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匡仁栩专利>正文

一种易分离式锭子与筒管的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53419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分离式锭子与筒管的装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定位;S2、装配;S3、分离,上述装配过程中还涉及一种锭子,所述锭子包括锭座,所述锭座上固定连接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上活动连接有锭盘,所述锭盘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锭杆,所述锭杆上过盈配合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弧形槽,每个所述弧形槽内均通过弹簧设置有定位件,所述锭杆上套设有筒管,所述筒管的内壁上开设有两个止动槽,所述筒管的外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配合有弹性环,所述弹性环的外侧均匀分布有多个磁珠。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证筒管与锭子紧密连接的同时,又能快速将筒管与锭子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分离式锭子与筒管的装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易分离式锭子与筒管的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锭子作为纺织设备不可或缺的一个部件,其数量和转速往往代表一个纺织设备的生产能力,在卷收时,将纺织筒管套在锭杆上,筒管绕定位轴转动,当纱线卷绕完成后,要将此筒管取下,用新的筒管代替,因为在筒管安装时需要与锭杆紧密连接,防止筒管在卷绕过程中松动,所以绕卷完成后的筒管极难取下。在公开号为CN104120519B的已授权的专利中提到了一种纺织锭子及配套的筒管,通过设置突出环、伸缩装置、圆盘等装置,可实现筒管的省力取放,但在装配、拆卸过程中,上述专利中的筒管的运动轨迹为倒L形,相比于直线运动,需要转向的运动会消耗更多的时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易分离式锭子与筒管的装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为防止筒管松动,在筒管装配时会与锭杆紧密相连,在绕卷完成后,筒管极难取下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易分离式锭子与筒管的装配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S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分离式锭子与筒管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装配方法如下:/nS1、定位:将筒管(6)的下端套在锭杆(5)上,沿锭杆(5)移动筒管(6),使环形凹槽(61)与限位盘(4)相对;/nS2、装配:将弹性环(7)从筒管(6)的上端套向筒管(6),弹性环(7)移动到环形凹槽(61)处时,松开弹性环(7)后弹性环(7)绷紧在环形凹槽(61)内,磁珠(8)将定位件(43)吸引至止动槽(62)内,实现筒管(6)与锭杆(5)的固定;/nS3、分离:拉伸弹性环(7)并将弹性环(7)从环形凹槽(61)内取出,将弹性环(7)从筒管(6)上取下,定位件(43)受弹簧(42)作用回到弧形槽(41)内,实现筒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分离式锭子与筒管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装配方法如下:
S1、定位:将筒管(6)的下端套在锭杆(5)上,沿锭杆(5)移动筒管(6),使环形凹槽(61)与限位盘(4)相对;
S2、装配:将弹性环(7)从筒管(6)的上端套向筒管(6),弹性环(7)移动到环形凹槽(61)处时,松开弹性环(7)后弹性环(7)绷紧在环形凹槽(61)内,磁珠(8)将定位件(43)吸引至止动槽(62)内,实现筒管(6)与锭杆(5)的固定;
S3、分离:拉伸弹性环(7)并将弹性环(7)从环形凹槽(61)内取出,将弹性环(7)从筒管(6)上取下,定位件(43)受弹簧(42)作用回到弧形槽(41)内,实现筒管(6)与锭杆(5)的分离,将筒管(6)取走即可;
上述装配过程中还涉及一种锭子,所述锭子包括锭座(1),所述锭座(1)上固定连接有定位轴(2),所述定位轴(2)上活动连接有锭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匡仁栩
申请(专利权)人:匡仁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