前侧设有导丝杆,所述主框架的前侧顶面上设有第一导丝钩,所述主框架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侧边支板,所述右侧的侧边支板上设有第一电机,所述主框架的后端设有后侧支板,所述后侧支板上设有一组左右对称的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通过第一轴套固定安装在后侧支板上,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前侧设有丝桶旋转座,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外侧配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皮带和皮带轮带动第一旋转轴旋转,所述主框架的前侧设有两根左右对称的水平支杆,所述水平支杆纵向设置,所述水平支杆上设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后侧与主框架前侧相连,所述固定框上设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横向贯穿固定框,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一齿轮,所述右侧第一齿轮的右侧还设有第二齿轮,所述固定框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二导丝钩和导丝轮,所述导丝轮与第二导丝钩平行设置且位于第二导丝钩的前侧,所述固定框的前侧设有一组左右对称的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还包括第三旋转轴、第二轴套、第三齿轮和引导筒,所述第三旋转轴横向设置,所述第三旋转轴通过第二轴套固定安装在水平支杆上,所述第三旋转轴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三齿轮和引导筒,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主框架、侧边支板、后侧支板和水平支杆均为不锈钢型材,所述主框架、侧边支板、后侧支板和水平支杆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互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导丝杆与丝桶旋转座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导丝杆包括连杆、卡块、活动杆和导丝孔,所述连杆的外侧与主框架相连,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设有卡块,所述活动杆横向贯穿卡块,所述活动杆远离卡块的一端设有导丝孔。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丝钩的数量至少为2个,所述第二导丝钩的数量至少为10个,所述第一导丝钩和第二导丝钩均沿着主框架的中线呈对称分布。作为优选,所述导丝轮的数量为2个且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导丝轮上设有横向贯穿导丝轮的固定杆,所述导丝轮可以在固定杆左右滑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装置支架、收卷装置、导丝杆、第一电机、第一旋转轴、丝桶旋转座、第二电机、固定框和引导装置的方式,利用第一电机带动丝桶旋转座上的丝线桶转动,配合导丝杆对丝线进行加捻合股,此外,通过收卷装置、第二电机、引导装置、第二旋转轴、第一导丝钩、第二导丝钩和导丝轮,对加捻合股后的丝线进行引导收卷,整个过程中丝线不会出现堆叠切割,确保了丝线成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直捻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支架、11-主框架、111-安装横杆、112-第一导丝钩、12-侧边支板、13-后侧支板、14-水平支杆、2-收卷装置、3-导丝杆、31-连杆、32-卡块、33-活动杆、34-导丝孔、4-第一电机、41-第四齿轮、5-第一旋转轴、51-第一轴套、6-丝桶旋转座、7-第二电机、8-固定框、81-第二旋转轴、811-第一齿轮、812-第二齿轮、82-第二导丝钩、83-导丝轮、831-固定杆、9-引导装置、91-第三旋转轴、92-第二轴套、93-第三齿轮、94-引导筒。【具体实施方式】参阅附图,本专利技术一种直捻机,包括装置支架1、收卷装置2、导丝杆3、第一电机4、第一旋转轴5、丝桶旋转座6、第二电机7、固定框8和引导装置9,所述装置支架1还包括主框架11、侧边支板12、后侧支板13和水平支杆14,所述主框架11上设有安装横杆111,所述安装横杆111上设有一组收卷装置2,所述安装横杆111的前侧设有导丝杆3,所述主框架11的前侧顶面上设有第一导丝钩112,所述主框架1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侧边支板12,所述右侧的侧边支板12上设有第一电机4,所述主框架11的后端设有后侧支板13,所述后侧支板13上设有一组左右对称的第一旋转轴5,所述第一旋转轴5通过第一轴套51固定安装在后侧支板13上,所述第一旋转轴5的前侧设有丝桶旋转座6,所述第一旋转轴5的外侧配设有第二电机7,所述第二电机7通过皮带和皮带轮带动第一旋转轴5旋转,所述主框架11的前侧设有两根左右对称的水平支杆14,所述水平支杆14纵向设置,所述水平支杆14上设有固定框8,所述固定框8的后侧与主框架11前侧相连,所述固定框8上设有第二旋转轴81,所述第二旋转轴81横向贯穿固定框8,所述第二旋转轴8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一齿轮811,所述右侧第一齿轮811的右侧还设有第二齿轮812,所述固定框8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二导丝钩82和导丝轮83,所述导丝轮83与第二导丝钩82平行设置且位于第二导丝钩82的前侧,所述固定框8的前侧设有一组左右对称的引导装置9,所述引导装置9还包括第三旋转轴91、第二轴套92、第三齿轮93和引导筒94,所述第三旋转轴91横向设置,所述第三旋转轴91通过第二轴套92固定安装在水平支杆14上,所述第三旋转轴9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三齿轮93和引导筒94,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上设有第四齿轮41,所述第四齿轮41和第二齿轮812之间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第一齿轮811和第三齿轮93之间通过链条连接。