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4164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墨盒,可以尽量控制墨盒的大型化、以及储墨器内存留的墨量减少,并可以检测到储墨器内的墨的减少的情况。在右侧端部附近的支点(41a)可转动地支撑在支撑台(31)上的臂部(41)的左侧的端部附近设置挡光部分(42)。臂部(41)具有在挡光部分(41)和支点(41a)之间的部分分支并向下延伸的分支臂部(44),在其前端设置浮子部分(43)。在储墨器(111)内存有充足的墨时,挡光部分(42)阻挡从光传感器的发光部分(1014a)发出的光。在储墨器(111)内的墨变少时,挡光部分(42)向下方移动,不阻挡从发光部分(1014a)发出的光,光接收部分(1014b)接收该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墨供给喷墨打印机的墨盒
技术介绍
在将墨供给到打印机的墨盒中,有构造成能够检测出何时墨盒中的剩余墨量已经变低的墨盒。例如,在如专利文件1所述的墨盒中,配置有遮光机构,该遮光机构包括杠杆,该杠杆的在杠杆延伸的方向上的中心部分被支撑成使杠杆能够绕设置在墨容器(储墨器)的底部处的支撑台转动。遮光机构包括在杠杆的一个端部处的遮光器(挡光部分)和在杠杆的另一个端部处的浮子。当墨容器中有很大的墨量时,由于浮子的因浮力而向上的运动,杠杆转动,并且遮光器位于墨容器的凹入部分的底部附近,并阻挡从光学传感器的发光部分发出的光。当墨容器中的墨量减少时,浮子下降并且杠杆转动,从而导致遮光器位于凹入部分的顶部部分附近,并且停止阻挡从发光部分发出的光。此时,光学传感器的光接收部分接收到该光,并检测出墨容器中的墨已经用完。(专利文件1)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布2005-125738(图1、图2)但是,在专利文件1公开的墨盒中,因为具有设置在由支撑台支撑的杠杆的两个端部上的遮光器和浮子的相对较大的遮光机构设置在墨容器内,所以必须增大墨盒的尺寸以便收容这类遮光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墨盒,该墨盒能够检测何时墨剩余很少,同时还尽可能地防止墨盒尺寸的任何增加。通过根据技术方案1的墨盒来解决该目的。根据该墨盒,因为浮子部分设置在从臂部的位于挡光部分和枢轴部分之间的部分分支出的分支臂部的端部处,所以能够缩短臂部,因为不必使臂部延伸到枢轴部分的与挡光部分相反的那一侧。因此,能够使转动构件的尺寸最小化,并且能够在不必增大墨盒的尺寸的情况下在储墨器内设置转动构件。另外,因为当墨盒安装在打印机中时浮子部分位于挡光部分下方,能够有效地检测出储墨器内的墨已经用完。而且,因为浮子部分位于分支臂部的端部处,所以,当墨盒安装在打印机中时,能够容易地将浮子部分定位在挡光部分下方。而且,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墨盒,因为能够在有足够的剩余墨时在整个转动构件上产生足够大的浮力,所以能够减小由于转动构件的摆动例如当外部摆动施加于墨盒时而错误检测出几乎剩余墨量变少的可能性。而且,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墨盒,因为浮子部分位于枢轴部分下方,所以能够当储墨器内的墨液面到达低得多的位置时检测出储墨器内的墨已经用完。而且,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墨盒,墨出口和突出部分相互靠近地位于壳体的同一侧上,能够使打印机的尺寸最小化,因为能够将打印机中所有所需的光学传感器和供墨管相互靠近地安置在同一表面上。而且,因为约束内部空间的表面能够被用作转动限制装置,所以不必具有单独的转动限制装置,从而使简化墨盒构造成为可能。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墨盒,当墨盒安装在打印机中时,因为光学传感器的发光部分和光接收部分夹着突出部分,所以能够基于光接收部分是否接收到发光部分发出的光来容易地检测何时储墨器内的墨已经用完。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墨盒的透视图。图2是图1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图2中的储墨器单元的侧视图。图4是图3的局部分解图。图5(a)的简图示出图3的摆动部件的简图,并且图5(b)的简图示出传统摆动部件的简图。图6是示出将图1中的墨盒安装到打印机中的方法的简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在参考附图的同时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图1是透视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墨盒1的外部。