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检测装置、液体储存容器、以及液体再填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3723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准确地设定液体检测室与移动部件的位置关系、在导入液体的初期时能够可靠地向检测空间部填充液体的液体检测装置、液体储存容器、以及液体再填充方法,所述移动部件包括在其内部移动的受压板。液体检测装置包括:液体检测室,其容积根据液体压力而改变;移动部件,设置在液体检测室内;检测部,包括经由检测部设置部件的通孔与液体检测室连通的检测空间部、以及向检测空间部施加振动并检测残留振动波形的压电型传感器;以及施压部件,可移动地将移动部件向检测部设置部件一侧施压。移动部件包括受压板,受压板包括两个轴。液体检测室包括支座部件和相对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于墨盒的墨水余量检测的液体检测装置、液体储存容 器、以及液体再填充方法。
技术介绍
在墨盒等中,公知有使用压电型检测单元来检测液体余量的方法(专 利文献1)。在该技术中,构成压电型检测单元的传感器芯片具有传感器 腔室,压电型检测单元的电特性根据该传感器腔室内有无液体而改变,从 而检测出墨水用尽或者墨水几乎用尽。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6 — 160371号公报(0056—0057、 0076)。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与专利文献1的技术不同,为了在传感器腔室中始终充满液体的状态 下检测墨水用尽、墨水几乎用尽,如果不在导入墨水的初期的状态下向墨 水余量检测装置的传感器腔室中可靠地填充墨水,就会发生误检测。本专利技术的几个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准确地设定液体检测 室与移动部件的位置关系、在导入液体的初期时能够可靠地向检测空间部 填充液体的,所述移 动部件包括在其内部移动的受压板。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液体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液体检测 室,包括液体流入口、液体流出口、根据所述液体流入口与所述液体流出 口之间的液体压力而变位的可挠性的隔膜、以及具有与所述隔膜相对的一个面的检测部设置部件,所述液体检测室的容积根据所述液体压力而改变;移动部件,设置在所述液体检测室内;检测部,包括与所述液体检测室连通并通过所述检测部设置部件而与所述液体检测室划分开的检测空间 部、以及向所述检测空间部施加振动并检测伴随该振动而产生的残留振动 波形的压电型传感器,所述检测部设置在所述检测部设置部件的另一个面一侧;以及施压部件,可移动地将所述移动部件向所述检测部设置部件一 侧施压;所述移动部件包括受压板和从所述受压板突出而形成的两个轴, 所述受压板安装在所述隔膜上并与所述检测部设置部件的所述一个面相 对,当所述液体压力为预定值时,所述隔膜扩张至所述液体检测室的容积 变成预定的容积为止,抵抗所述施压部件的施压力而使所述受压板从所述 检测部设置部件的所述一个面离开,所述移动部件通过所述施压部件的施 压力而在向所述液体检测室导入液体的初期时使所述受压板与所述检测部 设置部件的所述一个面接触,并在所述液体压力低于所述预定值的液体检 测时使所述隔膜向所述液体检测室的容积小于所述预定容积的位置变位, 所述移动部件还包括在所述初期时将所述液体从所述液体流入口一侧导 向所述检测空间部的第一流路;以及将所述液体从所述检测空间部导向所 述液体流出口一侧的第二流路,所述液体检测室包括在与所述检测部设 置部件的所述一个面平行的二维平面的正交两轴方向的第一方向上使所述 两个轴分别定位的支座部件;以及在所述正交两轴的第二方向上通过与所述两个轴的各自的顶端面分别相对来进行定位的相对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由施压部件施压的移动部件的一部分安 装在可挠性的隔膜上。当液体检测室内的液体压力大时,隔膜扩张,液体 检测室的容积变大,抵抗施压部件的施压力而使受压板从检测部设置部件 的一个面离开。当液体压力小于预定值时,通过施压部件的施压力使移动 部件变位,使受压板与检测部设置部件的一个面接触,并使隔膜向液体检 测室的容积变小的位置变位。当受压板从检测部设置部件离开、检测空间 部向液体检测室敞开时,残留振动波形的衰减小。另一方面,当受压板与 检测设置面接触、检测空间部被封闭时,残留振动波形的衰减大。根据该 差异,可以根据移动部件的位置来进行液体余量或压力等液体检测。这里,对于受压板的二维平面上的定位而言,在第一方向上受压板的 两个轴由支座部件限制,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受压板的两个 轴的顶端面由相对部件定位。由此,受压板在液体检测室内被定位,特别 是在向液体检测室导入液体的初期时,可以通过在与受压板一体的移动部件上形成的第一、第二流路而向检测空间部可靠地导入液体。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压电型传感器根 据所述压电型传感器与所述受压板之间的距离来检测所述残留振动波形的 振幅值。