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磷中试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37713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脱磷中试实验装置,包括:若干并列的磷离子去除系统,磷离子去除系统包括第一阳离子树脂罐、阴离子树脂罐及第二阳离子树脂罐;双氧水输入管道,与第一阳离子树脂罐连接;去磷溶液共用管道,与第一阳离子树脂罐、阴离子树脂罐及第二阳离子树脂罐连接;酸性溶液输入管道、碱性溶液输入管道及中性溶液输入管道,均与去磷溶液共用管道连接;可通过树脂的吸附作用将双氧水中的磷离子去除,然后再通过向第一阳离子树脂罐、阴离子树脂罐及第二阳离子树脂罐三个树脂罐中均依次输入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及中性溶液,将三个树脂罐中的树脂表面吸附的磷离子去除,实现树脂再生的目的,从而本方案中的脱磷中试实验装置可继续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磷中试实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反应釜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脱磷中试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离子交换树脂使用一段时间后,其表面吸附的杂质接近饱和状态,为了保证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效率,需要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脱磷再生处理。然而,现有的离子交换树脂脱磷、再生处理设备较为复杂,且经过脱磷及再生处理得到的离子交换树脂的良率及产量均较低,导致通过离子交换生成树脂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脱磷中试实验装置,从而达到提高经过脱磷及再生处理得到的离子交换树脂的良率及产量,提高通过离子交换生成树脂的效率的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脱磷中试实验装置,包括:若干个并列的磷离子去除系统,其中,每个磷离子去除系统包括第一阳离子树脂罐、与第一阳离子树脂罐连接的阴离子树脂罐及与阴离子树脂罐连接的第二阳离子树脂罐;还包括:双氧水输入管道,与所述第一阳离子树脂罐连接;双氧水输入管道输入的双氧水中含有磷离子;通过第一阳离子树脂罐、阴离子树脂罐及第二阳离子树脂罐中的树脂的吸附作用,将输入双氧水中的磷离子去除;还包括:去磷溶液共用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阳离子树脂罐、阴离子树脂罐及第二阳离子树脂罐连接;酸性溶液输入管道,与所述去磷溶液共用管道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阳离子树脂罐、阴离子树脂罐及第二阳离子树脂罐输入酸性溶液;碱性溶液输入管道,与所述去磷溶液共用管道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阳离子树脂罐、阴离子树脂罐及第二阳离子树脂罐输入碱性溶液;中性溶液输入管道,与所述去磷溶液共用管道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阳离子树脂罐、阴离子树脂罐及第二阳离子树脂罐输入中性溶液;通过向第一阳离子树脂罐、阴离子树脂罐及第二阳离子树脂罐中输入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及中性溶液,将第一阳离子树脂罐、阴离子树脂罐及第二阳离子树脂罐中的树脂表面的磷离子去除,实现树脂再生。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冷却器,分别与第一阳离子树脂罐及双氧水输入管道连接,用于对双氧水输入管道输入的双氧水进行冷却。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冷冻水自进水管道,分别与所述冷却器及阴离子树脂罐连接;冷冻水自回水管道,分别与所述冷却器及阴离子树脂罐连接,用于供经过冷却器及阴离子树脂罐的冷冻水回流。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冷冻水自进水管道与冷却器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用于控制冷冻水自进水管道的水是否流入冷却器;在所述冷冻水自回水管道与所述冷却器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用于控制流入冷却器的冷冻水是否流出。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冷冻水自进水管道与阴离子树脂罐之间设置有第三阀门,用于控制冷冻水自进水管道的水是否流入阴离子树脂罐;在所述冷冻水自回水管道与所述阴离子树脂罐之间设置有第四阀门,用于控制流入阴离子树脂罐的冷冻水是否流出。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冷冻机组,分别与所述冷冻水自进水管道及冷冻水自回水管道连接,用于接收并冷却冷冻水自回水管道回流的冷冻水,为冷冻水自进水管道提供冷冻水。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过滤器,设置在所述去磷溶液共用管道上,用于对输入的酸性溶液、碱性溶液或中性溶液进行过滤。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过滤器,用于对经由第二阳离子树脂罐排出的双氧水进行过滤。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阳离子树脂罐、阴离子树脂罐及第二阳离子树脂上设置有排污管道,在每个排污管道上设置有相应的排污阀,通过控制排污阀的开关控制排污管道的状态。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阳离子树脂罐与阴离子树脂罐之间设置有第九阀门,用于控制第一阳离子树脂罐中的双氧水是否流入阴离子树脂罐;在阴离子树脂罐与第二阳离子树脂罐之间设置有第十阀门,用于控制阴离子树脂罐中的双氧水是否流入第二阳离子树脂罐;在所述第二阳离子树脂罐的排液管上设置有第十一阀门,用于控制第二阳离子树脂罐内的双氧水排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脱磷中试实验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可以对通过树脂的吸附作用将双氧水中的磷离子去除,然后再通过向第一阳离子树脂罐、阴离子树脂罐及第二阳离子树脂罐三个树脂罐中均依次输入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及中性溶液,从而将三个树脂罐中的树脂表面吸附的磷离子去除,实现树脂再生的目的,从而本方案中的脱磷中试实验装置可继续重复利用。