图2是图1的分解透视图。稍后将描述的侧壁160是透光的(可透视的),并且能够观察稍后将描述的储墨器100的内部。但是在图2中省略储墨器100的内部。如图1和2所示,墨盒1包括储墨器100、外部壳体200、和保护器300,该储墨器100用于存储可透光的墨,该外部壳体200覆盖整个储墨器100,当运输墨盒1时,将该保护器300连接到外壳200上以保护储墨器100。在本实施例中,储墨器100、外部壳体200、和保护器300由树脂材料例如尼龙、聚乙烯、或聚丙烯形成。外部壳体200由两个壳体部件210和220构成,这两个壳体部件210和220从顶部和底部(图2的顶部和底部)夹着储墨器100。第一壳体部件210是覆盖图2中储墨器100的下侧的部件,并且第二壳体部件220是覆盖图2中储墨器100的上侧的部件。第一壳体部件210和第二壳体部件220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通过注模制造。在第一壳体部件210中,有两个壳体切口部分211和212,以便将供墨部分120和进气部分130露出于外部壳体200的外部。壳体切口部分211和212形成为半圆形。图2的右前侧处的壳体切口部分211是与供墨部分120对应的切口,并且图2的左后侧处的壳体切口部分212是与进气部分130对应的切口。而且,在壳体切口部分211和壳体切口部分212之间,形成有呈矩形形状的壳体切口部分213,并且该壳体切口部分213是用于接收光学传感器1014(见图6)使得光学传感器1014夹着突出部分140的切口。而且,在与第一壳体部件210的壳体切口部分211连接的内侧表面上,有与供墨部分120接触的接触凹槽211a,而在与第一壳体部件210的壳体切口部分212连接的内侧表面上,有与进气部分130接触的接触凹槽212a。通过使用这些接触凹槽211a和212a,容易相对于第一壳体部件210对准储墨器100。而且,在第一壳体部件210中,有两个壳体突出部分214a和214b,这两个壳体突出部分214a和214b从形成有壳体切口部分211-213的表面向保护器300(向图2中的左前方向)突出。壳体突出部分214a和214b形成在第一壳体部件210的两侧(图2的右前侧边缘和图2的左前侧边缘)上,使得壳体切口部分211-213位于壳体突出部分214a和214b之间,并且位于供墨部分120侧(图2的右前侧)的壳体突出部分是壳体突出部分214a,且位于进气部分130侧(图2的左前侧)的壳体突出部分是壳体突出部分214b。而且,壳体突出部分214a具有从与第一壳体部件210的侧壁连接的部分到壳体突出部分214a的端部的倾斜表面214a2。当将墨盒1安装到打印机1000(见图6)中时,在壳体突出部分214a位于下侧的情况下进行安装。因此,当安装墨盒1时,如果倾斜表面214a2与打印机1000的下部接触,则墨盒1由于该倾斜而被平稳地诱导到某个安装位置中。另外,在壳体突出部分214b中,有被切成矩形形状的壳体突出切口部分214b1,并且该壳体突出切口部分214b1形成在壳体切口部分211-213侧的内侧表面上。另外,在壳体突出部分214b中,有壳体配合凹槽214b2,当将墨盒1安装到打印机1000中时,该壳体配合凹槽214b2能够与配合杆1016b1(见图6)配合。而且,在第一壳体部件210中,有用于对准储墨器100的杆部件215a,该杆部件215a将被内封在外部壳体200内,并在第一壳体部件210的位于供墨部分120侧(图2的右前侧)的侧壁附近向第二壳体部件220(图2的上侧)突出,并且有用于对准储墨器100的杆部件215b和215c,这些杆部件将被内封在外部壳体200内,并在第一壳体部件210的位于进气部分130侧(图2的左后侧)的侧壁附近向第二壳体部件220(图2的上侧)突出。由于能够通过这些杆部件215a-215c的三个位置执行储墨器100的对准的,所以能够防止储墨器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墨盒,包括:存储墨的储墨器;转动构件,该转动构件被支撑在储墨器内,并构造成绕位于储墨器内的支点转动;其中,该转动构件包括:挡光部分;用作该支点的枢轴部分;臂部,该臂部连接挡光部分和所述枢轴部分 ;分支臂部,该分支臂部从臂部的位于挡光部分和枢轴部分之间的部分分支出;和浮子部分,该浮子部分具有比墨的单位体积质量小的单位体积质量,并位于分支臂部的末端处;转动限制装置,该转动限制装置构造成,控制转动构件因浮子部分浸 在墨中时在浮子部分上产生的浮力而转动的方向上的转动;其中,浮子部分构造成,当墨盒安装在打印机中时,浮子部分位于挡光部分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丰纪服部信吾横江好则桃崎元博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