与对残留振动波形的衰减时间或波数进行计数相比,通过对从激 励开始经过了一定时间后的残留振动波形的振幅与阈值进行比较等,可以 高精度并简便地测定液体的余量或压力。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所述检测部设置部 件上形成有与所述液体检测室和所述检测空间部分别连通的两个通孔。在 向液体检测室导入液体的初期时,可以通过两个通孔向检测空间部导入液 体,排出在检测空间部产生的气泡。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移动部件包括 上游一侧部件,沿所述正交两轴的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受压板向所述液 体流入口一侧延伸形成;以及下游一侧部件,沿所述正交两轴的所述第一 方向,从所述受压板向所述液体流出口一侧延伸形成;所述第一流路在所 述上游一侧部件和所述受压板上形成,将所述液体从所述液体流入口一侧 经由在所述检测部设置部件上形成的一个通孔导向所述检测空间部,所述 第二流路在所述下游一侧部件和所述受压板上形成,将所述液体从所述检 测空间部经由在所述检测部设置部件上形成的另一个通孔导向所述液体流 出口一侧。这样一来,可以通过第一、第二流路中的毛细管现象或吸引效 果,在向液体检测室导入液体的初期时向检测空间部可靠地填充液体。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液体检测室包括 密封面,该密封面在所述初期时与所述下游一侧部件接触而对所述第二流 路的一部分进行密封。在向液体检测室导入液体的初期时,对移动部件的下游一侧部件的第 二流路进行密封,由此可以通过第一、第二流路中的毛细管现象或吸引效果而向检测空间部可靠地填充液体。并且,还可以排出在检测空间部产生 的气泡,防止由于残存有气泡而导致检测精度下降,从而可以实现高精度 的液体检测。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所述液体检测室 中,使所述检测部设置部件露出并对其进行定位保持的开口在所述液体检 测室的中心位置形成,所述正交两轴在与所述液体检测室的中心位置相一 致的位置上具有交点。这样一来,提高了受压板和检测部设置部件相对于液体检测室的安装 精度,因此在向液体检测室导入液体的初期时,向检测空间部填充液体的 可靠性得以提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支座部件包括在 所述两个轴的各自的两侧从所述液体检测室竖立的两个竖立部件,所述两 个竖立部件的基端一侧的间隔比自由端一侧的间隔窄,当所述受压板与所 述检测部设置部件的所述一个面接触时,所述两个轴的每一个位于所述两 个竖立部件的所述基端一侧。通过如上所述设定两个竖立部件之间的间隔,可以在需要使受压板与 检测部设置部件接触时提高受压板的位置精度。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使所述两个轴的各自 的顶端面弯曲。这样一来,相对于相对部件的摩擦阻力减小,移动部件的 移动变得顺畅。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所述液体检测室中 形成有容纳所述移动部件的凹处,所述相对部件在形成所述凹处的内侧壁 的一部分上形成。此时,对于所述相对部件而言,可以在沿所述正交两轴 的所述第一方向的预定的宽度内使所述内侧壁平坦。这样一来,即使移动 部件在第一方向上错位,移动部件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体检测室,包括液体流入口、液体流出口、根据所述液体流入口与所述液体流出口之间的液体压力而变位的可挠性的隔膜、以及具有与所述隔膜相对的一个面的检测部设置部件,所述液体检测室的容积根据所述液体压力而改变;移动部件,设置在所述液体检测室内;检测部,包括与所述液体检测室连通并通过所述检测部设置部件而与所述液体检测室划分开的检测空间部、以及向所述检测空间部施加振动并检测伴随该振动而产生的残留振动波形的压电型传感器,所述检测部设置在所述检测部设置部件的另一个面一侧;以及施压部件,可移动地将所述移动部件向所述检测部设置部件一侧施压;所述移动部件包括受压板和从所述受压板突出而形成的两个轴,所述受压板安装在所述隔膜上并与所述检测部设置部件的所述一个面相对,当所述液体压力为预定值时,所述隔膜扩张至所述液体检测室的容积变成预定的容积为止,抵抗所述施压部件的施压力而使所述受压板从所述检测部设置部件的所述一个面离开,所述移动部件通过所述施压部件的施压力而在向所述液体检测室导入液体的初期时使所述受压板与所述检测部设置部件的所述一个面接触,并在所述液体压力低于所述预定值的液体检测时使所述隔膜向所述液体检测室的容积小于所述预定容积的位置变位,所述移动部件还包括:在所述初期时将所述液体从所述液体流入口一侧导向所述检测空间部的第一流路;以及将所述液体从所述检测空间部导向所述液体流出口一侧的第二流路,所述液体检测室包括:在与所述检测部设置部件的所述一个面平行的二维平面的正交两轴方向的第一方向上使所述两个轴分别定位的支座部件;以及在所述正交两轴的第二方向上通过与所述两个轴的各自的顶端面分别相对来进行定位的相对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木雄司木村仁俊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