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印机用墨盒,其包括由前壁、后壁、底壁、顶壁及一对侧壁围成的盒体,把盒体分隔为海绵腔和墨水腔的隔板,设在海绵腔内的海绵,与海绵腔相连通的出墨口和进气孔,设在隔板的下侧的连通孔或设在侧壁或底壁的贯通槽及流入孔和流出孔,设在侧壁上的连通槽、第一孔、第二孔和密封膜。连通槽的一端通过第一孔与海绵腔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二孔与墨水腔连通。其中,第一孔的位置高于连通孔或流出孔的位置且低于海绵腔内墨水的初始液位。连通槽、第一孔、第二孔、贯通槽、流入孔及流出孔均被固定在盒体外表面的密封膜覆盖。该墨盒具有优良的排墨稳定性和流畅性,有利于提高打印品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MMl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印机用墨盒,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海绵腔的墨盒。
技术介绍
现有的墨盒分为全海绵墨盒、半海绵墨盒和无海绵墨盒。其中,半海绵墨盒的盒体 被一隔板分隔为海绵腔和墨水腔,隔板底部设有连通海绵腔和墨水腔的连通孔。海绵腔上 部设有与外界大气相通的进气孔,海绵腔下部设置有向外供墨的出墨口。打印时,海绵腔内 海绵里的墨水先被消耗,海绵腔内墨水液位下降至连通孔时,在打印头抽吸力作用下,墨水 腔内的墨水经连通孔进入海绵,再从出墨口向外排出至打印头;随着墨水的排出,墨水腔内 的背压增大;经进气孔进入海绵腔海绵中的气体,经连通孔进入墨水腔,补偿墨水腔内的背 压。显然,墨水和气体都必须经过连通口。然而气体经过连通孔的过程中会因分子张力而 形成弯月面阻碍墨水经连通孔排出,降低排墨流量;当背压积累得足够大时,弯月面渐变为 气泡并破裂,排墨阻力减少,排墨流量增加。因此,该种墨盒存在排墨不稳定的缺点,打印出 来的图像深浅不一,影响打印质量;尤其冬季气候干燥,气温相对下降时,墨水粘度增加,排 墨不稳定性增加,更会出现打印断线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墨稳定流畅的墨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墨盒,包括由前壁、后壁、底壁、顶壁及一对侧壁围 成的盒体,设置在盒体内并把盒体分隔为靠近前壁的海绵腔和远离前壁的墨水腔的隔板, 设置在海绵腔内的海绵,设置在海绵腔的下侧并与海绵腔相连通的出墨口,设置在海绵腔 的上侧并与海绵腔相连通的进气孔,设置在隔板的下侧并连通海绵腔和墨水腔的连通孔, 以及设置在侧壁上的连通槽和密封膜。连通槽的一端通过第一孔与海绵腔连通,另一端通 过第二孔与墨水腔连通。其中,第一孔的位置高于连通孔的位置且低于海绵腔内墨水的初 始液位。密封膜固定在侧壁上,并覆盖连通槽、第一孔及第二孔。由以上方案可见,打印时,海绵腔内的墨水先消耗,海绵腔内的墨水液位从初始液 位开始下降,当其低于第一孔的位置时,墨水腔通过连通槽与大气相通,墨水腔内的背压解 除,在重力作用下,墨水腔内墨水经连通孔流入海绵腔的海绵中,墨水腔内液位下降并产生 背压;在墨水腔的背压作用下,气体经连通槽进入墨水腔;海绵腔得到墨水补充后液位回 升并封堵第一孔,阻止气体经连通槽进入墨水腔。随着打印继续进行,海绵腔内墨水液位将 大致稳定在第一孔附近;由于气体经由连通槽进入墨水腔,墨水经由连通孔进入海绵腔,二 者互不冲突。因此,墨水可流畅排出,墨盒排墨稳定性闻。进一步的方案是,密封膜透明,便于观察连通槽是否被墨迹堵塞,当然也可以用触 压密封膜的方式检查连通槽内是否有硬物来判断连通槽是否被墨迹堵塞。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密封膜通过焊接、粘接或热熔的方式固定在侧壁上。再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连通槽一体成型在侧壁上,以便简化工序,降低成本。另一再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连通槽机加工成型在侧壁上,该方案用于回收墨盒的 改造,直接提闻墨盒排墨稳定性,成本低。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墨稳定流畅且成本低的墨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墨盒,包括由前壁、后壁、底壁、顶壁及一对侧壁围 成的盒体,设置在盒体内并把盒体分隔为靠近前壁的海绵腔和远离前壁的墨水腔的隔板, 设置在海绵腔内的海绵,设置在海绵腔的下侧并与海绵腔相连通的出墨口,设置在海绵腔 的上侧并与海绵腔相连通的进气孔,设置在侧壁或底壁上的贯通槽,设置在侧壁上的连通 槽及设置在盒体外表面的密封膜。贯通槽的一端通过流出孔与海绵腔连通,另一端通过流 入孔与墨水腔连通。连通槽的一端通过第一孔与海绵腔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二孔与墨水腔 连通。其中,第一孔的位置高于流出孔的位置且低于海绵腔内墨水的初始液位。密封膜固 定在盒体外表面上,并覆盖贯通槽、流入孔、流出孔、连通槽、第一孔及第二孔。由以上方案可见,打印时,海绵腔内的墨水先消耗,海绵腔内的墨水液位从初始液 位开始下降,当其低于第一孔的位置时,墨水腔通过连通槽与大气相通;在重力作用下,墨 水腔内墨水经贯通槽流入海绵腔的海绵中,墨水腔内液位下降并产生背压;在墨水腔的背 压作用下,气体经连通槽进入墨水腔;海绵腔得到墨水补充后液位回升并封堵第一孔,阻止 气体经连通槽进入墨水腔。随着打印继续进行,海绵腔内墨水液位将大致稳定在第一孔附 近;由于气体经由连通槽进入墨水腔,墨水经由贯通槽进入海绵腔,二者互不冲突。