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球型无人飞行器及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飞行器
,具体涉及一种球型无人飞行器及工作方法,是一种新型的无人机结构及控制办法。
技术介绍
近些年,随着飞行器设计与自动控制等相关技术的进步,无人飞行器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其因为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适应性强等优点而备受社会的极大重视,无人机不仅仅被应用于军事方面,其在民用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无人机的轻量化和较低的使用成本、使用灵活、作业效率高,在执行枯燥、长时间的任务时,具有其他人工操作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除了应用于军事用途以外,无人机还逐渐应用于遥感航拍、抗震救灾、农林业、环境监测、通信中继和快递服务等方面。常见的无人机构型大致有旋翼类和固定翼类。旋翼类无人机的控制技术目前已经比较成熟,飞行具有高稳定度、易操作、价格合理等优点,在航拍摄影、农业植保以及工业检修等方面有广泛的市场。固定翼类无人机一般体积较大,续航时间较长,载重较强,在军事、运输、测绘等各个领域都有应用。但是这两类无人机一般都适用于室外开阔场地,也有一些旋翼类无人机为了实现室内等狭小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球型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贯通呈中空圆柱体的涵道(5),其上端连接碗口状的涵道进气口(1),其下端连接姿态控制筒(9);所述涵道(5)内设置有水平的上电机支座(2)和下电机支座(6),其上均安装有电机(3)与风扇(4),上下两个电机(3)对转,驱动两个风扇(4)对转,同时产生无人机所需的升力;/n所述姿态控制筒(9)由为同心球环的外环(10)和内环(11)构成,外环(10)匹配固接在涵道(5)下部出口,内环(11)的外侧与外环(10)的内侧是两者的匹配装配面,为球面的一部分周向圆环;内环(11)与舵机(8)连接,并由舵机(8)控制产生推力矢量,围绕所述球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型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贯通呈中空圆柱体的涵道(5),其上端连接碗口状的涵道进气口(1),其下端连接姿态控制筒(9);所述涵道(5)内设置有水平的上电机支座(2)和下电机支座(6),其上均安装有电机(3)与风扇(4),上下两个电机(3)对转,驱动两个风扇(4)对转,同时产生无人机所需的升力;
所述姿态控制筒(9)由为同心球环的外环(10)和内环(11)构成,外环(10)匹配固接在涵道(5)下部出口,内环(11)的外侧与外环(10)的内侧是两者的匹配装配面,为球面的一部分周向圆环;内环(11)与舵机(8)连接,并由舵机(8)控制产生推力矢量,围绕所述球心相对于外环(10)作上下或周向滑动;
所述涵道(5)外壁上设置有电池(7)、舵机(8)、控制电路板(14),电池(7)与控制电路板(14)相连并为其供电,控制电路板(14)再与电机(3)和舵机(8)相连,为两者供电并控制转速或摇臂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型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4)的叶片后缘呈锯齿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型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涵道(5)外连接有龙骨(13),用于支撑中空球壳状的外壳(12),外壳(12)将涵道(5)、姿态控制筒(9)包裹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型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2)由柔性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型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控制筒(9)的外环(10)和内环(11)为穿过球心上下对称的球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型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舵机(8)由舵机1#、舵机2#组成,两者在周向上呈90°的角度固接在涵道(5)上,舵机1#通过连杆与内环(1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鹏,刘然,李传意,商超群,王志强,阮立群,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