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3308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4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印机用墨盒,其包括由前壁、后壁、底壁、顶壁及一对侧壁围成的盒体,把盒体分隔为海绵腔和墨水腔的隔板,设在海绵腔内的海绵,与海绵腔相连通的出墨口和进气孔,设在隔板的下侧的连通孔或设在侧壁或底壁的贯通槽及流入孔和流出孔,设在侧壁上的连通槽、第一孔、第二孔和密封膜。连通槽的一端通过第一孔与海绵腔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二孔与墨水腔连通。其中,第一孔的位置高于连通孔或流出孔的位置且低于海绵腔内墨水的初始液位。连通槽、第一孔、第二孔、贯通槽、流入孔及流出孔均被固定在盒体外表面的密封膜覆盖。该墨盒具有优良的排墨稳定性和流畅性,有利于提高打印品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MMl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印机用墨盒,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海绵腔的墨盒。
技术介绍
现有的墨盒分为全海绵墨盒、半海绵墨盒和无海绵墨盒。其中,半海绵墨盒的盒体 被一隔板分隔为海绵腔和墨水腔,隔板底部设有连通海绵腔和墨水腔的连通孔。海绵腔上 部设有与外界大气相通的进气孔,海绵腔下部设置有向外供墨的出墨口。打印时,海绵腔内 海绵里的墨水先被消耗,海绵腔内墨水液位下降至连通孔时,在打印头抽吸力作用下,墨水 腔内的墨水经连通孔进入海绵,再从出墨口向外排出至打印头;随着墨水的排出,墨水腔内 的背压增大;经进气孔进入海绵腔海绵中的气体,经连通孔进入墨水腔,补偿墨水腔内的背 压。显然,墨水和气体都必须经过连通口。然而气体经过连通孔的过程中会因分子张力而 形成弯月面阻碍墨水经连通孔排出,降低排墨流量;当背压积累得足够大时,弯月面渐变为 气泡并破裂,排墨阻力减少,排墨流量增加。因此,该种墨盒存在排墨不稳定的缺点,打印出 来的图像深浅不一,影响打印质量;尤其冬季气候干燥,气温相对下降时,墨水粘度增加,排 墨不稳定性增加,更会出现打印断线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墨稳定流畅的墨盒。为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墨盒,包括盒体,由前壁、后壁、底壁、顶壁及一对侧壁围成;隔板,设置在所述盒体内,把所述盒体分隔为靠近所述前壁的海绵腔和远离所述前壁的墨水腔;海绵,设置在所述海绵腔内;出墨口,设置在所述海绵腔的下侧,并与所述海绵腔相连通;进气孔,设置在所述海绵腔的上侧,并与所述海绵腔相连通;连通孔,设置在所述隔板的下侧,连通所述海绵腔和所述墨水腔;其特征在于:连通槽,设置在所述侧壁上,一端通过第一孔与所述海绵腔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二孔与所述墨水腔连通,所述第一孔的位置高于所述连通孔的位置且低于所述海绵腔内墨水的初始液位;密封膜,固定在所述侧壁上,并覆盖所述连通槽、所述第一孔及所述第二孔。

【技术特征摘要】
1.墨盒,包括 盒体,由前壁、后壁、底壁、顶壁及一对侧壁围成; 隔板,设置在所述盒体内,把所述盒体分隔为靠近所述前壁的海绵腔和远离所述前壁的墨水腔; 海绵,设置在所述海绵腔内; 出墨口,设置在所述海绵腔的下侧,并与所述海绵腔相连通; 进气孔,设置在所述海绵腔的上侧,并与所述海绵腔相连通; 连通孔,设置在所述隔板的下侧,连通所述海绵腔和所述墨水腔; 其特征在于 连通槽,设置在所述侧壁上,一端通过第一孔与所述海绵腔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二孔与所述墨水腔连通,所述第一孔的位置高于所述连通孔的位置且低于所述海绵腔内墨水的初始液位; 密封膜,固定在所述侧壁上,并覆盖所述连通槽、所述第一孔及所述第二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膜透明。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膜通过焊接、粘接或热熔固定在所述侧壁上。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槽一体成型在所述侧壁上。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槽机加工成型在所述侧壁上。6.墨盒,包括 盒体,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泽温建浓陈李青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