因此, 墨水可流畅排出,墨盒排墨稳定性高。此外,贯通槽、流入孔、流出孔、连通槽、第一孔及第 二孔均成型在侧壁或底壁上,无需再隔壁上开孔,因此型心无需采用分体设计,从而简化模 具,简化退模工序;密封膜可采用通用技术固定在盒体外表面,成本远低于模具分体型心与 一体型心的价差,加之模具具有专用性,因此本技术方案成本相对较低。进一步的方案是,流出孔和所述流入孔设置在侧壁靠近底壁的位置,以利于墨水 腔内墨水排空。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贯通槽、流出孔、流入孔、连通槽、第一孔及第二孔一体成型在 同一侧壁上,以进一步简化模具和密封膜固定工序。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墨盒的立体图;图2是现有墨盒的侧面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侧面局部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侧面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现有墨盒的盒体010由前壁011、后壁012、底壁013、顶壁014、 侧壁015和侧壁016围成。隔板024把盒体010分隔为靠近前壁011的海绵腔030和远离 前壁011的墨水腔040,隔板024的下侧有一个连通海绵腔030和墨水腔040的连通孔023。 海绵腔内030内有一个用于保持墨水的海绵031,海绵腔030的重力方向的上侧有一个与其相连通的进气孔021,海绵腔030的重力方向的下侧有一个与其相连通的出墨口 022。当墨 水腔040内盛装墨水时,墨水经连通孔023接触海绵031,墨盒未使用时,墨水在重力和海绵 031的毛细力共同作用下,海绵腔030内的墨水液位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初始液位071上。如图3、图4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墨盒与现有墨盒的结构区别在于 侧壁015上设有连通槽050、第一孔051和第二孔052,连通槽050的一端通过第一孔051与 海绵腔030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二孔052与墨水腔040连通;透明的密封膜025通过焊接、 粘接或热熔的方式固定在侧壁015上,并覆盖连通槽050、第一孔051和第二孔052,以使得 连通槽050、第一孔051和第二孔052构成流体通道。墨水腔040内盛装墨水且墨盒未使用时,海绵腔030内的墨水液位同样会维持在 一个相对稳定的初始液位071上。重力方向上,第一孔051位于初始液位071下方及连通孔023上方,以免墨水腔 040在未使用时丧失背压而使得墨盒漏墨。当墨盒使用时,打印头向出墨口 022施加抽吸力。墨水腔040因不与大气相通,其 内产生背压,阻止墨水排出;海绵腔030通过进气孔021与大气相通,其内的墨水被打印头 抽走,墨水液位下降;当海绵腔030内的墨水液位低于平衡液位072时,墨水腔040通过连 通槽050连通大气,气体经连通槽050进入墨水腔040,墨水腔040内背压解除;在重力和 海绵毛细力共同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墨盒,包括盒体,由前壁、后壁、底壁、顶壁及一对侧壁围成;隔板,设置在所述盒体内,把所述盒体分隔为靠近所述前壁的海绵腔和远离所述前壁的墨水腔;海绵,设置在所述海绵腔内;出墨口,设置在所述海绵腔的下侧,并与所述海绵腔相连通;进气孔,设置在所述海绵腔的上侧,并与所述海绵腔相连通;连通孔,设置在所述隔板的下侧,连通所述海绵腔和所述墨水腔;其特征在于:连通槽,设置在所述侧壁上,一端通过第一孔与所述海绵腔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二孔与所述墨水腔连通,所述第一孔的位置高于所述连通孔的位置且低于所述海绵腔内墨水的初始液位;密封膜,固定在所述侧壁上,并覆盖所述连通槽、所述第一孔及所述第二孔。
【技术特征摘要】
1.墨盒,包括 盒体,由前壁、后壁、底壁、顶壁及一对侧壁围成; 隔板,设置在所述盒体内,把所述盒体分隔为靠近所述前壁的海绵腔和远离所述前壁的墨水腔; 海绵,设置在所述海绵腔内; 出墨口,设置在所述海绵腔的下侧,并与所述海绵腔相连通; 进气孔,设置在所述海绵腔的上侧,并与所述海绵腔相连通; 连通孔,设置在所述隔板的下侧,连通所述海绵腔和所述墨水腔; 其特征在于 连通槽,设置在所述侧壁上,一端通过第一孔与所述海绵腔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二孔与所述墨水腔连通,所述第一孔的位置高于所述连通孔的位置且低于所述海绵腔内墨水的初始液位; 密封膜,固定在所述侧壁上,并覆盖所述连通槽、所述第一孔及所述第二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膜透明。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膜通过焊接、粘接或热熔固定在所述侧壁上。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槽一体成型在所述侧壁上。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槽机加工成型在所述侧壁上。6.墨盒,包括 盒体,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泽,温建浓,陈李青,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