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取向硅钢控钛、降钛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4180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无取向硅钢控钛、降钛的工艺,铁水控钛环节:选取低钛铁水进行硅钢冶炼,铁水中Ti≤0.02wt%;转炉冶炼环节:出钢时[O]:0.05wt%~0.07wt%,控制转炉下渣,使精炼顶渣中Ti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取向硅钢控钛、降钛的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取向硅钢控钛、降钛的工艺。
技术介绍
钢液中的钛能与氮结合形成TiN夹杂,TiN夹杂对于很多钢种而言,是一种有害夹杂,例如TiN夹杂对无取向硅钢的磁性能有重要性能,主要表现在抑制晶粒长大、促使晶格畸变,阻碍磁畴转动和畴壁移动,是劣化无取向硅钢电磁性能的有害夹杂物,各大无取向硅钢生产厂都对钢中的Ti和N含量进行了严格控制;帘线钢冶炼时会产生变形能力差的脆性TiN夹杂,如果对于其不加以控制,会造成后续拉拔和捻股过程中断丝,因此,国际著名的帘线钢生产商贝尔卡特建立了钛夹杂罚分体系,钛夹杂数量越多、尺寸越多罚分越严重,达到一定分数的盘条会降级使用或退货处理;TiN夹杂对钢的疲劳寿命特别有害,轴承钢中Ti含量从40×10-6降低到10×10-6以下,能使寿命提高约2倍,目前,高端轴承钢对Ti含量的要求越来越严,从钢厂客户提出的要求看,部分客户要求Ti含量控制15×10-6以下。科研工作者针对这种情况,也进行了相关研究,文献《高碳钢转炉冶炼过程脱钛理论计算及应用》详细论述了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取向硅钢控钛、降钛的工艺,冶炼路线为:铁水预处理→转炉→RH精炼→连铸,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全流程降钛、控钛方法,具体通过以下步骤实现:/n1)铁水控钛环节:选取低钛铁水进行硅钢冶炼,要求铁水中Ti≤0.02wt%;/n2)转炉冶炼环节:出钢时[O]:0.05wt%~0.07wt%,控制转炉下渣,使精炼顶渣中Ti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取向硅钢控钛、降钛的工艺,冶炼路线为:铁水预处理→转炉→RH精炼→连铸,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全流程降钛、控钛方法,具体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铁水控钛环节:选取低钛铁水进行硅钢冶炼,要求铁水中Ti≤0.02wt%;
2)转炉冶炼环节:出钢时[O]:0.05wt%~0.07wt%,控制转炉下渣,使精炼顶渣中TiO2≤0.3wt%;
3)RH钢包进站后,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伟廖相魏尚德礼常桂华康磊吕春风李德军张维维张仁波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