其中,所述主框架11、侧边支板12、后侧支板13和水平支杆14均为不锈钢型材,所述主框架11、侧边支板12、后侧支板13和水平支杆14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互相连接。其中,所述导丝杆3与丝桶旋转座6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导丝杆3包括连杆31、卡块32、活动杆33和导丝孔34,所述连杆31的外侧与主框架11相连,所述连杆31的另一端设有卡块32,所述活动杆33横向贯穿卡块32,所述活动杆33远离卡块32的一端设有导丝孔34。其中,所述第一导丝钩112的数量至少为2个,所述第二导丝钩82的数量至少为10个,所述第一导丝钩112和第二导丝钩82均沿着主框架11的中线呈对称分布。其中,所述导丝轮83的数量为2个且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导丝轮83上设有横向贯穿导丝轮83的固定杆831,所述导丝轮83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支架(1)、收卷装置(2)、导丝杆(3)、第一电机(4)、第一旋转轴(5)、丝桶旋转座(6)、第二电机(7)、固定框(8)和引导装置(9),所述装置支架(1)还包括主框架(11)、侧边支板(12)、后侧支板(13)和水平支杆(14),所述主框架(11)上设有安装横杆(111),所述安装横杆(111)上设有一组收卷装置(2),所述安装横杆(111)的前侧设有导丝杆(3),所述主框架(11)的前侧顶面上设有第一导丝钩(112),所述主框架(1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侧边支板(12),所述右侧的侧边支板(12)上设有第一电机(4),所述主框架(11)的后端设有后侧支板(13),所述后侧支板(13)上设有一组左右对称的第一旋转轴(5),所述第一旋转轴(5)通过第一轴套(51)固定安装在后侧支板(13)上,所述第一旋转轴(5)的前侧设有丝桶旋转座(6),所述第一旋转轴(5)的外侧配设有第二电机(7),所述第二电机(7)通过皮带和皮带轮带动第一旋转轴(5)旋转,所述主框架(11)的前侧设有两根左右对称的水平支杆(14),所述水平支杆(14)纵向设置,所述水平支杆(14)上设有固定框(8),所述固定框(8)的后侧与主框架(11)前侧相连,所述固定框(8)上设有第二旋转轴(81),所述第二旋转轴(81)横向贯穿固定框(8),所述第二旋转轴(8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一齿轮(811),所述右侧第一齿轮(811)的右侧还设有第二齿轮(812),所述固定框(8)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二导丝钩(82)和导丝轮(83),所述导丝轮(83)与第二导丝钩(82)平行设置且位于第二导丝钩(82)的前侧,所述固定框(8)的前侧设有一组左右对称的引导装置(9),所述引导装置(9)还包括第三旋转轴(91)、第二轴套(92)、第三齿轮(93)和引导筒(94),所述第三旋转轴(91)横向设置,所述第三旋转轴(91)通过第二轴套(92)固定安装在水平支杆(14)上,所述第三旋转轴(9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三齿轮(93)和引导筒(94),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上设有第四齿轮(41),所述第四齿轮(41)和第二齿轮(812)之间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第一齿轮(811)和第三齿轮(93)之间通过链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支架(1)、收卷装置(2)、导丝杆(3)、第一电机(4)、第一旋转轴(5)、丝桶旋转座(6)、第二电机(7)、固定框(8)和引导装置(9),所述装置支架(1)还包括主框架(11)、侧边支板(12)、后侧支板(13)和水平支杆(14),所述主框架(11)上设有安装横杆(111),所述安装横杆(111)上设有一组收卷装置(2),所述安装横杆(111)的前侧设有导丝杆(3),所述主框架(11)的前侧顶面上设有第一导丝钩(112),所述主框架(1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侧边支板(12),所述右侧的侧边支板(12)上设有第一电机(4),所述主框架(11)的后端设有后侧支板(13),所述后侧支板(13)上设有一组左右对称的第一旋转轴(5),所述第一旋转轴(5)通过第一轴套(51)固定安装在后侧支板(13)上,所述第一旋转轴(5)的前侧设有丝桶旋转座(6),所述第一旋转轴(5)的外侧配设有第二电机(7),所述第二电机(7)通过皮带和皮带轮带动第一旋转轴(5)旋转,所述主框架(11)的前侧设有两根左右对称的水平支杆(14),所述水平支杆(14)纵向设置,所述水平支杆(14)上设有固定框(8),所述固定框(8)的后侧与主框架(11)前侧相连,所述固定框(8)上设有第二旋转轴(81),所述第二旋转轴(81)横向贯穿固定框(8),所述第二旋转轴(8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一齿轮(811),所述右侧第一齿轮(811)的右侧还设有第二齿轮(812),所述固定框(8)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二导丝钩(82)和导丝轮(83),所述导丝轮(83)与第二导丝钩(82)平行设置且位于第二导丝钩(82)的前侧,所述固定框(8)的前侧设有一组左右对称的引导装置(9),所述引导装置(9)还包括第三旋转轴(9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福江朱建夫朱鑫力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锦宇特种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