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脱磷中试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脱磷中试实验装置,参见图1所示,包括:若干个并列的磷离子去除系统,其中,第一磷离子去除系统包括第一阳离子树脂罐11、与第一阳离子树脂罐11连接的第一阴离子树脂罐12及与第一阴离子树脂罐12连接第二阳离子树脂罐13;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磷离子去除系统的数量设为2个,在此指出,也可以设置其他数量的磷离子去除系统,如3个、4个、5个、6个等,此处列举2个仅是为了便于说明,并非是对磷离子去除系统的数量的具体限定。同时,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二磷离子去除系统包括第三阳离子树脂罐14、第二阴离子树脂罐15及第四阳离子树脂罐16,其中第二磷离子去除系统与第一磷离子去除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均相同,二者可并行运转,也可互为备份运行,本实施例主要以第一磷离子去除系统为例进行阐述。在所述第一阳离子树脂罐11、第一阴离子树脂罐12及第二阳离子树脂罐13均设置有相应的双氧水排液口,如图中,在第一阳离子树脂罐11上设置有双氧水排液口111,在第一阴离子树脂罐12上设置有双氧水排液口121,第二阳离子树脂罐13上设置有双氧水排液口131,以排出相应树脂罐内的双氧水溶液;其中,第一阳离子树脂罐11的双氧水排液口111与第一阴离子树脂罐的双氧水入液口122连接,第一阴离子树脂罐的双氧水排液口121与第二阳离子树脂罐的双氧水入液口132连接,第二阳离子树脂罐13的双氧水排液口131连接外界,以将经过磷离子去除系统去除磷离子之后的双氧水排出。同理,在第三阳离子树脂罐14上设置有双氧水排液口141双氧水入液口142,在第二阴离子树脂罐15上设置有双氧水排液口151及双氧水入液口152,第四阳离子树脂罐16上设置有双氧水排液口161及双氧水入液口162,第二磷离子去除系统中的双氧水入液口与双氧水出液口的连接关系与第一磷离子去除系统中的连接关系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磷中试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若干个并列的磷离子去除系统,其中,每个磷离子去除系统包括第一阳离子树脂罐、与第一阳离子树脂罐连接的阴离子树脂罐及与阴离子树脂罐连接的第二阳离子树脂罐;/n还包括:/n双氧水输入管道,与所述第一阳离子树脂罐连接;双氧水输入管道输入的双氧水中含有磷离子;/n通过第一阳离子树脂罐、阴离子树脂罐及第二阳离子树脂罐中的树脂的吸附作用,将输入双氧水中的磷离子去除;/n还包括:/n去磷溶液共用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阳离子树脂罐、阴离子树脂罐及第二阳离子树脂罐连接;/n酸性溶液输入管道,与所述去磷溶液共用管道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阳离子树脂罐、阴离子树脂罐及第二阳离子树脂罐输入酸性溶液;/n碱性溶液输入管道,与所述去磷溶液共用管道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阳离子树脂罐、阴离子树脂罐及第二阳离子树脂罐输入碱性溶液;/n中性溶液输入管道,与所述去磷溶液共用管道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阳离子树脂罐、阴离子树脂罐及第二阳离子树脂罐输入中性溶液;/n通过向第一阳离子树脂罐、阴离子树脂罐及第二阳离子树脂罐中输入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及中性溶液,将第一阳离子树脂罐、阴离子树脂罐及第二阳离子树脂罐中的树脂表面的磷离子去除,实现树脂再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磷中试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个并列的磷离子去除系统,其中,每个磷离子去除系统包括第一阳离子树脂罐、与第一阳离子树脂罐连接的阴离子树脂罐及与阴离子树脂罐连接的第二阳离子树脂罐;
还包括:
双氧水输入管道,与所述第一阳离子树脂罐连接;双氧水输入管道输入的双氧水中含有磷离子;
通过第一阳离子树脂罐、阴离子树脂罐及第二阳离子树脂罐中的树脂的吸附作用,将输入双氧水中的磷离子去除;
还包括:
去磷溶液共用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阳离子树脂罐、阴离子树脂罐及第二阳离子树脂罐连接;
酸性溶液输入管道,与所述去磷溶液共用管道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阳离子树脂罐、阴离子树脂罐及第二阳离子树脂罐输入酸性溶液;
碱性溶液输入管道,与所述去磷溶液共用管道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阳离子树脂罐、阴离子树脂罐及第二阳离子树脂罐输入碱性溶液;
中性溶液输入管道,与所述去磷溶液共用管道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阳离子树脂罐、阴离子树脂罐及第二阳离子树脂罐输入中性溶液;
通过向第一阳离子树脂罐、阴离子树脂罐及第二阳离子树脂罐中输入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及中性溶液,将第一阳离子树脂罐、阴离子树脂罐及第二阳离子树脂罐中的树脂表面的磷离子去除,实现树脂再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磷中试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器,分别与第一阳离子树脂罐及双氧水输入管道连接,用于对双氧水输入管道输入的双氧水进行冷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磷中试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冷冻水自进水管道,分别与所述冷却器及阴离子树脂罐连接;
冷冻水自回水管道,分别与所述冷却器及阴离子树脂罐连接,用于供经过冷却器及阴离子树脂罐的冷冻水回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磷中试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冻水自进水管道与冷却器之间设置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存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跃华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